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丢:勇敢地吐槽穆勒鞋丑吧,本来达芬奇就是发明给男人穿的!
关键字: 穆勒鞋2016流行什么鞋子穆勒鞋是什么穆勒鞋怎么搭配作为一个骄傲的美第奇,凯瑟琳绝对不允许自己在丈夫的情妇面前低下头来。她从达芬奇设计的高跟鞋中得到灵感,要求鞋匠制作带4英寸(约10厘米)高跟的鞋子。她穿着这双高跟鞋走进了法国的宫廷,显得身材高挑又体态轻盈。再加上她从意大利带来的香水工艺、美食、艺术等先进文化,矮小瘦弱的凯瑟琳一举征服了法国上流阶层。
△亨利二世和凯瑟琳的婚礼图,有了高跟鞋的帮助,凯瑟琳看起来和丈夫一样高
如果没有这位意大利来的穿高跟鞋的凯瑟琳,法国人至今引以为傲的时尚文化,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当然说达芬奇是为了凯瑟琳才发明现代高跟鞋的传说是不可信的——达芬奇去世的1519年,凯瑟琳才刚刚诞生。
权力带动流行,自古皆然。当时人们模仿上流社会的穿戴,就和现在人们模仿时尚icon们的装扮是一样的道理。“凯瑟琳的高跟鞋”成为权势的象征,“well-heeled”(“好”和“高跟”的组合)一词甚至被直接拿来指拥有权利和财富的人。在法国大革命之前的法国乃至欧洲,高跟鞋是男女都为之疯狂的鞋款。
△凯瑟琳的尖头穆勒鞋,显然这个露脚背比较多的款式比这一季的款式看起来要更为精致和女性化,这也是接下来接近400年穆勒鞋的基本流行款式
当时,男人们大多穿着太阳王路易十四改造的严密包裹整个脚面的高跟鞋。他并非高跟鞋的发明人,但红底高跟鞋确实是他的杰作,他也规定,只有贵族才能穿红底高跟鞋。而且全国人民的鞋跟都不能高过国王的鞋跟。
女人们外出时也会穿鞋面全包的高跟鞋,但日常中穿更多的还是穆勒鞋。一直到十八世纪,穆勒鞋都是女人们在家中最常穿着的流行款式。那个时代的穆勒鞋依然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每天都需要出外劳作的妇女没办法穿这种容易滑倒又不好打理的丝质鞋面高跟拖鞋。
路易十五的情妇、洛可可风潮的开创者和守护者蓬巴杜夫人穿的自然是穆勒鞋,这种又窄又弯曲的蓬巴杜式高跟很难用于行走,但丝毫不妨碍它从法国宫廷流行到整个欧洲上流社会的闺房里。
克里斯丁·邓斯特主演的《绝代艳后》(Marie Antoinette)很好地还原了路易十六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浮华的宫廷生活。下图的剧照中可见到处乱扔的穆勒鞋——以及一双乱入的匡威。
因为“闺房专用”的特性,穆勒鞋渐渐地就有了慵懒、私密的性暗示意味,在那一时期的画家笔下可窥见其端倪:
洛可可风格代表画家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的名作《秋千》则将穆勒鞋的性暗示意味表达得淋漓尽致,那只轻佻飞出的粉红色穆勒鞋,简直像是潘金莲砸到西门庆头上的窗杆子了。
随着玛丽王后成了断头王后,轰轰烈烈流行了几百年的高跟穆勒鞋渐渐淡出妇女们的日常生活,变成妓女的专宠。穆勒鞋蕴含的情色意味被进一步加深了。比如马奈的名作《奥林匹亚》,19世纪穿着穆勒鞋的基本都是失足妇女没跑了。
接着,美国人民进一步发掘了穆勒鞋的性感和诱惑,穆勒鞋的变体——毛茸茸的皮凉拖(The Marabou)和真丝吊带睡裙基本上成为“闺房之乐”的标配。这种风潮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如果你回家看到你的女票或者老婆这么打扮出来迎接你,这基本上就是个赤裸裸的明示了:“先吃饭还是先吃我?”
- 原标题:勇敢地吐槽穆勒鞋丑吧,本来达芬奇就是发明给男人穿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1“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99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1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