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德烈·科尔图诺夫:面对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俄罗斯外交要转换心态
未来的挑战
尽管国际环境的变化将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产生关键性塑造作用,但最终,这些战略的成功与失败将取决于该国是否有能力在全球社会迅速内化全新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时,实施一项长期的现代化项目。
正是在这一领域,不同的发展模式将展开竞争。国家治理的效果、政治制度的韧性、公众共识的可持续性及人力资本的质量,将接受全球范围的考验。国内趋势如何应对外部基本不确定性,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政治和国际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能力。这一普遍观察完全适用于俄罗斯联邦。
在俄罗斯未来的挑战中,必须突出的一个问题是长期的人口问题。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到本世纪中叶,至少要3亿消费者才能支撑起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集群,而且只有这样规模的市场才能在最重要的行业中拥有国际竞争力。尽管这些假设可能会受到质疑,但事实是,最成功的多边经济一体化项目(如欧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和国家经济(如美国、中国和印度)服务的市场规模都超过3亿人。
而大多数人口预测显示俄罗斯的人口将进一步下降。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未必是最可能的情形)到2050年,俄罗斯的人口将不会超过1.55亿至1.6亿,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将占四分之一。这表明,俄罗斯的未来应该与包括一些人口较多的邻国和伙伴中寻求建立一个新的多边一体化经济体系。
俄罗斯人口相对有限,并呈现下降趋势
另一个显著因素是限制俄罗斯未来外交政策雄心的这台国家机器本身,这一机器最初是为了服务非常特定的外交政策需求而设计和建造的。俄罗斯的官僚体系从各种角度看,依然庞大、昂贵且效率不高。部门间的协调以及国家机构的整体性发展都不足,意味着俄罗斯一些最重要的决策缺乏明确定义的程序流程或最基本的透明度,是在“手动控制”模式下做出的。俄罗斯仍面临着腐败、宗族主义和裙带关系的问题。提升国家和地方治理的效率,是成功外交政策的关键前提。
俄罗斯经济的批评者可能会认为,25年前出现的现有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耗尽了其原有的效率,也包括消耗了对外经贸体系的效率,而当前该体系由集中于能源资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出口大型公共和私营企业主导。
与此同时,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在全球贸易中的整体份额可能在未来会下降——唯一的问题是这种下降将是急剧的还是渐进的。全球市场正朝着高科技产品和由各种中小型私营企业提供的广泛服务方向转变。此外,传统的跨境贸易逐渐让位于更先进的工业合作,在这种合作中,产品和服务的交换正被双边或多边生产和技术链的建立所取代。
换句话说,俄罗斯将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中寻找新的位置。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将面临异常具有挑战性的地缘政治和地球经济环境,这使这项任务变得更加复杂。
未来的环境将比苏联解体后更加复杂,也不太有利于俄罗斯的现代化目标。然而,这次俄罗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可以避免许多早期犯下的错误。除了当前与西方关系危机的背景之外,俄罗斯的长期外交政策目标应该基于几个原则:
1.俄罗斯需要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被“孤立堡垒”的状态无法满足战略国家利益。
2.与西方的持续对抗迟早必须让位于某种形式的和平共处,至少达成与西方的有限的合作,减少新的升级风险和失控军备竞赛的成本,所以俄罗斯与欧洲关系的适度恢复对双方尤为重要。
3.如果现有的国际体系和国际法的基础完全且不可逆转地崩溃,莫斯科将从中失去很多,获得很;相反,俄罗斯可以通过推动普遍和区域多边机构及国际机制,来在未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从中获得巨大益处。
4.由于俄罗斯的国际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保持不稳定和不可预测,国家外交政策的关键目标应包括最大程度减少这种不稳定和不可预测性对国内发展的负面影响。对俄罗斯经济来说,适度的保护主义和进口替代并非坏事。同时,国家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体系中可能出现的新机会。
5.俄罗斯超越其直接且狭义的国家利益。在新兴世界秩序中,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为全球和区域公共事务的延续做出贡献。俄罗斯为这一延续定义其特定的新角色至关重要,特别是通过为新的能源、食品和信息安全体系、全球气候变化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做出贡献。
归根结底,俄罗斯必须做出的最重要的外交政策选择不是在东西方或在全球化与主权之间的选择,而是现代性与传统性之间的选择。这是俄罗斯在长期财政赤字、物资和人力资源缺乏的背景下,外交政策优先事项必须做出的取舍。
中吉乌铁路是俄罗斯转向的一个标志
这一不足在俄乌冲突结束后并不会消失,这意味着俄罗斯在未来世界秩序中某些核心维度上的影响力将受到限制。在许多实际事务中,莫斯科将更可能是接受协议的一方,而非制定协议的一方。它将会更多的以小股东而非控股股东的角色加入多边联盟。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无法保持其主要大国之一,并对国际体系产生重要影响的地位。未来俄罗斯将主要在欧亚地区发挥作用,但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这将极大地取决于俄罗斯社会能否将外部环境变化视为机遇,而非挑战或直接威胁。这种期待已久的思维转变,毫无疑问将是俄罗斯新一代政治领导人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安理会一致通过,中方表态
2025-03-18 07:34 阿富汗 -
特朗普:将于18日早上与普京通话,非常期待
2025-03-18 07:06 乌克兰之殇 -
黎巴嫩和叙利亚同意边境停火
2025-03-18 06:37 -
泽连斯基与马克龙通话
2025-03-18 06:37 乌克兰之殇 -
卢旺达与比利时断交
2025-03-17 23:10 -
起诉调查俄罗斯“侵略罪行”?美国“退群”不干了
2025-03-17 22: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拜登的赦免令无效,因为他是用自动签名笔签的
2025-03-17 22:27 特朗普 -
美国要鸡蛋,欧洲不肯给:我们自己也不够
2025-03-17 20:5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克宫证实:普京与特朗普将于18日通电话
2025-03-17 19:00 俄罗斯之声 -
想得挺美:收中国的钱,反哺美国“冠军”
2025-03-17 18:5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欧盟关税下,欧洲车企与中国走得更近了”
2025-03-17 18:39 中企出海 -
中英签署清洁能源合作备忘录
2025-03-17 18:15 中国外交 -
菲总统亲姐姐有不同意见:参院将调查杜特尔特被捕
2025-03-17 18:00 -
“特朗普苦了美股,反倒美了中欧”
2025-03-17 17:4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我和普京约好时间了,要谈发电厂和资产分割”
2025-03-17 16:48 乌克兰之殇 -
外交部回应莫迪最新对华表态:赞赏
2025-03-17 16:27 龙象之间 -
泰国因遣返中国公民将遭美制裁,外交部回应
2025-03-17 16:27 -
G7外长会诬蔑抹黑中国,中方驳斥
2025-03-17 16:18 -
外交部:中方反对任何加剧红海局势升级的行动
2025-03-17 16:16 -
“什么时候了还在指望美国,痴心妄想!”
2025-03-17 16:1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8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05“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45“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8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4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