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宇舟:马斯克和特朗普的蜜月期要结束了?
又过了半个月,便发生了本章开头这一幕,工作时长从一年又缩短到130天。
而马斯克的“辟谣”同样耐人寻味。
时间上,他并非立即辟谣,而是在特朗普表态后又等了三天,须知特朗普、马斯克,乃至万斯、贝森特、卢特尼克……一群有着对冲基金经验的人,不会不知道信息实时回应的重要性,尤其这种涉及“团队估值”的重大新闻。拖了3天本就是一种态度。
形式上,他不是以公开声明或采访的形式,而是在社交媒体上对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驳斥马斯克将立即辞职的回应,就写了三个英文单词:是的,假新闻。
而这条推文只是驳斥了马斯克将“很快”辞职,那么一个月以后算“快”还是“慢”?
此外,莱维特在看似“辟谣”的同时,却突然说了这么一句:马斯克会在“完成难以置信的工作”后,“作为‘特殊政府雇员’离开公共服务”。
副总统万斯紧接着也做了类似的表态,他表示马斯克在130天到期后将仍是“我和总统共同的顾问”,他离开后相关工作还将继续进行。
这句“共同的顾问”就很有嚼劲。遥想去年底,特朗普和马斯克出双入对时,媒体曾一片“万斯被边缘化”的声音,如今场子可算找回来了。
辟着离开的谣,最后落脚点居然还是“离开”。
微言大义,莫过于此。
这其中还留下一个线索:马斯克的离开会在完成工作之后,马斯克在采访中也强调了他会在130天内把一万亿“赤字”给砍下来。
那么现在他做得怎么样了呢?
二、“百日维新”的成果:一本欺负美国人算术不好的糊涂账
现在一提到“政府效率部”,估计带给大家的印象全成了裁员、削经费、砍部门。而要评价“百日维新”成果,我们需要首先明确,这场“维新”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对此,在去年底推出“政府效率部”设想时,上文中特朗普给了个总目标:“一个规模更小、效率更高、官僚主义更少的政府。”
不只是动人奶酪那么简单。
也正因此,所谓的裁员与经费削减都应当是最为表层的任务,是服务于效率的具体措施,在推动上述工作取得进展以后,能够导入最新的技术,重塑决策和执行流程,并理顺各部门的脉络,发挥政府机器的集成作用,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从而达到特朗普所谓的“效率更高、官僚主义更少”。
“政府效率部”内部就不断有声音零星地冒出这些愿景,譬如特斯拉的前工程师托马斯·谢德就提出“人工智能优先战略”,希望政府部门能像“初创软件公司”那样,可以一边“自动执行”不同的任务,一边收纳其权限内的、与整个联邦政府相关的数据,最终实现大部分工作的自动化。
再比如特斯拉的独立董事、马斯克在DOGE的得力臂助乔·格比亚就认为,可以把硅谷经验引入政府——“我们真的相信政府可以拥有类似Apple Store的体验。”
但是,通过这三个月来的信息披露,马斯克团队对除裁员与降费外的相关表态,多集中于技术搭建与信息获取,未见其他议题的深入展开,且即使是后者的相关信息,披露也如前文所说的“零星”。
或许有朋友认为,可以理解为工作刚刚开展,尚未来得及展开至此。
但这就会让上一节所说的“离开”更显匆忙和蹊跷。
而且即使是裁员与降费,其中也是相当大的水分。
裁员方面,根据3月稍早前更新的明细记录,已经号称是裁减了十万公务员,包括直接裁撤机构或裁员(约1万人左右)、买断计划(7.5万人)、削减试用期联邦雇员(2.2万)。最新数据则是累计削减了二十万众之多。
但结果已是沸反盈天,这不仅有离职者的抗议,还有大量法律和技术原因导致的“裁而复返”,诸如航空、核武、防疫等专业部门的人员“回炉”,诸如多个州的联邦法院要求恢复解雇者职务的判决。
对于这样的局面,马斯克在最近的采访里毫无“就是这样汉子”的担当,反而说出了一句中英文都能判为病句的自我开脱之词:
“基本上几乎没有人被解雇”(Basically almost no one has gotten fired),离职人员都是“买断工龄”后自愿离开的。
首倡者担当至此,这项工作的前景可知。
特朗普也出面压低了预期,在稍早前表示预计再过两三个月政府规模就能“让我们满意”,暗示大规模的裁员即将结束。
削减经费同样是一笔糊涂账,由一开始承诺削减2万亿(至今仍是DOGE官网上的数字),再到对折为1万亿。由此分解出的每日削减开支,也在30亿、10亿里来回变化,截至3月中实际完成的日均削减额仅达到6.16亿美元。
最近,马斯克又声称他的团队将按照“每周7天,每天节省40亿美元”来削减开支,可是这明显是按照一年削减1万亿美元的口径来算数,所以一到马斯克如今强调的130天这个“时间段”就能“完成全部任务”,瞬间有了五六成的缺口。
说得不客气点,如今这种数字游戏就是欺负“快乐教育”到连计算机都按不利索的美国基层民众,在如此众多的“张口就来”前,去计较哪个指标更严肃已经毫无意义。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果然,特朗普对中国船只动手了!
2025-04-18 12:07 中美关系 -
日本多地发生无差别杀人事件,我使馆提醒
2025-04-18 12:05 日本 -
“有人觉得需要跪?毛主席曾让国人读不怕鬼的故事”
2025-04-18 11:5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把枪顶着各国脑门,谁还愿意跟它坐一条船?”
2025-04-18 11:3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2025-04-18 11:3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全球最大矿企:全球经济得靠中国
2025-04-18 11:03 -
想得挺美!特朗普威胁他国别买中国货
2025-04-18 10:5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动真格?“ 已与顾问讨论炒掉鲍威尔”
2025-04-18 10:4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靠中国,加拿大发上“美国财”
2025-04-18 10:04 -
怕谈崩了,欧盟准备“留后手”
2025-04-18 09:2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2025-04-18 08:45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收手吧!中国又要领先了”
2025-04-18 08:38 能源战略 -
一中国侨胞在拿骚遭歹徒枪击受伤,驻巴哈马使馆通报
2025-04-18 08:16 -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发生枪击事件,已致2死5伤
2025-04-18 06:36 美国枪击案 -
鲁比奥称美国已向各方提出了“持久和平的框架”
2025-04-18 06:33 乌克兰之殇 -
“中国学生对赴美留学迟疑,英国成了热门地”
2025-04-17 23:5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2025-04-17 23:0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鲍威尔赶紧下台,总是迟、总是错
2025-04-17 23:0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习近平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举行会谈
2025-04-17 22:58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55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3“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20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53“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26最新闻 Hot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日本和歌山县4只大熊猫,将于6月底送返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