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宇舟:俄美关系“重启”能走多远?答案隐藏在历史细节里
最后更新: 2025-03-12 08:05:55(八)昙花一现的“重启”:与俄再沟通变成了“通俄门”(2017.1-2021.1)
无论是从调整战略、保存国力的理性需要,还是个人感情出发,特朗普作为非建制派政客,对改善俄美关系,都表现出更大的热情与看似更少的束缚。在就职一周后他就与普京进行了长时间通话,并迅速安排元首会晤。2018年他还开始呼吁俄罗斯重归G8。舆论场上“联俄抗中”一说也就此开始发酵。
然而,特朗普第一任期驾驭国家机器的短板很快暴露,国会依然在加码对俄制裁,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政府核心成员也以各种理由持续攻击俄罗斯,两国在乌克兰、叙利亚暗战不断,美国扶持的武装力量还打击了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并造成人员伤亡。两国驱除外交官的行动也接踵不断,2017年7月,俄罗斯甚至一次性驱逐755名美国外交官,规模可谓空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恰恰在这一阶段,美国在中亚对俄“挖墙脚”的行为达到了新高潮,美国与中亚五国建立包括农业、能源、基建、文旅在内的多项合作,并建立“C5+1”安全事务工作组会议,还积极推动联合军演与军售,引发俄罗斯的警惕。
这一阶段美国政坛还将特朗普与俄罗斯沟通的努力贴上“通俄门”标签,这场由美国前政府指控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的风波,在特朗普任内愈演愈烈,他与俄接触的每一个环节都被置于放大镜下,极大地限制了可发挥的空间,甚至倒逼出白宫那一句川式语录:“特朗普总统一年对俄罗斯的强硬程度比奥巴马八年的总和还要强!”
特朗普第一任期伊始就有如今还在炒作的“逆尼克松时刻”吹嘘。因此,这是一段非常具有回顾价值的、并不久远的往事。
对于观察今日俄美关系,这段往事还有一处意义就是特朗普在维护美国油气产业上保持了高度的主观能动性,埃克森美孚请求恢复在俄石油钻探的请求被否决,欧洲建设北溪-2管道的企业被美国制裁。
俄罗斯也对特朗普废除国际军控协议不满,并抨击其在谈判中“适得其反且公开咄咄逼人”,到2020年,美国的B-52已经飞临俄加里宁格勒做模拟打击。美国在东欧的对俄军演也不断刷新冷战以来最大规模的记录。
特朗普在当选时曾表示要改善对俄关系,并表示这是新的开始,而非奥巴马所用的“重启”,他的这四年任期也证明,确实并非重启,反而更倒退了。
(九)螺旋下行的“重启”:今天筑底、明天更低(2021.1-2022.2)
伴随着民主党政府的卷土重来,美国开始对俄祭出新一轮价值观外交,包括但不限于指控俄罗斯干预美国2016、2020年大选,严厉谴责俄罗斯国内施政和对待反对派的措施,对俄制裁持续加码。受此影响,俄美驱逐各自外交官一度上升到大使级。
在此期间,两国也有一些零星的改善,诸如军控方面,同意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长五年;美国解除对北溪-2的制裁。但是两国元首自己都承认,双方在解决主要争议点的谈判上毫无进展。
颇为黑色幽默的是,在元首会晤中,已经将普京描述为“杀手”的拜登,突然开始温情脉脉地和普京分享自己母亲的价值观和家庭情况。普京礼貌地表示,虽然自己不知道拜登聊这些和今天的峰会有什么关系,但展示了他的“道德价值观”。
由此可知,拜登在和普京聊家庭时候,应该没聊自己小儿子在家里和乌克兰分别做了啥。
也正是乌克兰,正在酝酿两国关系新的炸点。2021年11月,普京警告:北约在乌克兰的扩张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将成为莫斯科的红线。要求拜登承诺不会东扩或部署威胁俄罗斯的武器系统,遭到后者的断然拒绝。
2022年1月,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发布《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宣示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
这也是俄乌冲突爆发以前,俄美最后一次国际场合的协同……
(十)硝烟弥漫的 “重启”:陷入“超限战”的激烈攻防(2022.2-2025.1)
俄乌冲突爆发在美国控场能力渐趋衰退的时点,与之前特朗普对全世界发动的贸易战正好一冷一热,让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国在控场能力衰退时,会发动怎样的“超限战”,不惜颠覆自己亲手制定的规则。
在此之后,俄罗斯身背上万项制裁、被踢出SWIFT系统、在西方各国的最惠国待遇被取消。俄罗斯也逐一进行回击,减少美元使用、自建支付系统、将天然气与黄金和卢布绑定、加强与南方国家的合作、寻求替代市场……这一系列举措不仅稳定了本国形势,也让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到西方的衰弱。
“次级威胁”、“迫切威胁”、“最大威胁”……此时的俄美两国将这场造词大赛推向了冷战都未必能有的盛况,传统议题都面临系统性崩坏:军控领域,俄罗斯宣布暂停《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表示如果领土完整受到威胁,“会动用所有可用的武器系统”;经贸领域,在遭遇一系列制裁之后,俄美双边贸易已萎缩到2000年水平的一半有余,仅占美国进出口贸易份额的十万分之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他区域合作机制也几乎停摆。
如今,伴随着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并接通了克里姆林宫的电话,部分媒体又开始炒作俄美关系“重启”。
孰不知这也是近35年来的第十一轮“重启”。
俄美关系的“重启”循环,原因何在?
上文中,我们逐年回溯三分之一个世纪的俄美历史,不仅仅是为了回顾历史,也是整理脉络,进而去了解导致俄美关系遭遇如此频繁“重启”的原因,究竟何在。
(一)两国深层理念上的结构性矛盾
两国的国家战略定位都强调了自己的特殊性。“美国例外论”可谓“家学渊源”深厚,衍生出各种单边主义、先发制人、凌驾国际法和“美国优先”,认为世界领导者是自己的天然地位。共和党更是在特朗普首次参选的政纲中公然宣称全党崇尚“美国例外”。
俄罗斯也对自身有着类似于“第三罗马”这样自古以来的特殊定位,2023年经普京签发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总则部分翻译成中文不到800个字,“独特”、“特殊”、“中心”合计出现了5次,强调自己的“独特国家文明”、“欧亚和欧洲太平洋大国的特殊地位”、“肩负着独特的历史使命”、“在全球和地区层面维护和平与安全的特殊责任”云云。
但俄罗斯至少明确承认世界多极化,指出殖民主义导致的“不平衡发展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反观美国,在高呼“人权高于主权”的时候,其实是将价值观的自我鉴定凌驾于国际社会认证之上,将规则的利己推动置于国际秩序之上,变成自己可以选择性利用去干涉他国内政、满足一己之私的工具。而“美国优先”则更是颠覆到了把遮羞布和规则一起踩踏的地步。
从这点上说,远不只是俄罗斯,全世界都和美国存在结构性矛盾。
在行为哲学层面,俄罗斯是能够理解美国的。因为这套逻辑本质上与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有限主权论”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二)现实操作中逐步被削弱的互信基础与共生能量
35年的历史足以让一个外人都能感受到美国双标的模样。一面以地缘和平需要与美国援助诱惑,催促俄罗斯从中东欧全面撤军,一面转手就填补俄罗斯留出的空缺,一点点把它们全变成北约成员国。
一面督促俄罗斯不要再回帝国,一面在广阔的俄罗斯西部边境秀美帝国主义的肌肉。一面承诺不会在新成员国的领土上驻扎北约部队,一面以俄罗斯的军力挺进“北约家门口”为由介入东欧事务,并不断刷新军演规模。一面自己的军事基地开满全球,一面还不断策动地区冲突,试图挤压掉俄罗斯残余的军事基地。
俄美35年的邦交史,何尝不是一部美国的双标史、巧取豪夺史?
至于两国的经济合作更是逐步丧失了共生的能量,削弱了关系的润滑和纽带。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乱象是负有相当责任的,正如斯蒂格利茨在其《全球化及其不满》一书中指出,美国的不作为正是俄罗斯改革失败的原因之一。人们不禁怀疑,在缺乏市场经济和物权保障的法律和制度基础时,就鼓励俄罗斯按照美国模式“照猫画虎”,又是否真是美国的有意为之?
可以说,在那一刻,美国参与埋下了俄罗斯经济结构运行的重大隐患。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杰弗里·萨克斯教授作为“休克疗法”的亲历者,亲眼见证了在“疗程”所必需的经济输血到来时,西方国家如何推三阻四,完全不是克林顿他们所标榜的“接纳”,因而引发一个大国空前的资产流失、福利衰退、人民破产与尊严沦丧。萨克斯的后半辈子,他会将这个故事一遍遍向大家诉说。
就在不久前,萨克斯教授还在观网专栏以2万5千字的篇幅揭露美国如何引爆俄乌冲突。图片来源:纪录片《金砖之国》。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就限制了金属、冶金材料和航天产品等俄罗斯商品在美国市场的流动,可见美国对此的忌惮之深。但如今俄美的经济竞争仍在加剧。
这缘起于美国自己的产业空心化,堂堂一个超级大国,出口结构里居然初级产品占比越来越高,农产品、能源、金属和基础原辅材料的占比已由2000年的不到28%增长到2023年的43%,其中能源增幅占到近一半。
也正因此,出现了上文中所描述的美国致力于对俄罗斯同类行业的制裁与削弱,即使没有俄乌冲突,即使在特朗普任内,这些行为都有增无减,这就是利益矛盾随着“美国例外论”,在经贸领域被恶性放大的体现。
笔者认为,俄美外贸出现这样一种竞争关系,美国正是始作俑者。俄罗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必须重建自己的经济结构,重新打通工农业完整的产业链条。而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产业整合,是破局的天然依托。且操作时点距离苏联解体越近,越便于跨国协调。
早在2003年9月,俄罗斯就与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四国签署了《组建统一经济空间的构想和协议》,决定组建独联体内的“统一经济空间”。用普京的话说,这正是致力于“加快独联体国家一体化进程”。
但转过年来的乌克兰颜色革命,就让俄罗斯的努力基本落空,这种损失不仅是政治上的,经济上也意味着俄罗斯重整原苏联境内产业链条的努力付诸东流,用布热津斯基的话说:“乌克兰从300多年的俄罗斯帝国历史脱离出去,意味着俄国失去了一大块潜在富裕的工农业经济和在种族与宗教上同俄国人极为接近的5200万人口。而这些本足以使俄国成为一个真正庞大而自信的帝国。”
俄乌本可配套的产业整合破局,也间接导致了俄罗斯工业衰退,以至于被人戏称为拥有了核武器的沙特,美国的颜色革命“功不可没”。
讽刺的是美国靠着制裁、霸凌、制造分裂和动乱所享有的超额利润,不仅没有使美国更加强大,反而加剧了美国的不思进取与腐朽颓倾,最终反而和自己的打压对象,一同陷入初级产品的全球竞争之中”。
科创产业的PPT会骗人,可是进出口结构不会!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也门胡塞武装宣布恢复打击以色列船只
2025-03-12 06:41 -
12日就对加拿大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美国又改口
2025-03-12 06:37 -
乌克兰接受美国建议,立即实施30天临时停火
2025-03-12 06:35 乌克兰之殇 -
美媒急了:为何美国总是输给中国?
2025-03-11 22:58 -
已谈4小时,俄方表态
2025-03-11 22:52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气急败坏:对加拿大钢铝再加25%关税,威胁让汽车制造业歇业
2025-03-11 22:4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迫害!这是公然侮辱菲律宾主权”
2025-03-11 21:59 观察者头条 -
美乌沙特会谈同时俄欧也在会谈
2025-03-11 20:37 -
哈佛宣布:暂停招聘教职员工
2025-03-11 20:15 中西教育 -
“30多国齐聚巴黎,唯独没叫美国”
2025-03-11 20:0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听到这些机器人来自中国,他们常感到惊讶”
2025-03-11 19:27 人工智能 -
杜特尔特被捕,中方回应
2025-03-11 19:00 -
美国执行15年来首例枪决,距犯人行凶已24年
2025-03-11 18:46 美国一梦 -
-
佩斯科夫:别急着戴“玫瑰色眼镜”看美国,必须…
2025-03-11 17:48 俄罗斯之声 -
14年了,日本还有2万多3·11灾民在“避难”
2025-03-11 16:28 日本 -
乌克兰将在与美国会晤时提出停火方案,外交部表态
2025-03-11 16:08 乌克兰之殇 -
中方将参加中日韩峰会?外交部:就有关事宜保持积极沟通
2025-03-11 16:08 -
美国“断供”,澳大利亚反华智库急了,外交部回应
2025-03-11 15:5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美领导人下月在中国会晤?外交部回应
2025-03-11 15:50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当你四处树敌的时候,就更卖不出东西了” 评论 0关税搞出烂摊子,“美国页岩工业引擎”陷入双重打击 评论 24特朗普提前数小时号召抄底,内幕交易肥了谁? 评论 250对美加征84%关税,正式生效 评论 193美防长扬言:不想与中国开战,但考虑在巴拿马驻军 评论 245最新闻 Hot
-
“当你四处树敌的时候,就更卖不出东西了“
-
关税搞出烂摊子,“美国页岩工业引擎”陷入双重打击
-
“我们请来了一群跳梁小丑!可以出本《认怂的艺术》了”
-
想美国制造?“LV得州工厂全球最差,如此偷工减料”
-
“打错电话后,特朗普爆粗口”
-
菲律宾华人“钢铁大王”郭从愿遭撕票遇害
-
“我们不必憎恨中国,要么觉醒,要么就向新国王低头”
-
欧盟暂停对美关税反制措施90天,“如果谈判不令人满意......”
-
特朗普提前数小时号召抄底,内幕交易肥了谁?
-
靠近中国如同自割咽喉?西班牙大声怼了回去
-
毛宁分享毛主席当年这段讲话,至今仍振聋发聩
-
对美加征84%关税,正式生效
-
迎战美恶税,“中国卖家下决定了”
-
他在福克斯台上表示:这是白宫投降了
-
他再喊话特朗普:放弃糟糕的决定,和中国谈吧
-
“苹果转向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