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保付费方式变了,医生害怕“低分病人”
最后更新: 2024-03-01 14:54:53神经内科医生胡蓉接到了一起投诉,来自一位老年帕金森患者。前不久,她刚刚劝说这位老人出院。
“以前都是可以住半个月的,现在怎么七天不到就出去了!”老人的家属质问道。
胡蓉没敢坦承,每收一位普通的帕金森患者,只值约0.4分,没有超过1分。她不仅拿不到奖励,老人住院的时间一长,她还可能被扣钱。
胡蓉口中的“分”,源于医保DRG(按病组)付费系统:每位病人进入不同的疾病分组,对应相应的分值。病人得分多少,意味着医院能从医保局拿到多少钱,超支部分由医院承担。
今年1月,中国政府网接到医生反映,DRG付费改革后医院担心亏损,不敢收治病情复杂的病人;有患者表示被多家医院以“医疗费用已经超过DRG报销的上限”为由强制要求转院。
国家医保局回应称,在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实际工作中,部分医疗机构管理较粗放,直接将病组平均费用当作最高“限额”,损害医务人员收入和参保人的就医权益。
其实,DRG系统设计的初衷是通过精密的算法,抑制过度诊疗的难题,控制医保基金被滥用的风险。
但系统不是万能的。当分值碰撞人的权利,产生了医疗质量与效率失衡的新问题。
在DRG付费之前,“病种定额”曾是医保付费的一种形式。 图源新华社
低分病人
病人也能被打分?
四年前,胡蓉在全院培训上第一次听说“DRG付费”。
该院的医保办在台上强调,“这可是一次颠覆性的改革!”
原来,自2019年起,国家医保局在各地开展按病组(DRG)和病种(DIP)分值付费试点。计划到2025年底,让新的医保付费方式覆盖全国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
颠覆传统“按项目付费”的模式,DRG系统将疾病根据严重程度、并发症轻重、资源消耗等因素分成各个病组进行管理。DIP则是在DRG的基础上,把组别分地更加精细。
每一个病人对应一个病组,每一组有固定的医保结算金额。
和这笔金额成正比的,是该组的权重,即得分:该病组的平均费用除以所有病组的平均费用。往往疾病越重,所需要的手术和技术越先进,得分也就越高。这意味着,一位病人如果在高分病组,医院能从医保局拿到更多的钱。
胡蓉记得医保办叮嘱,如果病人没达到病组的平均费用,相当于医院赚了。反之,就是亏损。“这是医保局和医院之间的医保结算,和病人的待遇没有关系。”
没过多久,胡蓉所在的地区开始全面推行DRG付费。她发现,新系统给神经内科带来了挑战。
科室里最常见的是慢性病人。他们不需要手术和高科技治疗,更多是依靠常规的化验和检查进行医治,康复周期较长。
就拿普通的脑梗病人来说,在胡蓉所在的医院,这类病人会被归进“神经系统一般并发症”病组,医保拨付标准是5000多元。其他有手术的病例,拨付标准在2万元以上。算一算,前面一类病人拿到的权重往往小于1,甚至在0.5以下,成为了“低分病人”。
按照该院的激励机制,医生每收一张床位,病人得分高于1的话,医生能拿到100元奖励。没超过1的话不会罚款。
不过,“低分病人”能拿到的钱就这么多,支出随着住院时间变长在增长。“脑梗病人的恢复期很长,除了脑梗外还会有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就会产生用药的钱;这些并发症需要验血、CT等检查,又会产生检查费。”一位上海二甲医院的住院医生说道,有些病人的得分太低,经常会遇到检查超过病组的“限额”,只做一半检查或者分多次进行的尴尬。
胡蓉看到,还有一些疑难杂症的病人,不在分组里,医保拨付标准也不高。病人住院后查不清病因,治疗周期就会很长。
医生们遇到过,患有神经系统罕见病自眠脑的病人,这边推到上级医院确诊了,再到下级医院治疗,下级医院一看住院太久感到为难,最后来回推脱。
胡蓉的同事于婷婷补充,有一些重症患者,分值同样和住院周期不成正比,如果有医生不愿意收,就会被积压在急诊。“我们觉得很有治疗价值,但对于得分意义很小。”
科室培训会上,医生们纷纷提起,害怕、犹豫,是如今接收低分病人时的心理。
“生病能有选择吗?”一位医生垂下头,低声问道。
系统不是万能的
2020年起,国家DRG与DIP改革专家组成员于保荣在全国各地调研试点情况。
给医院讲课时,他常常听到有院长抱怨,“DRG对我们各种限制。” “医保就是在和我们作对。”也有院长感到疑惑:“医保支付方式变了,对我们有好处吗?”
于保荣感慨,DRG系统的初心并非仅仅控费,而是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升患者看病的效率。
他说,DRG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自由市场之下,医院奉行的是经验医学,可以“漫天要价”,病人没有选择权。相同的病人,哪怕被同家医院的同一医生收治,最后的医疗结果、费用可能大相径庭。
同样,曾经在全国各大医院,“过度医疗”的现象层出不穷:一些医生用药和操作不规范,造成医疗资源、医保基金的浪费。于保荣曾在调研里发现,两个病人是相同的病症,在两家不同医院里的花费,能相差6万元。治疗后,花费高的病人感到困惑,为什么我用了天价,效果却没那么好?
美国耶鲁大学设计了DRG系统,最早为每一病组制定了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诊断、操作,查的是医疗质量。直到1980年后,系统在世界范围内普及,被各国政府顺延到医保付费。
于保荣说,在国内的DRG付费系统里,所谓的“分值”,由该医院前三年治疗该病的平均费用,结合该地区治疗该病的平均费用计算得出,每一年都会有动态调整。
他强调,当每一位医生能够严格按照系统规范操作,就能用更少的钱提高治疗质量,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医院如果能精细化管理,“过度医疗的钱少了,盈利空间会变大,剩下的就可以用在医学的高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上了。”
精密的算法下,胡蓉医院的管理人员却犯了难。
该院医保办的刘展菲掂量,全市的医保基金池就这么大,各家医院凭本事抢钱。如果医院DRG超支太多,就是在给其他医院打工;如果医院把费用控制得太低,根据“三年平均费用”的计算原则,第二年这个病组的拨款就会变少。
“不能大亏,也不能大赚。”她表示,医院最理想的状态,是每个病人的住院费用能够控制在病组额度的95%到100%之间。
刘展菲曾去市医保局的座谈会交流,幻灯片上写着,某医院费用控制的比市里均费要低,“做得相当好。”医保局的负责人夸赞。
回来后,她对亏损多的科室主动出击:“是不是还能再压点钱?每个病人最多给我超10%。”“要扭亏为盈。”
不少医生向她申辩,分组太粗了。做手术时给病人放支架,放一根还是三根,属于同一个病组,能赚到的钱是一样的。“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利益,那我干脆也不要多做了。”一位医生质问道。
“系统不是万能的。”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说,治病能做到标准化,前提是要有均质化的服务。目前国内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服务质量差异很大,因此实际的医疗费用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国家目前的DRG核心病组是628组,各省市的数量有所浮动。“用600多双鞋子给几万个人穿,总会有很多人穿不进去。”
- 原标题:医保付费方式变了,医生害怕“低分病人”
- 责任编辑: 范维 
-
全国政协开通“我和政协大会说句话”网民留言栏目
2024-03-01 14:49 -
教育部:将稳步扩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
2024-03-01 14:10 中西教育 -
中国转型关键期蕴含巨大潜能,不懂行的只看到风险
2024-03-01 13:06 观察者头条 -
“大家要牢记一点,利空出尽是利好”
2024-03-01 13:06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决定一个国家的增长质量的不是消费,而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024-03-01 13:05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在重构的世界,中美两国股市出现两极化是常态”
2024-03-01 13:05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若我们‘抄’美国作业,95%成本我们自己承担”
2024-03-01 13:05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房地产‘三高’模式,本来就应该崩”
2024-03-01 13:05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很多家长支持独生子女不工作,因为工作环境实在太差”
2024-03-01 13:05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文科生太多了,有高校拿理工科的钱搞文科”
2024-03-01 13:05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全国政协会议议程来了
2024-03-01 10:40 -
刑法修正案(十二)正式实施,如何加强打击行贿?
2024-03-01 07:01 依法治国 -
国台办主任宋涛会见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一行
2024-02-29 22:29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出版发行
2024-02-29 20:18 文化 -
16省份披露去年罚没收入:广东是宁夏约27倍,重庆增速最高
2024-02-29 19:40 基层治理 -
国民党副主席对撞船事件遇难同胞家属表达慰问
2024-02-29 18:35 两岸关系 -
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双开
2024-02-29 17:08 廉政风暴 -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02-29 17:00 中国经济 -
神十七航天员预计4月底返回地面,今年发射神十八、十九号载人飞船
2024-02-29 16:10 航空航天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
2024-02-29 15:45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人边囤货边抱怨: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凭什么受罚?
-
经济学家们痛批:既蠢且坏!特朗普就是想让全世界都俯首称臣
-
“对美国非常失望,这算哪门子朋友?”
-
“特朗普太愚蠢,根本不了解中国”
-
“八年了,所有美国制造商都劝我们:回中国生产吧!”
-
“美伊冲突是‘灾难性’的,但俄无义务对伊提供军事援助”
-
“特朗普美军大清洗的最新案例”
-
“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太强了,我们至少要投150亿美元”
-
近7成美企CEO担忧:这就是“特朗普衰退”
-
扛不住了?特朗普团队激辩…
-
“为何没有集体反击特朗普?各国陷入了‘囚徒困境’”
-
以总理当面承诺“消除逆差”,特朗普:不打算暂停关税
-
美媒打脸特朗普:错,错,错
-
“美财长飞到佛州劝特朗普:你得改,否则市场还要跌”
-
特朗普“金主”们坐不住了:回头是岸!
-
出租房暗藏非法代孕活动?杭州市卫健委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