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标美日德——2018汽车零部件产业国产化概况 | 宁南山
关键字: 汽车产业汽车零部件潍柴华域
中国第六位是均胜电子
该公司是上市公司,2017年均胜电子实现总营收266亿元,同比增长43.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5亿元,同比下降12.75%。
均胜电子非常年轻,2004年才成立,当然我们也能看出它和前五名的不同,那就是它是一家民营企业。均胜电子本来是国内汽车电子的龙头,但是目前已经成了一家以汽车安全业务为主的汽车零部件公司。
2016年2月,均胜电子宣布斥资9.2亿美元收购美国公司KSS Holdings,Inc.(简称“KSS”)并以1亿美元对其增资。还记得上文2015年中航工业5.72亿美元收购美国瀚德汽车,创造了有史以来对美国汽车产业最大的收购案吗?到2016年这个记录就变成了9.2亿美元,记录的打破简直不要太容易。
KSS总部设在美国密歇根州斯特林高地,是安全气囊、安全带和方向盘等汽车安全系统和其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开发、及制造者。该公司从上世纪50年代起,涉足汽车安全产品市场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有约11000名工人,在美国、德国、中国、韩国和日本拥有五大研发中心,研发人员超过900人。2015年实现营收超过15亿美元。
全球汽车安全领域四强,分别是美国天合汽车(TRW,后来被德国采埃孚收购),日本高田气囊,美国KSS,瑞典Autoliv。均胜电子通过收购一举成为该领域全球四强。
KSS在被均胜收购后,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2016年营收增长了22.2%,2017年营收更是进一步达到了138亿元,并且手持订单量更是超过100亿美元。
除了被动安全外,KSS主动安全产品也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获得新增订单超过 1亿美元,在手订单总量超过 2.4 亿美元。目前拥有环视系统、前视系统和内视系统三大摄像头类 ADAS 产品。
收购KSS,也让均胜电子的体量上了一个台阶,2015年,均胜电子实现营业总收入80.83亿元,同比增长约14.21%;到2017年营收就变成了266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均胜电子进一步盯上了全球四强之一的高田气囊,2017年 11月,均胜公司发布公告,将以不超过 15.8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日本高田除气体发生器资产以外的主要资产,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预计不少于 4.35亿美元,以及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资产包,不承担其债权、债务。
目前到2018年均胜发布2017年财报为止,高田资产已完成交割,均胜公司获取原高田客户集团提供的约 210亿美金订单,其中 2018年预计订单量不少于 50亿美元。
均胜电子公司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产品生产厂商,目前均胜电子正在将高田公司和KSS公司进行整合,整合为均胜安全公司,在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领域,均胜安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瑞典Autoliv公司,均胜安全年销售收入近 70亿美元,市场份额接近 30%,彻底改变产业链格局。
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均胜电子总营收为266亿元,可以预见,当2018年高田气囊的报表合并完成后,均胜电子的营收将会大大上一个台阶。
目前均胜电子的客户涵盖宝马、戴姆勒、大众、奥迪、通用、福特等全球整车厂商与国内一线自主品牌;并通过购买高田主要资产,成功进入丰田,本田等日系品牌供应体系。均胜电子2017年的销售额,65.16%来自海外地区。
除了汽车安全的主业务外,均胜电子还有其他三大领域,
1:人机交互产品(HMI)和智能车联业务(connectivity)
这个人机交互并不难理解,比如说你调节广播音量和频率的几个旋钮和按钮,就是人机交互产品,其他例如控制空调温度的按钮,中控屏等等都是。
2017年公司在人机交互产品实现全年营收 54亿元,同比增长 5.76%,随着 HMI形态从按钮、旋钮式逐渐转变 为屏幕触控式的趋势,均胜电子的触控反馈技术已率先在奥迪 Q7、A6、A8等车型上实现量产。
智能车联业务方面,2017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3亿元,保持强劲增长。这个车联业务是什么呢,我们最常见的汽车导航系统,汽车娱乐系统,以及汽车自身的信息处理上报到手机APP等等。
均胜智能车联主要是以下功能:
1:能实现诸如实时交通、天气、导航、实时定位等基础服务及其在线更新,和车内信息加密和身份认证;
2:通过手机用户端,驾乘者能移动操作无匙进入、个人问候、无匙启动、停车及通行费支付、共享汽车、所有权转让、私人数据收集等。
3:实现与有关车辆或单位的后台联通、数据交换,比如实现系列实时预警,包括信号设备识别、突发事件预警、堵车预告、危险位置报备、违章提醒、道路施工预告、弯道预警、变道预警、碰撞预警、绿灯通行时速提示和排队提示等。
以上功能的电子控制单元需要综合GPS、无线、云端、蓝牙等基础技术。在这方面,均胜电子主要通过之前收购的德国PCC公司,融合PCC公司的软件和算法技术优势,实现自主研发,同时由于旗下德国PCC的客户主要为大众公司,因此均胜电子在车联网方面2017年一举获得了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40亿人民币的订单。
在汽车电子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普瑞公司,在2018年该公司仍然是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2011年5月,均胜电子以1.2亿欧元的价格,嗯真的很低,收购了普瑞74.9%的股权
普瑞是一家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北部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主要研发和制造驾驶控制系统、空调控制系统、电控单元和传感器系统等汽车电子零部件,2010年销售额为3.5亿欧元。在2010年汽车电子行业发明专利排行榜上,普瑞公司更以98项发明专利高居行业第七,位列德尔福技术、大陆汽车系统等汽车零部件巨头之前。
宝马iDrive和奥迪MMI系统多项重要技术专利都由普瑞拥有。
2012年,均胜公司进一步通过收购获取了普瑞100%的股权。
2:新能源电池管理系统(BMS)
新能源汽车电子业务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 5.9亿,同比大幅增长 33.5%,新增订单约 12亿元。尤其是均胜电子公司是宝马新能源汽车 BMS独家供应商,伴随着宝马新能源车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爆销售,成为全球唯一可能挑战特斯拉的高端电动车品牌,均胜电子BMS销量实现大幅增长。
不仅如此,均胜公司和奔驰合作开发的 48V混合动力系统于 2017年第三季度量产供货,均胜自我评价称这是在 BMS软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巩固了公司在电动汽车电池管理领域上的领先地位。
除宝马奔驰外,均胜公司实现为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的量产供货,并获得国内南北大众 MQB平台新能源车 BMS订单,另外还是保时捷无线电池充电,吉利和沃尔沃的BMS供应商。
3.功能件业务
2017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26.6亿,同比增长 8.7%,子公司 Quin新客户开拓顺利推进,到目前均胜公司已完成对 Quin剩余 25%股权的收购。
2014年12月,均胜电子发布公告,以9000多万欧元,收购德国汽车零部件优秀企业Quin GmbH,该公司是德国高端方向盘总成与内饰功能件总成供应商,Quin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9200万欧元,2014年1至9月营收达7.78亿元人民币,并购当年较去年增速超过20%。客户包括BBA三巨头在内的众多整车企业。在所在行业细分市场,QuinGmbH排名全球领先。收购时拥有员工超过1000名,是高端汽车方向盘总成的领军企业。
除了以上几大主要业务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均胜公司还在2014年6月,通过控股子公司德国普瑞以1430万欧元购买瑞士Feintool公司持有的IMA公司100%股权和相关知识产权。IMA公司是全球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公司。成立于1975年,总部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安贝克市。IMA在工业机器人细分市场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客户包括汽车、电子、医疗和快速消费品领域的一线跨国集团。2013年,IMA实现销售收入3398万欧元,净利润134万欧元。
工业机器人项目是均胜产品系的一大亮点,可以在均胜众多工厂里面形成内配套效应,提升竞争力。
中国第七的广西玉柴
2017年,玉柴集团累积完成销售收入超350亿元,同比增长13.27%。当然,玉柴集团的发动机不只是车用,还有机车,船舶,工程机械等等。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17年全国汽车用柴油机的销量,潍柴为48.816万台,增长54.54%。
第二名就是玉柴,销量48.762万台,增长70.49%,2018年初玉柴发布14款全系列国六发动机,率先发力国六,也将玉柴迈向高端、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再次强调,柴油发动机领域,中国有很高的国产化率。
中国第八福耀玻璃
这家公司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了,老板曹德旺因为到美国投资,所以经常上新闻。
目前全球汽车玻璃四强,是日本旭硝子、中国福耀玻璃、日本板硝子、法国圣戈班四家,占据了全球汽车玻璃市场88.0%的市场份额(2017年)。其中旭硝子规模最大,2017年汽车玻璃业务营收大约为223亿元。
福耀玻璃2017年报,实现营收187.16亿元,同比增长12.6%;实现净利31.49亿元,同比增长0.14%。其他2017年营收,日本板硝子大约为171亿元,法国圣戈班大约为143亿元。
福耀玻璃虽然目前排名世界第二,但是增速在四强中保持最快,在不断对其他三个竞争对手进行替代,同时汽车玻璃行业由于需要规模经济的原因,格局比较稳定,中小厂商或新进入者不具备大规模稳定供货的能力,也不具备规模经济效应。
尤其在中国市场,2017年福耀玻璃市占率接近60%,为绝对龙头,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并且在各大主机厂附近就近设厂,产能布局非常完善,福耀在中国市场的地位非常稳固。
目前福耀玻璃的方向是向海外扩张,进一步挤压日系和法系玻璃厂家的空间。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写过一篇关于福耀玻璃的,这里就不再赘述。
多说一句,总是有人说,中国公司崛起的行业都是别人不做的,其实不然,很多行业看似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却有较高的进入门槛和壁垒,并且要在技术和成本上做到最优其实很困难,在众多领域只有中国成为新进入挑战者,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 原标题:目标美日德——2018汽车零部件产业国产化概况 | 宁南山
- 责任编辑:程北墨
- 最后更新: 2018-10-11 11:09:41
-
外媒:特斯拉或以10亿获得在上海的建厂用地
2018-10-11 10:24 -
艾瑞泽GX/EX上市 尹同跃:奇瑞再次辉煌的时代正在来临
2018-10-11 03:08 汽车工业 -
“未来任何地方看到这辆宝马,都定是‘中国制造’”
2018-10-10 19:51 克强经济学 -
HyperloopTT推出全尺寸超级高铁乘客舱 时速750公里/时
2018-10-10 18:20 科技前沿 -
车和家发布智能电动车品牌“理想智造” 19年底交付
2018-10-10 17:31 新能源汽车 -
中企爆买致钴价涨3倍 大量日企电池研究转向
2018-10-10 17:10 日本产经 -
首家EV-World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开业 开启电动汽车新零售
2018-10-10 16:30 汽车工业 -
北汽新能源研发投入仅有1500万元 为比亚迪1/52
2018-10-10 10:20 新能源汽车 -
丰田等多起混动车型大规模召回,插电混动线路会凉吗?
2018-10-09 22:38 -
通用在华召回超332万辆车 上汽集团:对业绩无重大影响
2018-10-09 22:34 -
大众与LG组成联合工作组 以确保电池供应稳定
2018-10-09 22:21 -
连年亏损的“德国品牌”宝沃汽车,北汽福田决定甩手了
2018-10-09 19:24 汽车工业 -
9月车企销量:奇瑞连续7月实现增长 日系车在华遇冷态势扩大
2018-10-09 19:24 汽车工业 -
魏建军的钢铁“长城”正在啼血失守
2018-10-09 09:47 汽车工业 -
北汽新能源:比BYD不足,比蔚来有余
2018-10-09 09:45 汽车工业 -
本土仅1家锂电池厂商不依靠外力,美国专家急了
2018-10-08 21:23 新能源汽车 -
电路短路存起火风险 丰田两个月内要召回346万辆混动车
2018-10-08 12:37 新能源汽车 -
败光55亿后,贾跃亭把金主恒大告了:提前再付47亿!
2018-10-08 09:58 大公司 -
美国《消费者报告》评出了五款最可靠电动车,你认可吗?
2018-10-08 08:29 新能源汽车 -
福特汽车即将裁员 7万员工或受影响
2018-10-08 07:12 汽车工业
相关推荐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107“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54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44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9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27最新闻 Hot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
新增三省两市,西湖大学将招收浙江外本科学生
-
自民党高官自夸:中国要“补缺”,日本能帮美国
-
“卡尼领导的自由党将胜选”
-
泽连斯基承认:我们干的
-
为躲避胡塞武装攻击,美航母一架F-18坠海
-
小特朗普炮轰民主党州长:想煽动对我爸的第三次暗杀?
-
伊比利亚半岛大停电,西班牙葡萄牙都在甩锅…
-
特朗普向加选民喊话:美加合为一体该多美,天作之合!
-
美国反复挑拨中匈关系,“匈牙利发出迄今为止最明确信号”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普京发声:感谢朝鲜军人
-
乌外长:想要和平应立即停火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