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汽车2月销量同比下滑15%,自主阵营同比下滑20%
【导读】 长安汽车2月发挥不尽如人意,自主品牌的整体下滑要“背大锅”。
(文/潘昱辰 编辑/娄兵)3月11日,长安汽车集团公布了2022年前两个月的汽车产销情况。
数据显示,今年2月长安汽车销售汽车13.81万辆,同比下滑15.10%,自主品牌销售11.63万辆,同比下降20.09%;今年1-2月,长安汽车累计销售汽车41.54万辆,同比增长0.17%;其中自主品牌销售33.47万辆,同比减少1.62%;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22.85万辆,同比减少11.18%。
自主车型多数下滑
长安自主销量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2月春节、各地疫情复发影响整体销售等客观因素外,长安自主自身产品结构老化是导致其销量波动的主因,如老款CS75等核心产品长期没有改款,在同级别市场正被更多竞品所取代。
从细分车型来看,作为长安自主品牌的拳头产品,CS75系列2月销售1.36万辆,同比下滑58.36%;今年1-2月销售4.72万辆,同比下滑36.95%。
另一主力车型CS55系列2月销售5183辆,同比下滑49.37%;今年1-2月销售3.55万辆,同比增长53.65%;主要的轿车产品逸动系列2月销售1.02万辆,同比下滑32.29%,今年1-2月销售3.21万辆,同比下滑16.88%。
长安自主品牌冲高的车系——UNI系列自上市以来并未取得预期成果。但得益于去年新增上市的UNI-K车型,今年2月,UNI系列销量突破1万辆,同比增长42.53%,今年1-2月销售2.21万辆,同比增长16.78%。
此外,作为廉价品牌的长安欧尚2月销售汽车1.20万辆,同比下滑26.98%,今年1-2月销售汽车4.72万辆,同比下滑6.54%;主要生产皮卡、微客等商用车的长安凯程2月销售汽车1.73万辆,同比增长9.78%;今年1-2月销售汽车5.35万辆,同比增长82.68%。
新能源车仍在酝酿
面对相对低迷的形势,长安自主品牌也在作出改变。
2022年是长安自主的产品大年。就在2月末,第二代长安CS75 PLUS已正式上市,同时UNI系列的首款轿车——UNI-V也已开启预售。此外,长安欧尚品牌还将上市欧尚Z6等车型。
新能源汽车一直是长安汽车的短板之一。今年2月,长安自主品牌共计销售新能源汽车1.11万辆,今年1-2月销售2.47万辆。这些新能源车中的一半销量由微型纯电车奔奔E-Star提供,2月销量达5560辆,同比增长70.7%。今年1-2月销量达1.54万辆,同比增长137.2%。
因而今年以来,除奔奔新增多彩款车型上市外,长安新能源在更高端品牌车型上也开始逐步发力。其中长安首款混动产品UNI-K iDD刚于3月10日上市,UNI-V iDD也将月下半年推出。而欧尚Z6的混动版本也将于今年年中上市。
同时,代表高端纯电动产品的阿维塔科技自品牌成立以来也在不断取得进展。首款车型阿维塔11已近期完成了冬季测试,计划于第二季度正式上市,第三季度开启交付。
此外,长安新能源已于1月末完成B轮融资,为今后的发力提供了更多保障。按照计划,长安新能源到2025年年销将达到70万辆,其中3款新车将于2022年推出,代号分别为C385、A158和C673。
不过在“蔚小理”月交付量已经破万、连吉利极氪的交付量也在不断增长的前提下,长安新能源和阿维塔的布局速度还是稍显迟缓。
合资品牌翻身有望?
相较自主品牌,长安的两大合资车企在同期基数较低的背景下,今年前两月相对发挥较好。
今年2月,长安福特销售汽车1.19万辆,同比增长9.17%。不过由于1月销量较之去年同期下滑,今年1-2月,长安福特累计销售3.68万辆,同比下滑10.39%。
就福特品牌而言,去年长安福特共计上市全新一代福睿斯、追光者和锐际插电混动版,但并未对长安福特提供太多助力。而在今年1月,全新一代蒙迪欧刚刚完成国内首发,将于年内正式上市。
而过去一年长安福特的销量增长,主要得益于林肯的国产化产品数量上升。随着航海家的上市,长安林肯已有三款产品进入国产节奏。而首款国产轿车林肯Z也于3月12日正式上市。但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基本完成走量产品布局的林肯,其接下来的增长难度无疑会增大。
此外,自去年下半年起,原属于一汽轿车马自达的车型并入长安马自达体系销售,直接抬高了后者的销量。今年2月,长安马自达销售汽车9959辆,同比增长58.36%。今年1-2月,长安马自达共计销售汽车2.98万辆,同比增长64.46%。
而在海外市场,长安汽车2月出口汽车1.2万辆,1-2月累计出口汽车达3.59万辆。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海外业务在去年10月实现了出口10万辆汽车的里程碑,超过90%的销量来自于“一带一路”国家。其中在沙特、巴基斯坦、秘鲁、玻利维亚等多个市场排名中国品牌出口第一,并在巴基斯坦、沙特等国挤进当地品牌前五。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潘昱辰 
-
通用重启进口业务,电气化产品如何与合资公司分配是重点也是难点
2022-03-11 10:29 汽车工业 -
2月乘用车:新能源车再创同期新高,比亚迪首夺自主品牌第一
2022-03-10 15:25 汽车工业 -
广汽丰田公布2月销量,赛那交付压力缓解
2022-03-09 17:42 汽车工业 -
比亚迪2月销量再破9万辆,车间主任手握销冠决定权
2022-03-09 16:26 汽车工业 -
沃尔沃2月销量同比降近两成,新能源车占三分之一
2022-03-09 16:09 汽车工业 -
东风集团今年累计销量58.24万辆,自主转型仍需加速
2022-03-08 18:07 汽车工业 -
广汽集团2月销量同比增长近四成,日系占比超七成
2022-03-08 18:06 汽车工业 -
2022年两会汽车提案:芯片与法规再次成为行业焦点
2022-03-08 18:05 2022两会 -
讴歌退出中国市场进入倒计时
2022-03-08 14:36 汽车工业 -
2月新势力重划座次,“蔚小理”牵头后劲不足
2022-03-04 12:33 汽车工业 -
1月MPV:五菱宏光爆冷,别克GL8夺冠
2022-03-04 12:31 汽车工业 -
悦达放弃增资东风悦达起亚,股比降至4.2%
2022-03-04 10:13 汽车工业 -
马自达欲转型豪华品牌对标雷克萨斯?
2022-03-02 18:32 汽车工业 -
从“10年后做汽车界的苹果”看“Li想”的两面性
2022-03-01 18:11 汽车工业 -
冲突重创下的俄乌汽车产业
2022-03-01 17:47 汽车工业 -
1月新能源:自主品牌占比超75%,比亚迪成大赢家
2022-03-01 17:36 新能源汽车 -
蔚来将赴港上市,“不融资”远非终点
2022-02-28 18:28 汽车工业 -
1月轿车市场:同比下滑6.2%,B级市场两极分化严重
2022-02-25 16:59 汽车工业 -
1月SUV市场:同比下滑3%,跑赢大盘
2022-02-25 12:49 汽车工业 -
冷却液渗漏或导致无法启动,奔驰终于开始召回EQC
2022-02-23 16:12 汽车工业
相关推荐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25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225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70“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51“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7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