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晓光:农民工二次返乡潮出现,中国经济如何应对?
最后更新: 2020-06-29 08:12:06导读本文由观察者网摘编自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近日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0年中期)》,执笔人:刘晓光、刘元春、闫衍。报告中的数据除注明出处之外,皆出自Wind数据库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测算。2020年注定是中国和世界经济史上极为特殊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市场主体产生了剧烈冲击,全球经贸体系经历了“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大停摆”。各国纷纷推出的一揽子宏观刺激政策都是“史诗级”的,十年前没有,未来十年也难以再有。疫情过后,全球经济格局将再次发生重大转变。
中国最早受到疫情冲击、最快控制住疫情、最先实现复工复产,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基础再造对于全球经济具有标志性引领性意义。为此,我们做了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判断超级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势与回升潜力;二是基于以上判断为疫后经济修复和中长期发展提供适用的政策建议。
中国成功守住底线,全年发展目标可期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剧烈冲击,但中国在1季度有效控制住疫情并成功守住经济增长底线,为全年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
从1月20日启动疫情防控,至2月19日确诊病例存量由升转降,到3月19日全国本土新增确诊病例“清零”,中国在1个月内迎来疫情发展的拐点,在2个月内取得疫情防控的决定性胜利,将疫情对中国经济的正面冲击“锁定”在1季度,从而为全年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背景下,中国1季度GDP负增长6.8%,城镇调查失业率维持在6.0%左右,物价和金融市场稳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经济社会秩序恢复运行,守住了底线,成之惟艰。
更重要的是,中国迅速战胜疫情使得企业停工停产不超过3个月,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稳健经营的企业能够度过“寒冬”,而不会出现大规模破产倒闭,疫情过后能够很快恢复经济生产能力,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速得以保持。
尽管1季度中国经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均受到严重冲击,导致经济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但2季度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以来,疫情对供给面的冲击得到较快修复,对需求面的影响也明显缓和。在没有疫情二次爆发的前提下,中国经济的修复只是时间问题,3季度有望恢复至正常增长水平。
5月工业增加值转正,生产供应能力基本修复
具体来看,中国经济供给面受疫情冲击相对较小,生产恢复极快。虽然疫情对1-2月份工业生产形成严重冲击,但是随着疫情防控迅速取得胜利,3月中下旬起复工复产全面推进,3月份工业生产水平迅速反弹至接近去年同期水平,4月份基本恢复至正常增长水平。具体来看,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4.3%、-25.9%、-1.1%、3.9%、4.4%,呈现强劲的复苏态势。
从累计角度来看,要完全填补疫情期间损失仍需一定时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负增长2.8%,预计未来两个月内有望转正。
中国在1个月内迎来疫情发展的拐点、2个月内取得疫情防控的胜利、3个月恢复生产和供应链运转、4个月实现工业增速由负转正、5个月实现服务业增速由负转正,全程保持就业和资产市场基本稳定,不仅说明经济的生产供应能力没有遭到系统性破坏,而且说明供给面已经得到基本修复,以复工复产为先导驱动经济复苏的阶段已经完成,经济复苏表现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需求面恢复的节奏和力度。
终端消费需求不足,已成经济复苏最大瓶颈
但是需求面恰恰受疫情冲击相对较大、恢复较慢。
从需求面来看,疫情冲击下,消费受到严重且持续的影响,服务性消费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出现严重收缩。1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同比负增长22%(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同比负增长12.5%,从统计口径和行业范围来看,更为准确客观地反映居民消费的情况,但频率较低)。进入2季度以来,消费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但同比增速仍未走出负值区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同比负增长3.7%,1-5月份累计实际同比负增长15.9%。从社会生产和经济循环的角度看,终端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企业复工达产和扩大再生产投资的最大制约因素。
因此,尽管绝大多数企业都已经开工,但产能利用率仍相较往年明显不足。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广凯 
-
如何认识百年大变局中的中国?
2020-06-28 17:0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中石化出资成立风险管理公司,目标“大宗商品投行”
2020-06-28 16:55 上市公司 -
加码智慧城市,科大讯飞5000万在芜湖成立子公司
2020-06-28 16:24 上市公司 -
耐克巨亏56亿后宣布裁员,分析师:在华销售仍然强劲
2020-06-28 12:34 上市公司 -
疫情下的成绩单:销售回款近3000亿,回购1.88亿股
2020-06-24 18:12 上市公司 -
超算500强日本登顶,中国最高仅排第4,怎么回事?
2020-06-24 15:23 上市公司 -
“芯片乌龙”致股价飙升后,中兴通讯遭大股东减持
2020-06-23 17:09 上市公司 -
央行在港发100亿央票,利率2.21%认购超发行量3.4倍
2020-06-23 15:48 金融圈 -
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二期开工,规划月产能20万片
2020-06-22 16:11 上市公司 -
中芯国际19天极速过会,再创科创板纪录
2020-06-22 10:39 上市公司 -
-
中兴公布5纳米芯片进度,港股市值暴涨三成
2020-06-19 16:51 上市公司 -
一季度亏掉去年利润,东航祭出“无限次任意飞”挤爆APP
2020-06-19 16:33 上市公司 -
疫情催生美债低利率窗口,蒙牛2日发债9亿美元
2020-06-19 13:02 上市公司 -
中国重回美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媒的嘴上“抹了蜜”
2020-06-18 14:52 宏观经济 -
中国太保赴英募资128亿,系中企在欧最大发行
2020-06-17 15:31 上市公司 -
-
中兴通讯宣布倪飞出任终端总经理,兼任努比亚总裁
2020-06-16 17:09 上市公司 -
美的回应“闯入者系供应商”传闻:有人故意捏造事实
2020-06-16 16:11 上市公司 -
中石化赴海南成立全资子公司,将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
2020-06-16 14:35 上市公司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37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