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肇宁:美国“掀桌子”怎么办?这三种应对措施对中企而言很关键
最后更新: 2025-04-14 09:08:14中企出海成功都是依靠价格便宜?没那么简单
观察者网:4月2日,特朗普签署一项行政令,美国自5月2日起终止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输美小额包裹的免税待遇,即正式取消了800美元“小额豁免”关税政策。这对国内跨境电商行业而言无异于是一个重大挑战,尤其是依赖于小包直邮模式的跨境电商卖家将不得不彻底变革自身的商业模式。您前面也提到了企业的“小包策略”,您能否结合企业案例,如Temu、希音等,谈谈当前关税政策以及取消800美元“小额豁免”后,对跨境电商行业的冲击?
刘肇宁:首先我想澄清一个常见误区,很多人认为拼多多海外版Temu、希音(SHEIN)这些中国出海企业能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商品价格便宜或者利用了"小额豁免"等政策漏洞。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以希音为例,它的核心竞争力是"柔性供应链"或称"快速反应供应链",这体现的是高效率而非单纯的低价。在女装行业,从市场洞察、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物流配送的全链路,希音都实现了高度集成和快速响应。只有在每个环节都比竞争对手更高效,同时兼顾质量和性价比,才能达到希音这样的成功。这种能力是通过多年积累和不断优化形成的系统性优势,而不是简单靠价格战或政策套利。
希音背后已经不只是价格优势那么简单了,是广州无数制衣厂这么多年的积累。当然,我也不否认这些企业的发展本身有投资方“讲故事”的成分在里面,我只是想强调中国供应链端确实存在优势这个事实。
所以说如果只是看美国取消800美元“小额豁免”政策这个事情,影响的更多是依赖小包直邮模式的中小卖家,而像希音和Temu这样的头部平台,虽然会受到一定冲击,但我认为并非致命。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对用户偏好的精准洞察,以及高度集成化的供应链效率,而非依赖政策红利。
真正值得警惕的还是更具结构性破坏力的高额关税。特朗普提出的145%关税将直接压缩利润空间,挑战非常现实。坦率来说,我确实会为它们捏一把汗:短期内,它们几乎只能寄希望于用户黏性足够强,愿意接受一定的价格上涨,并争取时间在其他市场拓展业务、提升品牌定位。而且我希望Tiktok、希音、Temu这些平台可以协调自己的卖家一起涨价,甚至是给点补贴,有平台协商肯定相对要好一些,能够避免内卷。
另外,品牌化也并非不可能。以希音为例,它的品牌已经深入美国年轻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反而一些传统本土品牌,如Forever 21,近年来逐渐衰退。也就是说,只要产品力和品牌力还在,希音和Temu依然有机会在美国继续站稳脚跟。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些平台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它们本质上反映的是中美深度互嵌的经济现实。真正威胁它们发展的,并不是某一项政策,而是被政治化的“脱钩”趋势。如果脱钩走向极端,不仅伤害的是中国企业,也会限制美国消费者的选择,最终削弱全球经济的效率与稳定。
如果要分析中国企业出海的成功案例,我认为TikTok、希音和Temu都很具代表性。以TikTok为例,它能在美国市场成功,其实离不开两大生态体系的侧面支持。一是谷歌的流量体系,二是亚马逊的电商生态。这两大体系多年来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开发者和跨境电商提供了成长平台和宝贵经验。中国企业在这些平台上学习、成长,同时也为这些平台创造了巨大价值。正如亚马逊大规模清退中国卖家后股价迅速下跌所证明的,中国卖家与亚马逊其实是互利共生的关系。
不过在2022年,我们看到谷歌和亚马逊生态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脱钩"。亚马逊剔除了大量中小卖家,谷歌也加强了对应用开发者的监管。这些变化让许多中国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平台和机会,而TikTok的电商转型恰好抓住了这个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成功的出海企业都懂得适应当地市场。TikTok之所以能在美国流行,正是因为它精准把握了美国年轻人,特别是高中生群体的社交习惯。他们喜欢以分享短视频形式的内容来进行社交,TikTok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Tiktok之前的Facebook和Instagram都没有瞄准这样的社交习惯,未来也可能会有其他产品抓住年轻人不一样的社交习惯,但此时此刻Tiktok非常精准地抓住了美国年轻人的心。
综合来看,中国这些年在出海过程中形成了三大优势:一是高效的供应链能力,二是在谷歌、亚马逊等平台积累的流量运营和跨境电商经验,三是对海外用户行为的洞察和适应能力。这些优势共同促成了TikTok等出海企业的成功,也是这些企业能够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
对于新能源企业,“去美国化”布局已成为务实的风险管理手段
观察者网:作为中国锂电池产业最大的海外单一市场,2020年至2024年,美国连续五年稳居第一大出口目的地。2024年对美锂电池出口额占中国锂电池出口总额的25%。当前,在多重关税政策影响下,零部件方面,尤其是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品,美国对中国制造依赖较高,因此市场受冲击较大。您怎么看待关税政策对于中国新能源产品输美的影响?
刘肇宁:目前中国在新能源领域表现最突出的主要是三类产品:光伏板、电池,以及电动汽车。以光伏产业为例,中美乃至中欧之间围绕光伏的贸易摩擦已经持续多年。事实上,在特朗普上台之前,部分中国头部光伏企业就已经开始主动收缩在美投资,例如将合资企业股权比例控制在20%甚至更低,以规避不确定的监管风险。
随着欧美不断提高关税门槛,许多光伏企业逐步关闭了在东南亚设立的转口工厂,转而采取“出口新兴市场”或“国内销售”的双轨策略。这些企业如今正将重点转向拉美、中东、非洲等区域,这些市场的增长速度甚至已经超过了对美出口。这些事实说明,中国新能源企业完全有能力在不依赖美国市场的前提下建立稳定的全球业务结构。
中国光伏协会会长王勃华作“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形势分析”报告的PPT节选
这一趋势并不局限于光伏。对于锂电池和电动汽车等细分领域来说,虽然美国在技术标准和品牌溢价上仍具有一定吸引力,但现实中,中国企业要么选择暂缓进入美国市场,要么将在美投资比例压缩到最低限度,以控制地缘政治风险。从很多新能源企业的海外战略来看,“美国+1”甚至“去美国化”的布局已经成为务实的风险管理手段。
当然,中长期来看形势仍充满不确定性,包括美国中期选举,中美是否会谈判等等。但就目前而言,虽然美国仍是高附加值市场,但中国新能源产品的规模优势和价格优势,更适合在新兴市场实现规模复制。这或许才是未来中国新能源企业真正的增长曲线。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智能早报丨美国或仍对电子产品收税;中欧谈汽车关税;高通又找三星代工
2025-04-14 09:0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专家解读择机降准降息的三层含义
2025-04-14 07:37 金融观察 -
农夫山泉上榜工信部中国首批消费名品,为唯一大型瓶装水企业
2025-04-13 18:34 观网财经-消费 -
央行: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15.18万亿元
2025-04-13 17:21 金融观察 -
美团:五条举措全面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2025-04-12 22:2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亲自下场!刘强东、王莆中罕见隔空交锋
2025-04-12 19:5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C909老挝商业首航仪式在万象举行
2025-04-12 10:56 -
中国零售巨头集体出手:加速出口商品转内销
2025-04-12 10:21 -
“部分在美流片半导体或涨价”
2025-04-12 07:45 -
手机巨头回应美国关税影响
2025-04-12 07:19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声
2025-04-12 07:11 -
倔强地活着:离开“果链”第四年,欧菲光扣非大幅减亏
2025-04-11 21:04 观网财经-科创 -
盒马官宣:为外贸企业开放绿色通道,派专人加急处理
2025-04-11 20:3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茶咖日报|香飘飘30万杯明前茶售罄;书亦烧仙草“重新创业”
2025-04-11 20:22 观网财经-消费 -
佩戴率不足5% vs. 1.2亿需求,谁能适合中国老人的耳朵?
2025-04-11 20:06 观网财经-消费 -
这个全球最难进入的市场,中国企业正加速落地!
2025-04-11 18:5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超2000亿!京东官宣:将大规模采购出口转内销商品
2025-04-11 17:5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资产重组还在继续,即将更名的格力地产划转至华发集团
2025-04-11 17:48 观网财经-房产 -
“GPT5迟迟出不来,说明堆算力、堆数据不可持续”
2025-04-11 17:38 观网财经-科创 -
现货黄金破3200美元/盎司创新高,券商提醒
2025-04-11 14:49 金融观察
相关推荐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11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23“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36“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72“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90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