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智库人大重阳发布《十问美国民主》报告,“一国六主、实无民主”
最后更新: 2021-12-06 17:19:55核心提要
●2021年12月9-10日,美国新的国际表演秀——“领导人民主峰会”召开。此举引起很多国家的疑虑甚至不满。当前,连美国的不少学者、媒体及相关机构,都对美国民主对内引起社会失序、对外造成国际动荡的状况表达了各方面的担忧和批判。作为长期从事全球治理研究工作的新型智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对诸多美国文献进行梳理,12月6日发布《十问美国民主》研究报告,尖锐地提出十个关于美国民主的问题,希望帮助世界全面认清民主,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形成。
●一问:多数人的民主还是少数人的“民主”?“少数人统治像癌症一样扩散”,权力为资本服务,越来越多政客不把选民的真正利益置于首位。“比起想象中的民主国家,美国更像一个寡头政权”。当今的美国民主是否称得上人民当家作主?
●二问:实现权力制衡还是导致权力滥用?政治运行出现了“超级极化”。美国政客的手段远超电视剧《纸牌屋》。接近八成的受访民众认为,政府腐败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被频频滥用。美国人民对美国政府的信任度也已经“降至冰点附近”。
●三问:增进民众福祉还是加深民众疾苦?截至2020年底,有超过5000万美国人面临食物不足问题,该数字相比2019年增加了近50%。超过22万人露宿街头。基本生存权得不到保障。美国家庭财富近20年都没有增加。最富有1%的美国人掌握约43.27万亿美元的财富,是最底层50%的美国人财富(3.03万亿美元)的14.3倍。“美国议员依赖1%的钱连任,为1%的人服务,甚至离任时再靠1%的人赏赐。”
●四问:捍卫自由还是妨害自由?“超载自由”导致牵扯精力、浪费资源的文化战争,“可能导致民主幻灭,也耽误了美国防疫,正在杀死美国人”。虚伪的言论自由通过社交媒体,放大仇恨和极端情绪。64%的美国人认为,社交媒体对美国走向有负面作用。
●五问:保护人权还是侵害人权?每年有3.8万余人的死与枪击有关,其中20%为1-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美国仅占世界人口的4%,却占全球枪支自杀人数的35%。2020年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增加了150%。感染人数、死亡人数都远远位列全球第一。有人感叹,“这是一场屠杀”!
●六问:促进团结还是导致分裂?52%的特朗普选民和41%拜登选民认为红蓝州脱离联邦、分开建国,对当下的美国而言或许是更好的选择。美国正陷入一场“冷内战”。认同“非裔美国人受到很多歧视”的比例,从2013年的19%增至2020年的50%。美国还存在着奴隶制的阴影。2016年至2017年,极右翼肇事者发动的袭击数量翻了4倍。
●七问:实现梦想还是带来梦魇?美国人对美国梦绝望,以至很多人为美国梦写讣告。59%的美国人认为,媒体和记者故意误导人们。美国人对国家发展道路越来越悲观。美国人对美国发展方向非常不满意的人数由2017年的33%上升到2021年的50%。85%的美国人认为美国自身政治体系需要重大变革或彻底改革。
●八问:改善国家治理还是导致制度失灵?两党间的相互争斗屡屡让政府关门与停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相互掣肘使得国家内部相互争权内耗、联邦政令不畅、基建难以推行。加州已经筹备高铁建设超过25年,至今未完全开工。“坍塌”的灾难应对,风险防范不力、救援赈灾迟缓及官员作壁上观不断,“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的种种文件都表达一个中心思想:别依靠我们。”
●九问:给他国带去发展繁荣还是灾难动荡?约有24.1万阿富汗人在2001年战争后被杀。18.3~20.6万名伊拉克平民死于2003年战争后的暴力。也门现有约2070万人(占总人口71%)需要人道主义援助。美国是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难民制造机”,至少有3700万人因美国911事件后发动的战争而流离失所。
●十问: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还是破坏国际秩序?自1880年首次发动对外军事干预以来,截至2017年,美国一共进行了392次对外军事干预。美国建国以来,超过92%的时间处于战争状态。美国在80个外国和殖民地(领土)维持着大约750个海外军事基地。美国在 2020 年军费支出为 7780 亿美元,占全球军事支出总额的39%。中东、北非依然约有五分之一的人生活在冲突边缘。“美国的货币,世界的问题。”
●美国之外57%的人表示,美国的民主“曾经做得很好,但最近几年不行了”;另有23%的人表示,美国从来都不是其他国家的民主典范。
●美国在“民主”的名义下,能够体现自己意志的却是“钱主”(Money-cracy)、“枪主”(Gun-cracy)、“白主”(White-cracy)、“媒主”(Media-cracy)、“军主”(Milita-cracy)、“药主”(Drug-cracy)。能做主的并不是人民,“一国六主,实无民主”。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世界上没有唯我独尊的民主模式,民主是丰富的、是多元的、是由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多样化道路,而非被迫强加的单一套路。建议美国政府在举办所谓“民主峰会”时不妨扪心自问以上10个问题。
民主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1863年,亚伯拉罕·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表达了“民有、民治、民享之政永续于世”的期望。美国人民的长期斗争推动了美国民主的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美国政治行为的日趋蜕变,少数人俘获权力并决定票选结果的情况越来越频繁,令人质疑当今的美国民主是否称得上人民当家作主。
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不是个别国家的专利。任何国家宣布自己垄断“民主”的定义或模式都是荒唐的。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历史上较早推行现代民主制度,美国人民也为民主权利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然而,近年来,美国民主却逐渐蜕变,对内沦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侵犯人权,造成社会撕裂,对外成了美国维护霸权、干涉他国内政、破坏国际秩序的幌子和借口。
2021年12月9-10日,美国新的国际表演秀——“领导人民主峰会”召开。此举引起很多国家的疑虑甚至不满。当前,连美国各界的不少学者、媒体及相关机构,都对美国民主对内引起社会失序、对外造成国际动荡的状况表达了各方面的担忧和批判。作为长期从事全球治理研究工作的新型智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对诸多美国文献进行梳理(共270项英文引注,此版略),12月6日发布《十问美国民主》研究报告,尖锐地提出十个关于美国民主的问题,希望帮助世界全面认清民主,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形成。
一问:多数人的民主还是少数人的“民主”?
民主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1863 年,亚伯拉罕·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表达了“民有、民治、民享之政永续于世”的期望。美国人民的长期斗争推动了美国民主的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美国政治行为的日趋蜕变,少数人俘获权力并决定票选结果的情况越来越频繁,令人质疑当今的美国民主是否称得上人民当家作主。
1.1 少数凌驾多数
21世纪以来,在美国总统大选乃至各类选举中,谁胜谁败取决于“关键少数”的现象频繁发生。这导致候选人把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摇摆州”、“关键选区”等少数人身上。仅在21世纪以来美国一共举行的6次总统大选中,就有两次是民选得票数较少的一方当选: 2000年,小布什是依靠联邦最高法院判决当选的;2016年,希拉里比特朗普多得280万张普选票,是美国史上至今最悬殊的得票差距,但特朗普仍凭借304张选举人票入主白宫。而2020年的大选至今依然处在争议中。显然,“关键少数”在越来越多的时候比大多数更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各州层面,两党为争夺权力,正在争相重划选区边界,追求的是哪怕在得票数较少的情况下,自己都会成为取得胜利的一方,这就是当今美式民主中著名的“杰利蝾螈”现象。它意味着少数人在通过政党选择选民,而不是由选民来选择政党。由“杰利蝾螈”导致的少数凌驾多数的戏码越来越频繁地上演:以威斯康星州为例,2018年,前共和党州长斯科特·沃克在全州范围内以约3万张选票败北,但共和党仍然可以拿下99个州议会选区中的63个。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曾为民主政府定下一个基本准则,即“多数人的意志应占据上风”。然而,面对美国当前的政治生态,政治学者史蒂文·希尔形容“少数人统治像癌症一样扩散”,他指称,随着美国的政治体制在过去数十年间不断演化,它富有缺陷而陈旧的机制频频背离汉密尔顿的标准,助长了“少数凌驾多数”的危险实验。
1.2 权力为资本服务
从美国政治的实际运作看,权力更倾向于为拥有资本的少数富人阶级服务,而非为大多数选民的利益服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指出,政府的政策走向常常有悖于工薪阶层利益的方向,“比起想象中的民主国家,美国更像一个寡头政权”。
大量的学术研究表明美国政界在围绕资本利益运作。普林斯顿大学和西北大学的一份报告在分析了近1800项美国政策后得出结论:普通民众和代表群众利益的群体几乎没有独立的政治影响力,而代表商业利益的经济精英和组织化团体却有极强的左右政策的能力。一项针对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模式的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群体,参议员的偏好更反映捐赠者的偏好。而针对美国众议院的一项研究则表明,仅占选区人口5%的百万富翁获得的代表权约为该地区50%最贫穷的群体的两倍。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国会议员对富人的反应速度要远甚于对穷人。穷人代表的缺失已扩散至美国政治的各个层面。在州一级,富人对州政纲的影响力远远超过穷人。
竞选标价、政治献金及政治游说等现象,暴露出美国政治权力已沦为资本的工具。希拉里泄露的邮件揭示总统竞选过程中金钱俘获政治畅行无阻。随着时间的推移,选举耗资大有攀升之势。2004年大选时,美国总统选举数额8.8亿美元。2016年则攀升到15亿美元。2020年拜登与特朗普角逐的总统竞选花了超40亿美元,堪称史上最昂贵的大选。2020年美国国会改选也创造了总支出达87亿美元的历史纪录。
政治游说也印证美国资本操控权力。2020年,美国用于政治游说的资金超过35亿美元。其中,美国的医疗卫生业和制药业游说费用创下历史纪录。
1.3 民众意愿难以真正实现
金钱政治下,越来越多政客不把选民的真正利益置于首位。这意味着广大普通民众即使选出了符合选举程序的领导人,他们也未必能如期履行竞选承诺,兑现民众的意愿。
21世纪已完成任期的三位美国总统,无一能完全兑现竞选承诺。小布什承诺减少政府开支,停止向外派军。实际上却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政府的开支急剧上升。
奥巴马竞选时承诺要发起一系列改革财富分配状况的行动,包括改革企业税法,制定“巴菲特规则”等,最终均沦为空头支票。
特朗普未兑现的承诺占据其许诺的53%。他扬言要废除奥巴马医改,向基础设施投资5500亿美元并设立基础设施基金,引领制造业回流,保证经济每年增长4%,保证工人六周带薪休假、将所有非法移民都驱逐出境,颁布禁止白宫和国会官员接受游说的五年禁令……这些承诺不仅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兑现,甚至连具体行动都低于预期。
从小布什、奥巴马到特朗普,总统在更替,但民众的意愿却越来越难以实现。民众的意愿只有在选举的时候才会被提及,在选举结束后就逐渐被政客们遗忘。
二问:实现权力制衡还是导致权力滥用?
美国的开国者们设计了“权力分立与制衡制度”,是为了防止权力腐败与权力滥用。假如“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被用来阻碍权力发挥有益作用,或被用来充当腐败与权力滥用的挡箭牌,那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当前,“美国的三权分立体系正受到威胁”,“最高权力部门道德逐渐沦丧”,而美国人民对于美国政府的信任度也已经“降至冰点附近”。不得不问,美国最初的民主制度设计,还能实现权力制衡,抑制权力滥用吗?
2.1 为“反对”而反对
两党争权已成为当代美国政治观念最大变量。党派忠诚原则已经替代民主原则成为美国人的主流价值观,政治运行出现了“超级极化”(hyperpolarization)。美国政客的手段远超电视剧《纸牌屋》。
滥骂诅咒对手。政客们正毫无底线地利用选民之间相互厌恶的情绪,因为他们知道,两党选民相互厌恶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超80%选民总体上讨厌对方的政党。据统计,2017年以后,政客们在社交媒体上使用脏话的频次直线上升。
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热衷于用恶毒低俗的言语对政治对手进行人身攻击,引导大家认为,投票给他就是爱国行为,甚至称不给他投票的人会“一辈子做穷鬼”。有统计认为,特朗普公开发言时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脏话”。在政治集会上,特朗普也不放过攻击对手的机会,以至于一位密歇根州的官员说:“每当总统在政治集会上对我们的州长说出了有攻击性的话语,网络上就会马上充斥对州长的暴力言论。”
谎言谣言泛滥。特朗普称国内主流媒体是“假消息媒体”、“人民的敌人”。民主党也称特朗普和共和党是谣言和谎言的制造机。据统计,特朗普在任期间散布过超30000条谎言或谣言。
选民左右为难。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选民变得无从判断。在2020年的大选调查中,56%的拜登选民认为,自己投票给拜登的原因是不想让特朗普当选总统,尽管他们不一定同意拜登的主张。2020年总统大选投票的背后,选民们隐含的想法是,绝大部分双方选民都认为“对方的选民不可能理解自己的想法”,“我选择的党派是在捍卫美国的核心价值观”。还有40-50%的选民直接放弃投票,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任何一个党派或候选人可以代表自己”。
2.2 合法腐败成为常态
滥用制度大肆敛财。近年来,美国的腐败程度年年提升,已经达到20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利用制度漏洞进行腐败的行为呈上升态势。令人费解的是,对竞选团体进行政治献金与对议员进行游说是有法律依据的。大公司只要搞定议员,就可以推动国会制订只对自己公司与行业有利的法律,全然不顾民众利益。同时,议员本身可以利用游说与政治献金的制度漏洞谋取私利。
政治中的腐败。游说与政治献金本身是合法的,但他们背后隐藏的部分却不一定。众议院议员科尔特兹揭露过,议员们在不违反任何法律的情况下就可以大肆敛财的手段,即通过帮助大公司立法,进而帮助自己得到一系列潜在的好处。更有研究发现,参议员总是可以踩中股票能够大幅获利的交易时机。虽然议员年薪为税前17.4万美元,但大部分议员却都是百万富翁。在新冠肺炎疫情后的货币大放水中,美联储的高级官员们频繁地进行股票与债券的交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2020年有接近八成的受访民众认为政府腐败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连续6年高居榜首。
合法交易腐败。“现在我对我所拥有的财产数量感到震惊”,前总统奥巴马如是说。奥巴马在2017年卸任第一年就已可拿到场均40万美元的演讲费用。克林顿夫妇在2001-2016年总共赚取了超过1.5亿美元演讲费。前政要往往在党内具有相当的政治影响力,奥巴马在任就被指责有“帝王式总统行为”(imperial presidential behavior),尽管已经卸任,却仍有人认为“如今的民主党是奥巴马的民主党”。
政商间旋转门。以军工行业为例,通过“旋转门”机制,军工企业高管可以摇身成为政要,卸任的政府要员又可再次进入华尔街。拜登政府的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在提名前就是雷神公司董事会成员。拜登负责审查高层任命履历的国防机构过渡团队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来自“武器工业资助的组织”。在医药行业,通过旋转门机制进入政府的高官保护了处在垄断地位的医疗利益团体、大型医药公司,使得他们利用专利及垄断性的医疗合同等保护了行业的高额利润,而不顾“在每五个美国人中有四个美国人会认为医疗价格太贵了”的人民呼声。
2.3 权力恣意任性
权力滥用的方式不断“创新”。虽然宪法在制订时的初衷是防止权力滥用,但两百年前的权力制衡框架难以堵住权力滥用的新实践。
滥用立法权力。议员的基本义务是代表人民通过立法。但如今议员们的心思看起来并没有放在立法上。2021年5月,参议院少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公开声称“会把100%的精力用在对付拜登政府上”;在冲击国会事件发生后的2021年1月6日,有147名共和党议员投票支持推翻2020年总统大选结果,而当2月再问起这些议员是否认为特朗普是因为选举过程存在舞弊而败选时,绝大多数议员却选择拒绝回答;2018年,时任众议院少数党领袖佩洛西发表时长为8小时7分钟演说,2021年11月18日,众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卡锡发表长达8小时32分钟的演说,创下众议院演讲时长新纪录,成功将本应在当天完成的提案投票拖进第二天。
滥用行政权力。2020年12月大选结束后,特朗普通过党派内部和个人影响力,要求佐治亚州州长推翻该州拜登胜选的选举结果;要求佐治亚州州务卿帮忙“找到11780张选票”;当发现自己任命的新大法官巴雷特不合心意时,就准备废黜她。州政府层面,前纽约州州长科莫因为涉嫌行为不端而引咎辞职。在1996年到2016年间,单在纽约州就有超过30位州政要被指控犯罪。
滥用司法权力。“现在,最高法院越来越多的决定都没有进行过听证,也没有给出过任何司法解释”,最高法院在进行判断时越来越多地使用“影子诉讼裁决”。这种制度本来应该被用在应急事件的裁决上,但在近些年有关比如选举规则、新冠医疗、移民问题等国家重大、长期政策的关键性裁决上,最高法院也只给出很少的解释,甚至根本不给出任何解释。以至于人们现在开始认为,“最高法院现在拥有的权力实在太大了”,“毫无疑问司法权已经是我们代议制民主中的大问题了”,“人民希望最高法院来拯救美国政治,但他们找错了地方”,“法院是反对民主的”。
标签 美国民主- 责任编辑: 张菁娟 
-
美方将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外交部:必将坚决反制
2021-12-06 16:26 北京冬奥会 -
布林肯称大陆“入侵”台湾将是灾难性决定,外交部驳斥
2021-12-06 16:25 台湾 -
内蒙古满洲里新增确诊37例
2021-12-06 16:2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钧正平:对敢创新的政务新媒体不妨多一点宽容
2021-12-06 16:20 -
连续抗疫14天,大连一医院副院长因过度劳累殉职
2021-12-06 16: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历次疫情中从未全员核酸检测,如何做到?
2021-12-06 16: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福建确诊病例系非法入境:从广西乘坐大巴抵福建
2021-12-06 15: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曾挺着大肚接下坠楼男童的“最美孕妈”求助:救救我女儿
2021-12-06 15:28 -
台网友:如果是这样,我宁愿做叛徒
2021-12-06 15:16 -
孙海洋儿子:感到很愧疚,不会留到亲生父母那边
2021-12-06 14:27 -
白鹤滩送江苏特高压输电工程顺利跨越长江
2021-12-06 14:14 -
拜登“民主峰会”又多一名演员
2021-12-06 13:59 香港 -
《亲爱的》原型孙海洋儿子找到了!
2021-12-06 11:50 -
养老护理员现状:200万人才缺口,一些地方老人照顾老人
2021-12-06 10:41 养老与社保 -
“我们真的住进去了”,海南儋州16名职工入住1元公租房
2021-12-06 09:44 -
否认抄袭日剧 还把《论语》搬出来了?
2021-12-06 09:22 -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38例,在蒙黑滇冀4省区
2021-12-06 08:5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香港政府顾问:教育领域人才流失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2021-12-06 08:45 香港 -
山西寿阳县发生火灾,8人遇难
2021-12-06 08:09 安全生产 -
遛狗仅限凌晨,还要给狗戴口罩?云南昭通回应
2021-12-06 08:01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49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97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69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3最新闻 Hot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