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之:拉舍特or索德尔
——评“后默克尔时代”联盟党内的第一场“热战”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之】
去年一月底爆发疫情以来,德国两大公共电视台的主要政治访谈节目的内容千篇一律,几乎只有一个话题,那就是“新冠病毒“。到上周末以前,惟有两个例外:1)围绕美国大选以及冲击国会事件,2)德国基民盟(CDU)选举新的党主席。
上周末(4月11日),观众和选民终于“盼来”了另一个新话题:联盟党(Union)下届“总理候选人”(Kanzlerkandidat)。
在德国,每个参加竞选的政党都能提出自己的“首席候选人”(Spitzenkandidat),但只有有望担纲组阁的政党,如联盟党、社民党(SPD)和绿党(die Grünen),其首席候选人才被称为“总理候选人”。
这次争夺联盟党“总理候选人”的双方可谓旗鼓相当:一位是基民盟主席、现任北威州州长拉舍特(Armin Laschet),另一位是基社盟主席、现任巴伐利亚州州长索德尔(Markus Söder)。
拉舍特,图片来源:wiki
索德尔,图片来源:wiki
联盟党这次之所以要推举新的总理候选人,是因为默克尔在两年前不仅辞去了党主席一职,还宣布本届任期结束后彻底退出政坛。
2015年“难民危机”爆发后,基民盟主席的她与基社盟主席的泽霍费尔(Horst Seehofer)之间出现难以调和的政见分歧。联盟党内部的重大嫌隙是导致默克尔2018年10月作出上述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默克尔是德国的政治“长青树”。她在任内经历了两位基民盟党主席和五位总干事、八位社民党主席、两位天主教教宗、四位美国和法国总统以及五位英国首相。如果下届政府组阁顺利,也就是不像上届那样“难产”的话,默克尔的总理任期16年,与科尔相同;如果按照政府的届数看的话,科尔共领导了五届,默克尔四届;如果按任期的天数算,默克尔有望超过科尔。
按照德国的选举制度,对总理的任期没有限制,这样能确保政治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以德国和意大利为例:德国二战后立国(1949)至今72年,仅产生了8位总理;而意大利从1946年至今75年,却“涌现”了29位总理。
因此,默克尔退出政坛的决定不仅给基民盟和联盟党带来了不小的“后遗症”,也对德国的内外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既是“姐妹”,亦为“对手”
基民盟(CDU)/基社盟(CSU)是德国战败投降后不久在西部占领区内先后成立的两个独立政党。当时,德国尚处于被占状态,本土政党的活动大多局限在各个占领区内,要形成跨区的全国性政党阻力很大。但是,西部占领区内带有基督教色彩的大小政党并未放弃联合的打算。
1948年,基社盟做出决定:立足巴伐利亚,政党活动虽仅限于该州,但并非单纯的“地方党”;基民盟则联合其他基督教政治组织组成统一的政党,活动范围涵盖巴伐利亚以外的西德其他各州。1949年,基民盟和基社盟在联邦议会中形成共同的议会党团。
由于两党的党名中均含有“基督教”(Chritlich)和“联盟”(Union)这两个字,所以,两党组合后也被称为“基督教联盟党”,简称“联盟党”(Unionspartei),俗称“姐妹党”(Schwesterpartei)。两党特殊的结构(活动范围、党部分布和党员数量)决定了各自在联盟中的地位:基民盟是“大姐”,基社盟是“小妹”。
两党的关系虽然密切,但“姐妹阋墙”其实由来已久。每次矛盾激化一般都是妹妹个性过强、“野心”过大造成的:科尔(Helmut Kohl)和施特劳斯(Franz Josef Strauß)之间的矛盾如是,默克尔和泽霍费尔之争亦复如是。
政治宿敌:科尔和施特劳斯(资料图)
2018年的“默泽之争”给两党造成的隔阂与创伤经过两年多的修复刚有好转,但随着2021“超级选举年”(Superwahljahr)的到来,内斗似乎再现端倪,两党再次进入“恶循环期”。
默克尔宣布提前交出党内权柄后基本不再介入党务;接班人克兰普-卡伦鲍尔(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有负众望,当选一年后即宣布辞职。由于疫情的原因,基民盟新的党魁(拉舍特)直到今年1月底才产生。
从目前情况看,北威州基民盟虽然是党内最大的地方党部,但这不代表一切尽在拉舍特的掌控之中,相反,他的地位还非常不稳,但这不影响他进入总理府的决心。
基社盟的情形略有不同:泽霍费尔下台后,继任者是能力很强的“少壮派”索德尔。他担任基民盟党魁已两年有余,自己的人脉早已铺好,所以,在时间上看,他比拉舍特占据优势。关键是,他在整个抗疫过程中出镜率很高,其果敢的作风引起全国的关注,并得到了很多德国人的认可。虽然他一再表示“自己的位置在巴伐利亚”,但几乎无人相信他真的没有进军柏林的“野心”。
果然,鉴于党内外的呼声和压力,拉舍特和索德尔无法再闪烁其词。一周前(4月11日),两人在进行了长时间的私下交流后终于走到台前,宣布了一个“不是结果的结果”。
之所以说“结果”,是因为两人都认为彼此有能力担任总理一职,并都表示有意出来当联盟党的总理候选人;之所以说“不是结果”,是因为两人并未决定由谁来担纲。这就为眼下新一轮的内斗埋下了伏笔。
“K”问题——联盟党的政治“痼疾”
“总理候选人”问题(Kanzlerkandidatur-Frage),简称“K”问题,是相关政党党内以及全社会和媒体关注的问题。社民党和绿党的总候选人产生过程也值得玩味,但本文集中关注联盟党目前遇到的“K”窘境。
理论上说,基民盟和基社盟共同的“首席候选人”(Spitzenkandidat)可以有以下几个产生方式:1)“和谐型”,即两党主席友好协商,共推候选人。2)“传统型”,即“大姐”有优先权,但在党内意见不统一或无人可推的情况下,也可主动把机会让给“小妹”。3)“逆序型”,即在“大姐”积弱、“小妹”强势的情况下,后者挑战前者的“优先权”。
根据历史经验,如果是第一第二种类型,首席候选人的产生往往比较顺利。如果是第三种情况,联盟党内的“内讧”就很难避免,因为双方至今依然没有一个有传承和固定的程序模式可循。
也就是说,两党可以各自通过不同的途径产生候选人,譬如,通过党的最高机构——联邦执行委员会(Parteivortand)和主席团(Präsidium)——, 或特别党代会(Sonderparteitag),或干脆通过全党“公投”。但是,这样产生的结果都只是一党的决定,并无法顺理成章地形成两党共同的候选人。这是第三种情况下每次必定出现“乱局”的根本原因所在。怎么办?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美国新增确诊51409例、死亡635例
2021-04-21 06: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弗洛伊德案宣判,前白人警察肖万谋杀和过失杀人罪名成立
2021-04-21 06:55 美国黑人血案 -
“美国给民众发钱,刺激的却是中国经济”
2021-04-20 23:27 美国一梦 -
疫情告急,印度向美国“求援”
2021-04-20 22:1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告别卡斯特罗时代,古巴社会主义将走向何方?
2021-04-20 20:42 -
日媒:菅义伟春季大祭期间将不会参拜靖国神社
2021-04-20 20:15 日本 -
乍得军方称总统在前线受重伤死亡
2021-04-20 19:21 非洲之窗 -
-
-
拜登问:人人都说要搞基建,问题是哪里搞钱?
2021-04-20 16:09 美国政治 -
日本厚劳相称未就辉瑞追加供应疫苗签署文件
2021-04-20 15: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习近平同普京分别向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第九次会议致贺信
2021-04-20 15:52 中国外交 -
韩国渔船组织海上示威,谴责福岛核废水排海决定
2021-04-20 15:11 三八线之南 -
特朗普离任后电视首秀↓↓
2021-04-20 14:20 特朗普 -
拜仁慕尼黑官方回应:未曾参与欧洲超级联赛计划
2021-04-20 14:10 -
美媒称“克里向中国磕头”
2021-04-20 13:50 中美关系 -
日媒:执着于身高的中国人
2021-04-20 13:24 日本 -
巴西批准又一款中企新冠疫苗临床试验
2021-04-20 13:0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在这一领域,美国已经落后中国”
2021-04-20 11:54 中美关系 -
“驻联合国大使自曝美国弱点,是中国媒体教的”
2021-04-20 11:46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147“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86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46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79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14最新闻 Hot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