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溱:春节人口流动大,如何追踪监测疫情?
最后更新: 2024-05-08 17:43:56【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邱溱】
2023年春节是疫情三年来,很多人回家团圆的第一个春节,这从今年春运的繁盛景象就可见一斑。
尽管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已经度过了第一波高峰,很多人也都“阳康”了,但由于不再统计感染人数,也让大家担忧:目前全国疫情感染到底是什么情况?经历过这个春运,会不会再来一波疫情高峰?
一、监测新变异毒株的意义
放开疫情管控后,疫情通常会呈波峰-波谷状态,一波疫情的结束很可能意味着下一波疫情的到来。
以下是美国疫情的趋势,蓝色为感染人数,红色为死亡人数,能很明显看到波峰-波谷交替出现。
产生波谷的原因在于,一波大流行开始后,人群感染比例迅速增加,阳康人员会具备抗体。
下图为2020年第一波疫情期间,印度政府在德里地区的血清抗体抽样调查结果。数据显示,随着感染进程的进展,人群抗体比例持续增加。2021年年初疫苗刚开始推广,可推定绝大多数人的抗体来自感染。
人群抗体比例越大,当前毒株传播越困难,所以当时印度对疫情前景做出了乐观的估计:
根据2021年年初的报道,在印度第五轮针对新冠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中,新德里2.8万个样本中有60%被检出血清抗体阳性。新德里约有2000万人,这意味着至少已有1000万人感染过病毒。这项数据被印媒视为抗击疫情的一大利好,认为新德里实现群体免疫指日可待,或正在走向群体免疫。
如果没有新毒株影响,疫情确实走向结束。
我们看下面这张图,红色为感染者,绿色为免疫人群,蓝色为健康群体。
传播链如果遇到易感人群,将持续传播。如果碰到绿色的免疫人群,则链条会中断。所以,人群抗体比例越高,病毒传播过程中遇到有免疫能力个体的几率越大,传播就越困难。
但如果出现了具备免疫突破能力的新毒株(本土突变产生或者境外输入),如2021年春季的Delta和年底的Omicron,局面就会被打破,原有的抗体效力下降,新一轮疫情就会爆发。
以南非的情况为例。2020年前期原始毒株在南非流行,年末南非本土出现Beta毒株并迅速取代原始毒株,随后2021年印度输入的Delta取得主流地位,2021年年底,来自非洲某处的Omicron在南非豪登省爆发,成为新的主流,并扩散到全球。
图为南非分毒株的统计,B.1.1.529是Omicron,图片制作于2021年12月初
由此可见,全新毒株是新一轮疫情的先行指标,所以要加强对新毒株的监测工作,只有在新毒株出现后早发现,早测序,早评估,早决策,才能尽早识别高危害毒株,避免该毒株引发新一轮疫情。
二、全新毒株出现的高危环节
那么,全新毒株出现的可能性都有哪些?
1.同时感染多种毒株会加大病毒重组的概率
病毒偶尔会在复制中途切换到另一条基因继续复制,如果两者相同,则复制结果不会有区别;如果两者不同,就可能出现重组毒株。
而在多种毒株共流行的环境下,存在同时感染多种毒株的可能性。
2.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后,长期不能清除病毒,长期感染加大了毒株突变可能
免疫缺陷患者很难清除体内的新冠病毒,病毒可以在体内长期繁殖并不断变异。正如一些科学家认为,Omicron的突变是在免疫缺陷患者体内演化而来的,是此人长期感染的结果。
3.核糖核苷类似物等致突变剂的使用
核糖核苷类似物在体内可以代谢成为干扰病毒RNA的物质,与病毒RNA竞争性地来结合RNA聚合酶,如渗入新冠病毒RNA而导致病毒产生错误突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最终生成不正常的病毒蛋白质,让病毒无法存活。
在个别情况下,病毒可存活,但发生性状改变。而性状改变的方向是完全随机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为防攀比,学校拟统购600元一双的运动鞋?校方回应
2024-05-08 17:06 -
福建舰首次航行试验现场视频来了!
2024-05-08 15:53 中国海军 -
年轻干部妄想赌球“一夜暴富”,巡视期间仍顶风作案
2024-05-08 13:40 廉政风暴 -
近月“第一脚刹车”!嫦娥六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08 10:20 航空航天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今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4-05-08 10:10 钓鱼岛持久战 -
广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秀隆被逮捕
2024-05-08 10:06 依法治国 -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2024-05-08 08:51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新型储能开启“黄金赛道”,直接推动超千亿元投资
2024-05-08 07:56 能源战略 -
有自媒体账号仿冒国安与粉丝互动,国家安全部提醒
2024-05-08 07:12 国家安全 -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
2024-05-07 22:34 两岸关系 -
警方通报:无业男子发表“辱华”言论并编造公职人员身份,已刑拘
2024-05-07 22:29 依法治国 -
云南镇雄致2死21伤案嫌犯已落网:被抓时手中还拿着矿泉水面包
2024-05-07 21:21 依法治国 -
中国央行连续第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2024-05-07 20:42 观网财经-金融 -
全球首次!中国团队利用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愈糖尿病患者
2024-05-07 18:05 -
云南镇雄警方通报医院持刀行凶案:2死21伤,嫌犯为一村民
2024-05-07 17:28 -
中国联通原总经理李国华一审被判16年
2024-05-07 17:25 廉政风暴 -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局长凌成兴被逮捕
2024-05-07 17:15 廉政风暴 -
云南镇雄发生一起恶性伤人事件,初步了解逾10人伤亡
2024-05-07 14:19 -
一次挂号管三天,江苏省率先施行
2024-05-07 11:02 医疗改革 -
4条高铁为何调价?官方回应
2024-05-07 10:38 高铁世纪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37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2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7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