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德烈·科尔图诺夫:面对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俄罗斯外交要转换心态
【文/安德烈·科尔图诺夫,翻译/唐晓甫】
三十多年前,当苏联正经历痛苦的解体过程时,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长期前景至少因两个原因显得相当黯淡和模糊。
首先,苏联解体的不可逆性尚未得到确认,以联邦或邦联形式复兴旧有国家的设想并非完全不切实际。其次,许多俄罗斯人当时预期,冷战结束和随之而来的苏联解体将导致国际体系的根本变化,世界将进入真正未知的领域,这使得任何对俄罗斯在新世界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的猜测都显得极不确定或是武断。
然而,这两种假设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的永久消失变得愈加明确。尽管经历了权力平衡的调整,世界和国际体系的变化并不如预期那样剧烈。
新成立的后苏联俄罗斯不得不按照旧有的现实政治原则行事。全球政治仍是有限数量的主要大国或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博弈;军事力量仍是国际影响力和地位的重要货币,且目前尚无任何全球政府或更高层次全球治理的前景。西方,特别是美国,在国际法的某些基本规范约束其国际政治野心时,表现出明显的漠视。
正如人类历史上所有时期一样,冷战结束后,世界依然是一个危险且不友好的地方;在这里,没有什么是应得的,你需要通过与他人谈判和争取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位置。在莫斯科,人们不得不摆脱后苏联时代早期的理想主义,学会如何在这个并不友好的环境中生存。可以说,学习曲线并不陡峭,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俄罗斯在复杂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致力于维护自身利益。
牢记这些经验,人们可以概述出该时期最重要的成就,以及俄罗斯领导层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需要努力完成的最重要但尚未完成的任务。
主要成就
在过去三十五年里,俄罗斯最显著的成就之一就是能够保持与美国的战略核平衡。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人们对此存在严重怀疑——许多专家认为,由于种种因素,俄罗斯将被迫进入核大国的“第二梯队”,并因此可能会采取类似法国或英国的“最小威慑”战略。
SS-18撒旦导弹
然而直到现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整体核平衡依然存在,甚至在某些关键导弹技术领域,莫斯科似乎能领先于华盛顿。无论如何,俄罗斯仍是一个核超级大国,这一独特地位促使美国继续参与关于战略稳定和核裁军的美俄双边对话。
更重要的是,即便在高度假设的冲突场景中,俄罗斯强大的核武库也是莫斯科可以依靠的可靠核威慑能力。这一能力的关键价值在2022年2月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变得愈加明显。有充分理由认为,强大的核威慑是防止北约与俄罗斯在欧洲发生直接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唯一最重要因素。
此外,国家领导层还成功地将常规武装力量彻底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苏联军队处于崩溃状态,莫斯科在北高加索的反恐行动——即第一次和第二次车臣战争,表明了即使是在俄罗斯国土范围内,在招募、训练、装备和部署武装力量等领域,俄罗斯都存在严重问题。
这些有力的努力逐步增强了俄罗斯执行多种维和与维权任务的能力,并使其能在远离国境的地方投射军事力量。2015年秋季启动的叙利亚军事行动,以及非洲和中东的多场冲突中俄罗斯私人军事公司的深度参与,都生动展示了俄罗斯日益增强的军事投射能力。西方主要国家都间接参与的持续了三年的俄乌军事冲突,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俄武装力量的强大韧性,以及复兴后的国防工业生产能力。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这使得莫斯科能够积极使用其在联合国的否决权。长时间内(1997–2014年),俄罗斯是八国集团(G8)成员。俄罗斯还加入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积极参与G20峰会,并成为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创始成员之一。在欧洲,尽管与西方发生了激烈冲突,莫斯科仍与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保持联系,并参与黑海经济合作组织及一些其他次一级的区域多边机构。
俄罗斯在各种国际组织和论坛中的广泛参与,使其能够确保在世界很多地区的政治存在,并获得在复杂且不总是舒适的框架内工作的经验。
从制度上讲,俄罗斯可以声称在全球各个角落拥有一个高度发达的外交使团网络。在这一指标上,俄罗斯排名世界第六,超过了英国、德国和西班牙。国家外交学院拥有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专业的外交学校之一。俄罗斯的学术界、大学以及其他研究和分析中心同样如此,它们可以为外交政策决策者提供专业意见、区域研究、语言培训等。
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可以被视为俄罗斯外交政策中不可置疑的成就之一。这个伙伴关系涉及针对俄罗斯与中国之间漫长边界的非军事化、解决历史上的领土争端,并促进政治、经济、军事和人道主义领域的密切合作。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的紧密关系并没有使莫斯科成为北京的附属伙伴,也没有阻止克里姆林宫与中国的一些竞争对手和对手国,特别是印度和越南,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苏联时期积累下来的与新德里的合作潜力并没有丧失,反而在过去几年的挑战和复杂局势中得到进一步推动。总的来说,俄罗斯向亚洲这一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大陆市场的转向仍是一个进行时,但同时也可以被视为一个明确而成功的故事。
2024年7月9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莫迪后,两人道别。 俄罗斯卫星社
同时,莫斯科设法在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恢复了其原有的地位,该地区在苏联解体后几乎完全受到美国的控制。俄罗斯在2015年选择支持阿萨德政府阻止了叙利亚政权更迭,并使巴沙尔·阿萨德在大马士革继续执政超过九年。在不牺牲与伊朗的传统联系的前提下,克里姆林宫还成功与海湾地区的主要阿拉伯国家建立了联系。
长期以来,俄罗斯的中东北非政策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几乎成功、且在各势力之间保持微妙平衡的政策范例——阿拉伯人与波斯人、逊尼派与什叶派、以色列人与巴勒斯坦人、土耳其人与库尔德人、神权政体与世俗政权等。鉴于莫斯科在该地区可投入的资源有限,俄罗斯重新回归中东政治舞台应被视为外交政策的一个不可置疑的成功。
在苏联时代,除了与所谓“社会主义阵营”伙伴的经济整合,苏联经济隔绝于全球经济之外的情况几乎贯穿了整个苏联历史。而后苏联时期的俄罗斯在包括碳氢化合物(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核能、武器、农业和食品、网络安全等很多全球重要市场中占据了显赫地位。
大型俄罗斯公司在各自领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国际地位,成为全球商业的顶尖的商业公司,并建立了多样化的跨国伙伴关系和联盟。这种广泛的参与使得俄罗斯能够积极参与制定游戏规则,并在多个对莫斯科至关重要的市场中影响全球价格(例如,通过所谓的OPEC+机制影响全球石油市场)。
总的来说,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保持了、甚至在许多方面增强了自身在地区和全球层面影响外部的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它甚至能够定义重要国际趋势的动态,这一影响力在全球政治安全领域的表现尤为明显。虽然莫斯科在全球经济、社会、金融和技术趋势中的影响力明显较低,但在一些关键全球市场中,包括武器、食品、碳氢化合物、核能、高等教育等仍发挥作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安理会一致通过,中方表态
2025-03-18 07:34 阿富汗 -
特朗普:将于18日早上与普京通话,非常期待
2025-03-18 07:06 乌克兰之殇 -
黎巴嫩和叙利亚同意边境停火
2025-03-18 06:37 -
泽连斯基与马克龙通话
2025-03-18 06:37 乌克兰之殇 -
卢旺达与比利时断交
2025-03-17 23:10 -
起诉调查俄罗斯“侵略罪行”?美国“退群”不干了
2025-03-17 22: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拜登的赦免令无效,因为他是用自动签名笔签的
2025-03-17 22:27 特朗普 -
美国要鸡蛋,欧洲不肯给:我们自己也不够
2025-03-17 20:5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克宫证实:普京与特朗普将于18日通电话
2025-03-17 19:00 俄罗斯之声 -
想得挺美:收中国的钱,反哺美国“冠军”
2025-03-17 18:5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欧盟关税下,欧洲车企与中国走得更近了”
2025-03-17 18:39 中企出海 -
中英签署清洁能源合作备忘录
2025-03-17 18:15 中国外交 -
菲总统亲姐姐有不同意见:参院将调查杜特尔特被捕
2025-03-17 18:00 -
“特朗普苦了美股,反倒美了中欧”
2025-03-17 17:4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我和普京约好时间了,要谈发电厂和资产分割”
2025-03-17 16:48 乌克兰之殇 -
外交部回应莫迪最新对华表态:赞赏
2025-03-17 16:27 龙象之间 -
泰国因遣返中国公民将遭美制裁,外交部回应
2025-03-17 16:27 -
G7外长会诬蔑抹黑中国,中方驳斥
2025-03-17 16:18 -
外交部:中方反对任何加剧红海局势升级的行动
2025-03-17 16:16 -
“什么时候了还在指望美国,痴心妄想!”
2025-03-17 16:1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想得挺美:收中国的钱,反哺美国“冠军” 评论 208多家美企施压中国供应商降价,“中方不会容忍” 评论 372升级!美防长撂狠话,胡塞:瞄准所有美军舰只 评论 213国安部曝光4名“台独”网军分子 评论 465“特朗普想搞新世界秩序,但美元要先遭殃”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瑞典:欧盟不救助,中国就要掌控了
-
特朗普:拜登的赦免令无效,因为他是用自动签名笔签的
-
前亚洲首富的另一面:捐款培训120万农民,直斥“占中”自毁长城
-
起诉调查俄罗斯“侵略罪行”?美国“退群”不干了
-
美国要鸡蛋,欧洲不肯给:我们自己也不够
-
想得挺美:收中国的钱,反哺美国“冠军”
-
“特朗普苦了美股,反倒美了中欧”
-
“欧盟关税下,欧洲车企与中国走得更近了”
-
菲总统亲姐姐有不同意见:参院将调查杜特尔特被捕
-
多家美企施压中国供应商降价,“中方不会容忍”
-
“我和普京约好时间了,要谈发电厂和资产分割”
-
“什么时候了还在指望美国,痴心妄想!”
-
“出差”8天,“加班”9个月,终于看到了回地球的曙光
-
升级!美防长撂狠话,胡塞:瞄准所有美军舰只
-
中国顶尖人才来自美国?斯坦福博士“真相”了
-
莫迪对华最新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