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保付费方式变了,医生害怕“低分病人”
最后更新: 2024-03-01 14:54:53纠错
分值游戏下,医疗的质量和效益何以平衡?
2月初的午后,刘展菲正坐在电脑前发愁。
屏幕上的表格里,列满了医保中心反馈的内容:“疑似分解住院234例。”“疑似违规收取费用11例。”......
她得为每一项反馈写好申辩的“小作文”:医生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否有合理之处?
刘展菲解释道,地方医保局对于医疗质量,并非没有监督管理。
每年,医保中心都会抓取病例的大数据进行分析,还会到医院实地查看DRG病案。
她回忆,最早查的是“分解住院”。一些医生怕病人的费用超支,让病人先出院,同一天再住进来。如果被医保中心发现,“一分钱也不会给我们。”
后来,“15天内再入院”也变成违规行为。如果病人出院后在15天内因为同一疾病,没有合理理由再次入院,哪怕是另一家同级医院,意味着前一家医院的医疗质量没有达标,收的住院费用要被扣除一半。
近几年,医保中心重点检查医生的病案诊断,也就是“低码高编”行为。病人到底有没有符合诊断的症状和治疗,是不是有对应的项目收费?
刘展菲指出,医保中心会提前让医院自查自纠,每年检查的数据下发表格后,给医院一定的时间进行申诉。她写的每篇“小作文”,都会成为医保局判断“是否对医院扣罚”的依据。
她叹了口气,医院也会害怕。如果有重大违规的嫌疑,会有医保局的专家、检察院人员、警察来做笔录。直到嫌疑排除后,她才能松一口气。
DRG付费实施后的第一年,该院20%的申诉被医保中心驳回,被罚了几百万元。“现在一般是10%,有时候其实医保局也会放我们一马,我们自己觉得勉强,他们也给过掉了。”刘展菲说。
但矛盾摆在眼前,医生和她讲,精算和检查一多,治病的主业受到了影响;如果不考核的话,医生没有一点压力,就难以控制项目和收费。“究竟该怎么管?”刘展菲问道。
而在于保荣和金春林看来,仅靠监管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在一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试点地区,当地的医保局官员对于保荣自豪地说,我们已经改革了,我们请了最好的信息公司分组,掌握了最先进的技术。汇报工作时,于保荣问,哪些分组和权重有问题?医疗费用是高了还是低了?医疗行为有不合理的地方吗?底下没了声音。扭头问信息公司,对方同样难以回答。
另一边,金春林看到,医院的比拼更加激烈:排行榜上,有越来越高的DRG分值,越来越多的病床,越来越大的规模。看病有多快、装备有多先进、收入有多高,成为了衡量医院成绩的指标。
他和于保荣指出,要解决系统带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纠正认知与评价的错位,关注算法背后,人的权利。
系统升级中
“如果我们的招牌科室亏损很多,也该被关掉吗?”
刘展菲去市里参加医保会议,听培训老师说起,一些科室的亏损是无法避免的。“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也亏得很多,但是每一个医院都必须配备。”
刘展菲逐渐认识到,DRG系统的法则其实是“合规”。医保办不应该过度干涉医生的临床行为,恐惧医生合规治疗带来的损失。
她开始查看病人费用里的结构,如果其中药品和耗材占比过高,才会去询问医生,听一听是否有合理的辩解。也不必对每一个亏损的科室问询,如果有哪个科室突然从盈利变成亏损,可以看看医生的诊疗行为里,有哪些可以改善的环节和问题。
同时她发现,系统对一些新技术和项目有奖励政策,比如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不妨多鼓励医生们做些创新,得到的奖励便可以弥补DRG的一部分损失。
于保荣说,DRG追求的是整体、平均。每个科室的收支都不一样,医院要做的是整体管理。医生的诊断和操作是合规、合理的,科室和医生就不应该被扣罚,只要医院全体病组的盈利能覆盖损失,就更应该关注医疗技术的发展。“一家医院能够吸引人,是因为这个病别人治不了,但我能治。”
医院的认知在转变,医保支付系统正在升级。
国家医保局在今年1月的回复里表示,下一步将完善核心要素管理与调整机制,使分组更加贴近临床需求及地方实际,使权重(分值)更加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并促进医疗服务的下沉。
金春林建议,病人的健康结果应该成为DRG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变成排行榜里各大医院比拼的指标。“尽管目前有规定死亡率、感染率的标准,但比较粗放。医院的终极目标是把病治好,而不是花了多少钱。”金春林说,慢性病的发病率、病人长期的生存率都可以考虑纳入DRG评价体系中。在许多实施DRG付费的国家和地区,同样有一些经验可以参考。
德国引入了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对医疗质量进行监管。如果医院不提交质量数据,或进行低质量治疗会被扣减支付额,但同时对医生的高质量治疗进行额外支付。各地有专门的医生组织,定期参与DRG定价的商议,兼顾医护人员的权益。
美国纽约的部分医院在管理层内部设立了专门的首席质量官,他们来自于高校、研究中心等医院外部力量,通过与患者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长期追踪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以此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把控。
日本在DRG系统中纳入了“照护”的费用。当病人治疗后需要较长的康养周期,长护保险能够补充医保金的不足,覆盖病人康复的全过程。
“得把病人的利益、医生的权益、医保的能力统一起来。”金春林说。庞大的人口基数、复杂的现实矛盾下,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并非易事。这是一门在不断过渡之中,讲究科学与人性的艺术。
(文中医院工作人员与患者均为化名)
(作者 冯蕊)
- 原标题:医保付费方式变了,医生害怕“低分病人”
- 责任编辑: 范维 
-
全国政协开通“我和政协大会说句话”网民留言栏目
2024-03-01 14:49 -
教育部:将稳步扩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
2024-03-01 14:10 中西教育 -
中国转型关键期蕴含巨大潜能,不懂行的只看到风险
2024-03-01 13:06 观察者头条 -
“大家要牢记一点,利空出尽是利好”
2024-03-01 13:06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决定一个国家的增长质量的不是消费,而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024-03-01 13:05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在重构的世界,中美两国股市出现两极化是常态”
2024-03-01 13:05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若我们‘抄’美国作业,95%成本我们自己承担”
2024-03-01 13:05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房地产‘三高’模式,本来就应该崩”
2024-03-01 13:05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很多家长支持独生子女不工作,因为工作环境实在太差”
2024-03-01 13:05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文科生太多了,有高校拿理工科的钱搞文科”
2024-03-01 13:05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全国政协会议议程来了
2024-03-01 10:40 -
刑法修正案(十二)正式实施,如何加强打击行贿?
2024-03-01 07:01 依法治国 -
国台办主任宋涛会见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一行
2024-02-29 22:29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出版发行
2024-02-29 20:18 文化 -
16省份披露去年罚没收入:广东是宁夏约27倍,重庆增速最高
2024-02-29 19:40 基层治理 -
国民党副主席对撞船事件遇难同胞家属表达慰问
2024-02-29 18:35 两岸关系 -
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双开
2024-02-29 17:08 廉政风暴 -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02-29 17:00 中国经济 -
神十七航天员预计4月底返回地面,今年发射神十八、十九号载人飞船
2024-02-29 16:10 航空航天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
2024-02-29 15:45
相关推荐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评论 52美国扛不住了才打贸易战,但药不对症会治死 评论 89他无视美国威胁访华,“给世界作出示范” 评论 121这个全球最难进入的市场,中国企业正加速落地! 评论 61对美关税提至125%!商务部:将不再理会数字游戏 评论 575最新闻 Hot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
中国同意,西班牙:欢迎
-
美国特使:乌克兰可能会“像二战后的柏林一样”被分区驻军
-
中方再出手,“一夜之间,美国不再是避风港”
-
美债抛售潮继续,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2001年来最大涨幅
-
“北约需要罗马尼亚,来发动三战”
-
他无视美国威胁访华,“给世界作出示范”
-
德国政府:影响我们了,中美谈谈吧
-
驳了万斯面子,格陵兰岛美军基地指挥官遭解职
-
“美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又一例证?
-
按市政府统一要求,医院红十字招牌被换成绿色?当地回应
-
美科技巨头供应商们焦头烂额:现在比疫情时还糟,仿佛“没有明天”
-
候补中央委员费高云,任合肥市委书记
-
60票赞成、25票反对,美参院批准了
-
这个全球最难进入的市场,中国企业正加速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