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尼·布莱尔:西方失去主导权时,对华要清醒而不恐慌
最后更新: 2022-07-28 10:17:28乌克兰的重要性在于它澄清了一点。由于俄国的行动,我们不能指望中国以我们认为理性的方式行事。
不要误解,我并不是说中国在短期内会试图以武力夺取台湾。
但我们不能把政策建立在肯定不会发生的基础上。即使不考虑台湾,现实是中国正在积极扩大影响力。
中国不会孤军奋战。中国会有盟友,俄国是一个,可能还有伊朗。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在拉拢很多国家。在乌克兰问题上,G20内部的分歧应该让我们警醒。有些国家倾向中国是出于利益,有些是因为不喜欢西方,有些是因为领导人倾向于非民主模式。中国只能拉拢一部分国家。但中国不仅会竞争权力,还会与西方的制度、治理和生活方式竞争。
我建议一种我称之为“实力加接触”的对华政策。我们应该有足够力量来应对中国未来的任何倾向,这样我们才能维护我们的制度和价值观。但我们不应寻求全面“脱钩”或关闭互动或合作渠道。我们是清醒的,但不是敌对的。
我们应该表明,中国人对我们的态度不同,我们的态度也就不同;我们接受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我们尊重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
中国应该永远有足够时间来思考。中国政治体系不像俄国那样僵化。
我们需要对中国变化的可能性持开放态度。但如果不成功的话,也能承受。
为此,西方需要战略。没有它,任何规划都不会成功。战略需要在协调、承诺和有能力的基础上推动。
欧洲和美国之间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是核心所在。但这种关系需要内容和活力。我们需要与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东和远东主要盟友保持协调,就目标达成一致,并坚持下去。美国将发挥领导作用,但盟国需要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
我们需要政治领导人准备好顶住国内政治压力。
“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基本上是无原则的,与“价值观驱动”的外交政策之间经常有一个粗略的划分,这是正派人所追求的。
但是,除非我们足够强大,能够战胜那些反对价值观的人,否则就无法保护价值观。力量不是来自于一厢情愿,而是来自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政府不是非政府组织领导人。他们不是在写评论;他们在制定政策。
这在实践中意味着什么?
我们应该增加国防开支,保持军事优势。美国仍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装备最好的军队。但是,美国和我们都应该保持足够优势,能在所有领域应付任何可能发生的冲突或任何类型的冲突。美国人在高超音速导弹方面正在迅速赶上,但美国需要追赶的事实应该给我们一个教训。
网络安全是新的防御前沿,需要全球协调的反应。
其次,西方在过去几年里在“软实力”领域表现糟糕。值得庆幸的是,有迹象表明拜登政府正在扭转局势。我们研究所在非洲和东南亚各地的工作中不断发现,不仅中国、俄国、土耳其,甚至伊朗都在向发展中国家投入资源,在当地国防和政治领域扎根。与此同时,西方及其控制的国际机构一直是官僚主义的,缺乏想象力,喜欢搞政治干涉但基本扑空。
然而,我们有很好的机会。发展中国家更喜欢西方企业。他们比我们意识到的更钦佩西方制度。
但我们需要让我们的机构和政府更灵活,更能响应各国的实际需求,并进行协调。仅举一例,在非洲萨赫勒地区,可能出现新一轮难民和极端主义爆发。我们现在应该做好预防准备。
中国人口将要下降,非洲人口在未来30年会翻倍。我们应该帮助新一代非洲领导人实现可持续增长,改革农业,使拥有大量可耕地的国家确保粮食安全,对他们拥有的丰富商品进行加工和增值。
G7宣布了一项6000亿美元的“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计划。这是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受欢迎但姗姗来迟的回应。
新疫情刺激了医学的巨大进步。不久将发起“一针注射”运动,以确保向发展中世界和其他地方提供新一代的疫苗和注射剂,用于治疗疟疾、结核病、登革热甚至艾滋病等疾病。这将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西方应该发挥领导作用。
我们决不能放弃在中东的领导地位。这和石油无关,也超出了狭义上的安全,即与盟友合作挫败有计划的恐怖行为。席卷中东地区的现代化运动对我们的长期安全至关重要,我们研究所最近公布的民意调查充分证明了现代化运动在中东得到广泛支持。我参与的“亚伯拉罕协议”证明了中东正在发生变化。现在放手就前功尽弃。
西方有一些伟大的文化软实力机构,比如英国文化协会和英国广播公司。我们应该支持这些机构。
我们应该继续在气候辩论中发挥领导作用。
而且,正如所期望的,我们必须成为技术的领导者。美国和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集体决策机制。
我们应该确保对数据隐私和技术滥用的合理担忧不会束缚创新或使我们失去竞争优势。一个共同的监管方法将有正面作用。
为了供应链的安全,有充分的政策理由支持就近外包、回岸外包,甚至是友岸外包。但是,如果我们让这一点升级成反对全球化、支持保护主义的总趋势,那将对我们造成伤害。
我们必须表现出持久力,坚守承诺,即使在艰难时刻,即使有时不受民众欢迎。从阿富汗撤军,降低了在伊拉克和利比亚的介入,给我们留下了教训。
这一承诺必须包括我们的盟友。如果我们在人权问题上有分歧,我们应该说出来,但这不应该阻止我们在盟友面临共同威胁时提供支持。
印度可以而且应该获得超级大国地位。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必须站在我们一边,我们在政策和思维中要重视印度。与印尼等新兴国家建立稳固关系至关重要。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谌海滨 
-
金正恩:朝鲜已做好准备应对与美国的任何军事冲突
2022-07-28 09:37 朝鲜现状 -
俄罗斯要留到2028年?
2022-07-28 09:29 航空航天 -
美联储再次加息75个基点,鲍威尔:美国没因加息衰退
2022-07-28 08:03 观察者头条 -
美国新增感染237236例、死亡885例
2022-07-28 07:06 美国一梦 -
美司法部对特朗普展开调查
2022-07-28 07:03 -
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今年已加息225个基点
2022-07-28 06:39 -
拉夫罗夫:全球粮食危机是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不恰当制裁的结果
2022-07-28 06:39 乌克兰之殇 -
两天会议后,美联储预计将宣布再次大幅加息
2022-07-27 23:04 美国经济 -
“他可能成为下一任北约秘书长?你觉得马克龙会同意吗…”
2022-07-27 22:47 不列颠 -
白宫:拜登两次检测阴性,解除隔离
2022-07-27 22:44 美国政治 -
埃塞一公交与皮卡相撞,3名中国公民遇难
2022-07-27 22:05 -
乌央行求助IMF,开口就要200亿美元
2022-07-27 20:56 乌克兰之殇 -
中国空间站用中文是“排斥他国”?美版知乎网友的回答亮了
2022-07-27 20:42 -
日本:行凶伤人数周的“猴子帮”一成员猴已被处死
2022-07-27 20:20 观察动物 -
白宫:正探讨如何“缓和”俄退出国际空间站的影响
2022-07-27 19:11 航空航天 -
被CNN解雇后,科莫弟弟“再就业”
2022-07-27 18:00 美国政治 -
-
美方正制定“佩洛西保卫计划”?我外交部再次警告
2022-07-27 17:41 中美关系 -
“阿拉伯之春”唯一成功国也要“黄了”?
2022-07-27 17:29 阿拉伯之冬 -
减税还是加税?英党首选举辩论现场“唇枪舌剑”
2022-07-27 17:04 不列颠
相关推荐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5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09“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64“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9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亚完全转向中国”
-
信中国还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来了
-
俄方定性:恐袭
-
加速!被欧美阻击,中国车绕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
被中方约谈后,沃尔玛找补:积极响应号召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