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晓:面对“眯眯眼”,我们需要李小龙那样的认识高度和勇气
最后更新: 2022-01-13 16:04:59卢晓:是的,特别是当代艺术领域是重灾区。
凡是对中国形象的正面塑造作品,就无人问津,而做一个灰暗的,丑化的,反映“问题”的,就有人捧场,因为这符合这个世界的规则制定者们的需要,这是他们认定的中国应该呈现出来的状态,所以他们会买单。
2007年,岳敏君及其作品登上《时代》杂志封面
这种博弈是意识形态领域巅峰的斗争过程,虽然不见血,但某种意义上比见血的斗争产生的能量要大得多。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是不可能让李小龙这样的声音被放大的,但是也没必要把他完全擦掉。他们遏制他的发展,反向利用他的影响,在当时来说,反而是更高阶的策略。
但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对方当时可以遏制一个李小龙,现在遏制不了千千万万的李小龙。反之,如果没有中国年轻人的觉醒过程,李小龙也就是时代无数尘埃当中的一个微小亮点。中国在物质基础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在精神层面是不可能被奴役的。
卢晓认为,乌合麒麟这样的年轻人站出来是一件好事
观察者网:但仍然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
卢晓:是的,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是塌陷性的,虽然有人炒作,但真正的时代精品实在太少。大家虽然觉醒了,意识到丑化的东西不行,但能够被大众接受的美的东西在哪里?
这个问题我们之前谈到过,就是“国潮”突然一下子火了,这并不是因为“国潮”有多么强的价值创造能力,但最起码它不是丑的,虽然有些传统,有些落后,但是经过重新包装推出,公众还是认可的。这和我们本次事件中,许多年轻人不接受丑化符号的觉醒,是同一个潮流的不同表现形式。未来在电子、汽车、文创、服饰领域,如果有能够走精品路线、拥有高附加值,又能够承载正向审美的产品或服务出现,今天的年轻人中当然会有很多有支付能力的人会买单。
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全面推动的事业,它不是单一维度的,不是一个具体技术层面的问题,不是物质层面的一些创造,而是体系性的,是打通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创造,这是我们现在最欠缺的。
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这个阵地不仅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而且在所有城市、城镇、广大农村和“一带一路”,这关乎14亿人的共同利益,考验14亿人的共同智慧。
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作品
观察者网:我再追问一个问题,现在汉服逐渐掀起潮流,山东曹县已经作为一个产业中心逐步兴起。我们是否期待汉服潮能够承载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现代化的使命?因为我们今天穿着的西方式的现代服饰也不是从一开始就现代化的,它也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
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观察对象是日本,因为日本的一些传统服饰有过改良,成为相对比较现代化和高端的东方式服装,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这个过程?
卢晓:对于你说的现象,我的主要观点是,不支持,但乐见其成。因为原来中国传统服饰已经被毁掉了,要复兴,就要先复刻,要复刻,就会出现山东曹县现在的产业。复古的服装产业变大了,“汉服”变得更主流了,接下来就会有年轻人研究如何创新的问题。我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20多年,曾经见证了各个领域的创新过程,第一步就出创新成果是可能的,但是这要求非常高的综合素质,民众的接受也要有一个过程。汉服产业的成长,下一步就是汉服的现代化,如同“国潮”现在大行其道,下一步就是“国潮”的精品化。
在文化领域首先要有一个恢复的过程,恢复到一定基数了,产生一定经济效益了,被公众认可了,下一步才是与时俱进的往前发展。这个过程,汉服和国潮都要经历。
我不完全认同复刻这件事情,因为复刻并不是创新,它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倒退,但是要想产生创新就要有基础,复刻和重复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因为我们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大国,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思想体系,所以只要产生复刻,就是好事。
山东曹县汉服产业(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截图)
第二,你提到日本服装的问题,日本的情况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可以借鉴,但是要警惕。因为其借鉴意义不是全部,而是一部分。
日本传统服装有一个现代化的过程,这是被认可的,明治维新以后,因为日本“船小好调掉头”,成了西方的附庸,并且产生了作为附庸的现代化效应,使它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但是从底层逻辑来讲,日本是一个附庸的受益者。它是一个优秀的附庸,起初作为中国的附庸,通过中国的这套体系跟西方抗衡,被打败后,被西方变成了附庸,又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文化,虽然可以说它学习了东西方的先进性,但是也存在问题,因为这都不是日本的原创,而是别人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我并不否认日本做的这个事情有正向的一面,但它不是整体性的、根源性的和底层的,只是飘在上面的一个局部。这个局部对于中国来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绝对不是我们应该照搬的,它不可能解决我们全部的问题,我们的问题,还要我们自己解决。
说回汉服和国潮的话题,我不完全赞同,但也不否认,这个过程只是我们要做的事情的基础,有这个基础,才能走第二步、第三步,所以我对于国潮的态度是“乐见其成,但不赞成”。
至于奔驰和三只松鼠的问题,实际上他们是全盘接受西方思想文化体系,包括其中丑化中国的部分。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首先,我们要强调做自主品牌;其次,自主品牌呈现的文化价值观和美感是不是正向?第三,在正向的基础上,区分大众消费品和高端消费品(精品),这是两个不同的消费市场,高附加值的高端消费市场是我们要去占领的方向,但中国现代文化价值观中的高级美感是什么?谁来呈现这种?这是个问题。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伪中国品牌”或者“伪中国精品品牌”,他们声称自己是高端自主品牌,占据了这个概念的位置,但实际上呈现出来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丑的,也就是用西方体系定义的“东方高级美感”来占据这个市场位置;另一种没有这个功力来呈现出“东方高级美感”,达不到这个精度,只是一个粗制滥造,但是占据高级美感的市场位置。
据我观察,目前这两种情况还是市场主流,真正能够承载现代中国正向文化价值观的产品和服务,还很稀少,还需要时间。
但是这个时间过程并不是两三百年,也不是一二十年,而是近几年就会出现“变局”,各个领域里都会有这样的头部企业意识到这个问题,然后付诸实践,最后做大做强,他们会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与汉服、国潮等等现象产生共振,共同构成东方思想文化体系复兴的大势。
但这个过程也不会是敲锣打鼓自动完成的,因为我们已经登上了擂台,正在与西方进行见招拆招的博弈,目前在力量对比上,我们有强的地方,也有弱的地方,但总体上弱的地方比较多。
擂台过招只要没有被打死,就是经验的成长。我从事推动中国精品品牌成长的事业已经20多年,各个时间段产生的效应和反馈是不同的,如果没有到今天这个时间点,如果我们没有做之前的工作,如果没有经历很多事情,今天我们的讨论很多人肯定也听不明白,因为没有感同身受。
所以,真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到来,许多事情都在产生共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远方 
-
网传某券商防员工炫富:工作环境禁100万以上豪车、15万以上豪表
2022-01-13 15:53 观网财经-金融 -
中美第二阶段谈判是否已展开沟通?商务部回应
2022-01-13 15:37 观网财经-宏观 -
深圳市人社局:因政府实施隔离无法上班 ,企业应付工资报酬
2022-01-13 14: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新疆回应山姆下架新疆产品:勿割身上的肉去贴美国的脸
2022-01-13 14:16 -
美国新增确诊60万例、死亡1858例
2022-01-13 12:54 -
上海:制定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2022-01-13 10:50 观网财经-消费 -
种植牙暴利时代将结束,口腔行业迎来重大变局
2022-01-13 10:26 观网财经-健康 -
温州一超市遭“比特币勒索病毒”攻击,储值系统瘫痪
2022-01-13 07:43 -
27个省会城市住户存款:5个省会人均存款超10万
2022-01-12 20:08 观网财经-金融 -
拯救股价,泡泡玛特不能只靠肯德基饥饿营销
2022-01-12 17:47 观网财经-消费 -
20万请主播带货,只卖出456元,法院判了
2022-01-12 16:34 观网财经-消费 -
林郑提议单设房屋局,专注住房问题
2022-01-12 16:09 香港 -
李国庆diss瑞幸咖啡垄断花魁豆,瑞幸回应:太吓唬人了
2022-01-12 16:08 消费 -
曾说不做硬件的腾讯,这次买了家硬件公司?
2022-01-12 11:1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2022-01-12 10:2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国家统计局:2021年CPI同比上涨0.9%
2022-01-12 09:50 中国经济 -
2021年CPI今日公布:料在3%左右调控目标内
2022-01-12 07:39 观网财经-宏观 -
中国校服采购现状调查报告:存在产品款式、质量、品类相对单一问题
2022-01-12 07:11 -
深圳房租两年降幅超10%,有房东主动减租
2022-01-11 20:36 观网财经-房产 -
特斯拉中国全年交付逼近50万辆,占全球51.7%
2022-01-11 18:30 观网财经-汽车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