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德烈·科尔图诺夫:面对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俄罗斯外交要转换心态
此外,俄罗斯依然是许多来自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外来劳工和移民的首选目的地,每年接收大量外来移民。俄罗斯依旧拥有全球互联网最先进的部分,并在世界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中占有一席之地。
俄罗斯还保留了大量苏联时期的研发和教育潜力,大学毕业生在全球各大研究中心和教育机构中广受欢迎。在国际体系逐步朝着更加多样化和分散化的方向发展之时,这些因素可能有助于俄罗斯未来的全球和区域影响力。
最后,由于现在的国际环境具有季度不确定性,主导趋势常常会发生突然且难以预测的变化,所以它要求国家拥有快速调动资源的能力,还要求国家在做出最重要的决策的同时,保持最大的政策灵活性,且不损害整体外交战略的长期连续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俄罗斯这种高度依赖军事力量、决策过程高度集中,并且拥有对外情报独特传统的外交政策团队,几乎完全适应当前国际环境的特点。
而很多国家由于其外交政策的效率往往因深刻的国内政治分裂、复杂的制衡系统和公众舆论波动对决策者的强大影响而大打折扣,所以俄罗斯的确在许多其他大国面前具有无可置疑的优势。与此同时,这些决策机制上的明显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在俄罗斯与一些国际伙伴之间、特别是与西方自由民主国家的关系中,产生额外问题。
未竟的事务
尽管前述成就值得肯定,俄罗斯仍有许多至关重要的外交政策目标尚待实现。
首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希望在其周边建设一个友好国家圈子。此外,俄罗斯领导层曾期待通过共同的历史、经济互依性和多元文化认同,为新一轮的成功整合项目铺平道路,吸引大多数甚至所有原苏联境内的独立国家。然而,这些希望和项目仅取得了有限的成功——最显著的成就包括2015年启动的欧亚经济联盟和已经存在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俄白联盟。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正在推进一体化
如今,莫斯科与许多邻国的关系相当复杂,甚至有时表现出对立情绪,包括波罗的海国家、格鲁吉亚以及摩尔多瓦、亚美尼亚在内的国家。而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长期政治冲突更是最终演变为持续至今的大规模军事对峙和战斗,对俄罗斯在其邻近地区和全球的定位产生深远且长期的影响。
随着几个未被承认的国家(如阿布哈兹、南奥塞梯和德涅斯特河左岸)在前苏联领土上出现,莫斯科不得不在政治和财政上支持这些地区,这无疑加剧了俄罗斯与一些邻国的关系复杂性。
经历了相对短暂的蜜月期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进入了长期持续的恶化期。因此,俄罗斯与北约的合作终止了,俄罗斯与欧盟的合作也随之中断。此外,莫斯科不得不退出欧洲委员会和欧安组织议会大会。俄罗斯在北极理事会的参与被冻结,国家还不得不终止参与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及其他几个子区域的多边机构。
自2022年2月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来,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了数千项经济制裁。其中,已经存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欧盟-俄罗斯能源合作关系结束,未来几乎没有重建的可能。同时,莫斯科和西方资本之间进入了激烈的外交和信息战,大部分曾经繁荣的教育、学术、文化和社会联系被切断或暂停。西方政治主流对俄罗斯的看法发生了剧变,俄罗斯常被视为一个威权、侵略性且与西方敌对的实体,其外交和安全政策不可预测且不理性。
当然,现如今,莫斯科的政治人物和舆论领袖辩称,西方本身应对这些偏见和扭曲的俄罗斯形象负责,但这显然也反映了俄罗斯外交政策及其对外宣传的失败。
尽管俄罗斯在一些重要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占据了强势地位,但即便与韩国等较小国家相比,其全球贸易份额依然有限。俄罗斯依然被排除在最重要的国际生产和技术链之外,其对外贸易结构显得过时,中小型企业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明显处于弱势。这并非因为这些企业缺乏雄心,而是因为俄罗斯与其主要合作伙伴的法律、技术和投资标准的协调任务依然没有得到充分解决。
所以尽管付出了许多努力,莫斯科并未发展成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其在国际金融中的角色可能还会在长时间内保持相对弱势地位。
俄罗斯从未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全球关键目的地——其外资流入在2008年达到顶峰(759亿美元)后开始再次下降。在几乎整个后苏联时期,俄罗斯的资本输出一直超过资本输入。人力资本的流失也与此类似:过去30年中,失去了数百万大多是年轻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有活力的、雄心勃勃的公民。
尽管现有人才外流的准确数据存在争议,但在苏联解体后,约一半的俄罗斯物理学家和最多四分之三的数学家移居国外。与许多其他国家的大规模侨民迁移(例如印度、亚美尼亚或希腊侨民)不同,俄罗斯语系的侨民在接收国内并未发展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在美国大学担任门卫的前苏联物理学家
尽管俄罗斯可以声称在这些移民国家中拥有显著的“软实力”,这一能力并未得到完全激活。俄罗斯的“软实力”往往主要与那些曾经同情苏联的年长群体,或者与政治上处于边缘的右派和左派群体产生共鸣进行传播。所以现在,在俄罗斯语在保持曾经的国际地位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随着俄罗斯与西方的政治对抗达到历史最高点,俄罗斯与欧洲、美国的伙伴关系即使是最基本的人道主义联系也越来越难以维持。
如何评估俄罗斯在这些领域不可置疑的成就与尚未解决的问题呢?任何此类评估都将受到偏见的影响,并容易遭来批评。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在至关重要的安全领域取得的成就明显超过了在发展领域的失败,尽管后者同样重要,但其关键性较低。
另一些人则会质疑这种逻辑,认为俄罗斯的大部分成就是通过旧有的国际影响力工具达成,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相对重要性不可避免地会下降。另一方面,尚未解决的问题主要反映的是新的外交政策工具的效用,而这些问题对俄罗斯在全球地位的相对影响将逐渐增加。
很多事情将取决于未来新兴世界究竟是会有秩序还是会变得无序。持续的全球不稳定性、多重地区冲突、军备竞赛的新周期、核扩散、日益上升的保护主义和昔日全球化经济的“再区域化”——所有这些因素都在促使各国将安全领域考量放在优先于经济发展之前,将“硬实力”的考量放在“软实力”之前,以及优先使用可以释放旧有国际影响的工具。
如果主要国际行为者之间达成新的政治共识,全球化以修正后的形式回归,全球和区域公共事务成为焦点,人们将重新将目光从安全转向发展,从“硬实力”转向“软实力”,以及将注意力从旧有的外交政策工具转向新的工具。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也会像所有其他国家的外交政策一样,不得不适应新的外部现实。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安理会一致通过,中方表态
2025-03-18 07:34 阿富汗 -
特朗普:将于18日早上与普京通话,非常期待
2025-03-18 07:06 乌克兰之殇 -
黎巴嫩和叙利亚同意边境停火
2025-03-18 06:37 -
泽连斯基与马克龙通话
2025-03-18 06:37 乌克兰之殇 -
卢旺达与比利时断交
2025-03-17 23:10 -
起诉调查俄罗斯“侵略罪行”?美国“退群”不干了
2025-03-17 22: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拜登的赦免令无效,因为他是用自动签名笔签的
2025-03-17 22:27 特朗普 -
美国要鸡蛋,欧洲不肯给:我们自己也不够
2025-03-17 20:5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克宫证实:普京与特朗普将于18日通电话
2025-03-17 19:00 俄罗斯之声 -
想得挺美:收中国的钱,反哺美国“冠军”
2025-03-17 18:5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欧盟关税下,欧洲车企与中国走得更近了”
2025-03-17 18:39 中企出海 -
中英签署清洁能源合作备忘录
2025-03-17 18:15 中国外交 -
菲总统亲姐姐有不同意见:参院将调查杜特尔特被捕
2025-03-17 18:00 -
“特朗普苦了美股,反倒美了中欧”
2025-03-17 17:4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我和普京约好时间了,要谈发电厂和资产分割”
2025-03-17 16:48 乌克兰之殇 -
外交部回应莫迪最新对华表态:赞赏
2025-03-17 16:27 龙象之间 -
泰国因遣返中国公民将遭美制裁,外交部回应
2025-03-17 16:27 -
G7外长会诬蔑抹黑中国,中方驳斥
2025-03-17 16:18 -
外交部:中方反对任何加剧红海局势升级的行动
2025-03-17 16:16 -
“什么时候了还在指望美国,痴心妄想!”
2025-03-17 16:1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美国人疯狂囤货,“中国电视被买空” 评论 04月10日起,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评论 794“特朗普白给,中国要赢得全世界了” 评论 155尹锡悦被罢免 评论 344马克龙:别天真了!欧盟要暂停对美投资 评论 92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