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美关系走向“缓和”,但能持续多久呢?
在莫斯科,政治家们正在构想一种全新的全球治理模式;然而在华盛顿,他们则倾向于寻求能够为美国当下带来具体政治和经济好处的“交易”。[全文]
-
北极,已成为俄罗斯防御北约的“软肋”
俄罗斯在北极的常规军事力量不足,既无法自信切断北约在北大西洋的通信线路,又难以容忍北约在北极地区长期部署海军。避免在北极陷入一场自我毁灭的海军军备竞赛,对俄罗斯和西方对手来说仍然是个大难题。 [全文]
-
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俄罗斯外交前路在何方?
俄罗斯外交未来必须在现代性与传统性之间的选择。这是俄罗斯在长期财政赤字、物资和人力资源缺乏的背景下,外交必须做出的取舍。俄乌冲突结束后,俄罗斯的影响力将受到限制,莫斯科会更多的以小股东而非控股股东的角色加入多边联盟。[全文]
-
泽连斯基“西行”失败,俄罗斯机会来了吗?
不应想当然地认为,特朗普会突然明确支持俄罗斯。事实上,他已经将美国的反俄制裁延长到2026年初,这使他能够在与克里姆林宫的任何未来谈判中保持更多的筹码。[全文]
-
特朗普是否准备将乌克兰变成另一个以色列或日本?
美国愿意向乌克兰提供何种安全保障?我们是否会在乌克兰领土上看到美国的军事基地或美国在当地军事存在的任何其他表现形式?特朗普是否准备将乌克兰变成另一个以色列或另一个日本?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样的安排与乌克兰加入北约真的有很大区别吗?[全文]
-
叙利亚崩溃带来的挑战,大国如何应对?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转折点上,大国在世界政治中的特殊地位正在经受考验。历史告诉我们,许多大国曾多次未能通过此类考验。我们希望这一次,他们能够奋起应对所面临的挑战。[全文]
-
特朗普的亲以立场,会让俄罗斯陷入外交困境吗?
俄罗斯多次要求立即停火,并要求以色列军队撤出加沙,同时支持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草案,但这些草案大多遭到美国的否决。[全文]
-
俄朝合作,会带来哪些变量?
与朝鲜的关系,将是俄罗斯与中国之间详细且持续讨论的话题之一。显然,俄罗斯在其与朝鲜的关系中,将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在理论上危及中国在该地区乃至更广泛地区合法利益的行动。然而,即便中俄携手合作,它们也无法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朝鲜。[全文]
-
这134条,是金砖国家对世界新秩序的宣言
《喀山宣言》表明,扩容后的金砖国家已准备好开启历史新篇章:它希望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公正的国际秩序,但不是通过 “粉碎旧世界”,而是通过自身的发展,通过积极参与和加强领导力来促进全球发展。[全文]
-
在哪些方面,金砖国家可能说“不”?
一些观察家对金砖国家充满期待,甚至钦佩,认为它是国际体系期待已久的变革的象征,能使国际体系更加民主和公平。另一些人则对金砖国家的迅速崛起表示怀疑和担忧,认为金砖国家崛起,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政治和经济的分裂。[全文]
-
IMF没去成俄罗斯,毕竟见面太尴尬了
与预期中的金融和经济崩溃相反,俄罗斯经济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卢布的继续坚挺、能源价格的稳居高位以及对新贸易伙伴的强适应力等因素,导致经济萎缩程度大大减轻。[全文]
-
美国是全球赢家还是全球输家?
就连美国的狂热崇拜者也很难否认,这个国家已经不再如日中天,为了治疗经济与社会层面的诸多弊病而选择押宝在重返单极世界秩序的模式上,并不是一剂良药。[全文]
-
核战还是欧洲统一,中国能做什么?
目前,一些俄罗斯官员和有影响力的分析人士就新欧洲秩序公开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尽管这些看法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且以最初步、最笼统的方式呈现,但参考他们的观点仍有意义[全文]
-
为什么二战后亚洲不像欧洲那样热衷建立多边联盟?
朝鲜半岛问题,台湾问题都是冷战的历史遗留问题,可以说在亚洲,冷战还没有结束,但亚洲的机会之窗尚未关闭,历史的终局尚未到来。[全文]
-
普京此次访华,有六大理由
不可否认的是,普京总统与习近平主席之间牢固的个人友谊和密切的工作关系,是促进这个不太稳定的世界能保持总体稳定的重要因素。[全文]
-
2035年的世界:向好还是变坏?
并非所有的解体趋势都与俄乌对抗或美中对峙有关。早在这些不幸的事态发生之前,一些问题日益严重的迹象就已显现。[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