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重点是苹果怎么看,而不是雷蒙多怎么看
卫星互联网与6G
iPhone14与Mate 50已经内含最初期的卫星通信功能,去年已经引起了一些讨论,但由于功能过于阳春——除了地区限制外,iPhone14仅能向特定机构发出求救信号并可收到回复,Mate 50仅能发出文字、位置等信息,且无法收到回复——被视为营销噱头。
虽如此,没有人敢低估卫星通信的巨大发展潜力,因为此功能关乎6G,卫星互联网,卫星物联网,在商业与个人层面都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潜在市场相当大。此一领域当前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降低成本,而结合消费性手机以大幅拓宽用户数,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之一。
Mate 60的卫星功能拓展到语音通话,是很不简单的进展,这一步,iPhone15恐怕还没跟上,因为苹果走的是低轨卫星路线,而就算是马斯克的“星链”,也仅预估到今年年底能实现卫星短信功能。当然,马斯克的野心更大,且优势明显,他的方案甚至不需要手机有卫星功能,一般智能手机也能用。
客观地说,Mate 60使用高轨卫星方案,应该只是一种过渡阶段,因为趋势指向低轨卫星的整合方案。
目前实现手机连线卫星的模式有三种:一、直接使用地面蜂窝频段,将工作都丢给卫星处理,手机不需要内建卫星处理器。这是星链选择的模式,所以卫星天线要很长。二、传统的卫星电话模式,使用专门的通信协议和频段。这是Mate 60目前采用的模式。三、使用3GPP标准频段。
Mate 50使用北斗卫星,Mate 60使用天通卫星,都是高轨卫星,特点是容量大,覆盖面大,需要的卫星数量较少,因此成本较低,但缺点是,由于距离太远,以致信号传输时延较长。一般人若打卫星电话,可以忍受语音延迟,但若在要求实时的场景里,这种延迟有时是致命的,如汽车的自驾系统。低轨卫星的优点之一,就是传输时延小,毕竟距离地面近。
Mate 60之所以用高轨卫星方案,主因是中国的低轨卫星布局还在路上,卫星数量不够多,但3颗天通卫星已足够一般人通话使用。不过,展望未来,消费性智能手机还是得选择低轨卫星,因为用卫星上互联网的时候,时延愈小愈好。
在商业领域,卫星物联网、自动驾驶、远洋航运等方面,低轨卫星方案都将扮演关键角色。重点是,近地轨道最多只能容纳6万颗卫星,属稀缺资源,而“星链”就规划了4.2万颗,中国则规划1.3万颗,全世界有能力的国家都在争轨道中的位置,积极发展。考虑应用面的广泛,以及高成本(大数量卫星与频繁的汰旧换新),智能手机终归要使用低轨卫星方案,协助加快商业化来支撑这个产业基建。
60颗星链卫星堆叠在一起
有人说,6G就是“5G+卫星通信”,将网络从地面延伸到天空,这就是所谓的“天地一体化”,应用场景的想象空间与商机大为扩增。由以上简短说明可见,低轨卫星将是6G发展的关键。
回到个人层面。只要你见过又贵又大功能又阳春的传统卫星电话,就知道华为这次的独门绝活,是将天线缩小到机身里而且可语音通话。诚然,使用机会可能不多,但消费性电子产品就是诉求多功能,事实上,智能手机的功能,一般人恐怕用不到20%,但还是会被用不到的功能所吸引。消费心理就是这么一回事,对许多人而言,卫星电话功能是保险的概念,买个心安,买个“万一”,买个“我有你没有”。
所以,库克当然在意Mate 60的卫星功能进展,它意味着在未来趋势上,对手抢占了先机,消费者对华为的忠诚度提升,以及电信营运商推销的热诚(因为可赚新的资费)。
iPhone15即将发表,华为Mate 60之外,紧接着就是Google的Pixel8要亮相。近日,Google做了一支广告消遣苹果,酸iPhone的进步如牛步,这次的亮点竟然只有Type-C充电孔。Pixel8会有什么大进展不知道,但若库克拿不出比卫星语音通话更大的亮点,至少在中国市场,苹果会哭一整年。
亮相短短10天,Mate 60已是一则传奇,限于篇幅,这次无法讨论企图心更弘大的鸿蒙系统,我认为作业系统比硬件更值得大书特书,如果李小龙与他的狗不但进了西餐厅,还被请上VIP席,原因应该就是鸿蒙。日后有机会再谈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天舟五号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将于9月12日受控再入大气层
2023-09-11 17:27 航空航天 -
我国一海洋科学观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造完成
2023-09-11 07:35 -
来“新人”了!南非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
2023-09-07 20:19 航空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三号03星
2023-09-07 06:50 航空航天 -
我国建立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
2023-09-06 19:23 聚焦三农 -
量子纠缠研究新突破!中国科学家新成果奠定光晶格量子计算基础
2023-09-06 15:02 科技前沿 -
我国南海水深4000米处,首次实验成功!
2023-09-06 12:06 -
发现镍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科学家:没有人知道终点在哪里
2023-09-04 08:18 科技前沿 -
距今93万年前人类几近灭绝!上海科学家首次对古人类进行“人口普查”
2023-09-03 18:56 考古 -
人类Y染色体首次被完整测序,这最后的“拼图”难在哪?
2023-09-01 08:55 -
文昌发射场规划建设新一代载人登月火箭发射工位
2023-08-31 21:12 航空航天 -
台风“苏拉”的走位为何难以预报?
2023-08-31 08:35 极端天气 -
国内首款商用可重构5G射频收发芯片研制成功
2023-08-31 08:35 科技前沿 -
我国科学家研发新型类脑学习方法,极大缓解“灾难性遗忘”问题
2023-08-30 16:30 科技前沿 -
我国将建设国家计算机病毒库
2023-08-29 15:52 国家安全 -
我国科研人员揭示猴痘病毒免疫逃逸新机制
2023-08-29 08:30 医学 -
两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
2023-08-27 19:38 -
中美学者合著科研论文近30年来首次下滑
2023-08-26 14:23 中美关系 -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科研进展
2023-08-26 14:16 -
中国高校为何难出大模型?
2023-08-25 10:44
相关推荐 -
全美数十万人涌上街头,“住手吧!特朗普” 评论 9“中方清单上的每一项,都瞄准要害” 评论 167“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国人,请别报复我们州” 评论 294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评论 159美股蒸发超5万亿美元,“95年来最大政策失误” 评论 364最新闻 Hot
-
“中方清单上的每一项,都瞄准要害”
-
罕见!党内盟友与特朗普唱反调:明年我们可能面临“血洗”
-
“崇拜了美国这么多年,我们还能信什么?”
-
“特朗普不代表所有美国人,请别报复我们州”
-
中柬挂牌,洪玛奈感谢中国
-
特朗普转发“巴菲特支持特朗普经济政策”,巴菲特回应了
-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顾问直说:阿根廷得结束这份中国协议,不然…
-
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
这一重大科研装置,成功部署!
-
美媒关注:辛辣回击特朗普关税,中国媒体用上AI歌曲和短片
-
特朗普再要求降息,鲍威尔:关税远超预期,再等等
-
美股蒸发超5万亿美元,“95年来最大政策失误”
-
万斯:欧洲最大威胁不是中俄
-
鲁比奥辩解:美国需要回到制造业时代
-
在美乌克兰人限期7日离境?美官方:发错了
-
美股“血流成河”,特朗普选择…去打高尔夫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