-
远川汽车评论:你在嘲笑合资车企,合资车企也在嘲笑你
最后更新: 2023-04-06 10:18:54【文/远川汽车评论 罗松松】
在中文互联网上,嘲笑合资车企,尤其是对方的电动车早已成为一种政治正确,上到奔驰EQ系列,下到丰田验证码(BZ4X和BZ3),都沦为被群嘲的对象。
在燃油车时代,这种画风是难以想象的,毕竟在尊师重道的中国,造车后辈向前辈虚心学习才是常态,但在电动车当道的今天,当没有一款合资电动车能闯进销量TOP25的榜单时(特斯拉是外资独资企业),这种论调逐渐甚嚣尘上,一时间让人难以反驳。
在油电博弈白热化的背景下,由于拿不出像样的电动车,大部分合资车企的基本盘都在被不断蚕食,有的摇摇欲坠,已经被逼到了要退出中国的地步,大家都在猜测,继长安铃木、东风雷诺和广汽菲克之后,下一个倒下的究竟是广汽三菱还是上汽斯柯达?
总之,社交媒体上的各种论调似乎都在论证一点:合资车企快要不行了,要被崛起的中国军团打残了。而当我们陶醉于这种美妙叙事,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终于赶超外国前辈们时,一些冰冷的数据又在提醒我们必须要清醒一点:
放眼国内,除了比亚迪和特斯拉中国之外,没有一家车企能够靠卖电动车赚到钱,而比亚迪能赚到钱,主要也是托刀片电池的福。
作为新势力的代表,蔚小理三家去年总共净亏了256亿,号称“自动驾驶三年超越特斯拉”的零跑去年亏了51亿,而背靠广汽,去年卖了27万辆电动车的埃安,去年平均每个月要亏两个小目标,而特斯拉年初以一己之力掀起的降价潮又让这些企业的盈利之路更加漫长。
反观那些被无情嘲笑的外资车企,财报却出奇的好看,比如Stellantis(PSA和FCA合并之后而来)、现代、起亚、奔驰和宝马,去年净利润都在增长,少的同比增长了12%,多的增长了49%。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真的有必要对他们极尽嘲讽之辞吗?到底是他们不懂电动车和转型,还是我们不懂赚钱和谦卑呢?
01.“败退中国”不代表真的败了
如果嘲笑也有嘲笑链,那么位于金字塔最底端的就是那些已经在中国销声匿迹的合资公司,比如长安铃木,再往上就是那些销量脚踝斩的公司,比如现代起亚以及Stellantis。
但讽刺的是,我们只看到他们在国内一蹶不振,日暮西山,但却看不到他们在海外一边巩固阵地,一边开疆拓土。
比如早早退出中国的长安铃木,2017年在中国只卖了8万多辆,同比下滑26%,虽然当年只亏了8000多万人民币,但创始人铃木修还是毅然决定以1块钱的价格抛售合资公司50%的股份,挥一挥衣袖,只留下一句“死也不向中国市场低头”的狠人狠语。
或许在外人看来,铃木这家公司太古板了,铃木修太傲慢了,等待他的只有无尽的懊悔,实则不然。
撤离中国之后,铃木把重点放在了经济蓬勃发展的印度,去年在印度卖出了160万辆车,占当地市场的半壁江山,把现代、塔塔、丰田远远地甩在身后,凭借在印度的超神发挥,铃木汽车去年营收结束两连跌,触底反弹。
作为鄙视链上一层代表的韩国现代起亚,过去四年在倒车路上一路狂飙,在华销量从2016年巅峰时期的180万辆,一泻千里至去年的40万辆,不到当初的零头,市场份额从当初的7.5%急剧萎缩至1.7%。
糟糕的终端表现也让北京现代2020到2021两年时间巨亏112亿元,成为最惨的合资车企之一。
而与这形成天然反差的是,现代起亚在全球市场高歌猛进,过去四年接连把通用集团、雷诺-日产联盟挑落马下,成为仅次于丰田和大众的全球第三大车企,去年卖了684.8万辆。
而且,韩国车不仅卖得多,赚得更多,现代和起亚去年净利润分别为438亿和297亿元,同比增长40%和13%。
相比之下,2021年卖了546万辆的上汽集团,净利润为245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累计只有126亿元,同比暴跌37.8%,而一向以成本控制见长的长城汽车,去年的净利润也“只有”82.8亿元。
在中国市场失势的这段时间里,韩国车在全球攻城掠地,甚至在国人颇为自豪的电动车领域也展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力。
比如在美国新能源车TOP 10榜单中,现代IONIQ 5和起亚EV 6拿下两席,在欧洲的TOP20榜单中,韩国车拿下4席,而中国车为0,卖得最好的是领克01插电混动版,卖了2.6万辆,排名在20开外。
过去八年,现代起亚在中国的销量减少了接近140万辆,对他们来说当然是一大损失,但换个角度看,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也从当初的22.8%降低至5.8%,这也意味着无论中国市场表现多拉胯,都很难对他们构成致命一击,这也是全球化车企的优势。
Stellantis在中国也遇到了和现代起亚几乎一样的境遇。
巅峰时期,标致和雪铁龙两大品牌在华销量突破70万辆,2022年下落至12.7万辆,占整个集团的比例只有2%,堪称鸡肋,但这丝毫不影响Stellantis的业绩再创新高:去年净营收1796亿欧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168亿欧元,同比增长26%。
无论是对于现代起亚还是Stellantis,一个既成事实是,中国已经从一个must-to-have的兵家必争之地变成了一个nice-to-have的小市场,这和别克、凯迪拉克以及大众面临的情况截然不同,后三家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分别达到75%、60%和35%以上,对他们来说,除了重仓中国之外,几乎别无选择。
但鉴于中国市场在现代起亚以及Stelantis集团内部的地位不断下降,对他们而言,意味着选择空间更多,回旋余地更大,退出成本更低。
比如现代起亚决定忍受一时的亏损,继续押宝中国,想靠智能电动化重振旗鼓,而Stellantis选择投子认负,CEO唐唯实去年明确表示考虑退出中国,继续巩固欧洲和北美的主场优势,而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没有理由嘲笑他们的决定。
- 原标题:你在嘲笑合资车企,合资车企也在嘲笑你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中国殡葬第一村:500多家店关了三分之一
2023-04-05 19:34 产业万象 -
易会满主席会见香港金融监管局总裁余伟文
2023-04-04 19:15 观网财经-金融 -
人在深圳从连云港出发?飞猪“机票盲盒”活动翻车
2023-04-04 18:4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国民航局:上周国际客运通航国家已恢复至疫情前约80%
2023-04-04 17:37 观网财经-宏观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工商银行启动自律调查
2023-04-04 17:07 观网财经-金融 -
美光被审查背后,中国存储市场要变天了?
2023-04-04 17:01 观网财经-科创 -
上海:鼓励跨境货物贸易优先使用人民币结算
2023-04-04 11:06 人民币国际化 -
假期将至,部分热门景区周边“供不应求”
2023-04-04 08:27 -
安踏终止跟张继科合作,这些品牌也叫停了!
2023-04-03 17:48 观网财经-消费 -
乌克兰股市单日大涨47%?真相竟是……
2023-04-03 17:25 -
除了马保国,没有人相信B站UP主赚钱了
2023-04-03 17:09 -
因划扣恒大等预售资金被湖南省“拉黑”后,渤海银行再回应
2023-04-03 11:16 金融圈 -
从丰田风波到TikTok听证: 美国要挟外企的资本衰减几何?
2023-04-03 08:53 -
长三角一体化试验,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味着什么?
2023-04-02 08:42 这就是中国 -
“世界正走向货币多极化”
2023-04-01 21:25 美国经济 -
万家中国茶企,为何做不过一个立顿?
2023-04-01 11:13 博鳌论坛 -
绕开美元用本币结算,有啥好处?
2023-04-01 09:14 博鳌论坛 -
该撤职的撤职!为营商环境,省委书记密集表态
2023-04-01 08:28 -
“我们不一定能成功,但我们向死而生,怎么能不成仁?”
2023-04-01 08:28 观网财经-科创 -
任泉王京花关联企业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标的8500万被限消
2023-03-31 20:54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24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1“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18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49“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2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朗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