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敏:这是一场令人疲惫的大选,早在7月就已经“死”掉了
最后更新: 2024-11-05 18:25:00观察者网:既然根本性的问题没法解决,现在也没有看到解决的契机,那么在技术层面,能否做出改进?
贾敏:本来民主机制的目的是希望选出好的政府管理层,让公共治理变得更好,但为什么最终没有出现?因为机制本身有问题,既然如此怎么能寄望于这个机制去选出一个好的治国团队呢?
就技术层面来说,比如竞选耗时过长,可以说每四年一个大选周期,其实是三年执政一年选举,双方将大量精力、人力、财力投入选举中,而选举期间的国内政策、外交政策都非常不稳定。
再比如投票方式,今后有没有可能采用在线电子投票等方式,而不是必须前往投票所投票。美国技术这么发达,为什么不能做些探索和改变?这方面美国人其实是比较顽固保守的,一方面很现代,另一方面又保持一些传统在里面,但有时候付出的代价会不会过大?
总之,一场令人疲惫的美国大选究竟反映出美国社会的哪些问题?今日的大选本来就是做给所有人看的,但我的问题是这场大选真的被所有人都看到了吗?就像我所说的,你是不是真的被别人看到,还是不愿意被看到?你让别人看到的只是一个光鲜的外表,你的内核是不愿意被别人看到的?什么时候才愿意被别人看到?美国大选也是如此,政治泛化、精英教育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美国社会真实存在的。
我在开头提到的这本书的作者布鲁克斯,他的方案是重新唤起社会的道德感,但我觉得这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的理想方法。当然,我也没法给出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这个问题需要美国社会的自我调节,可能是代际调节,可能是社会阶层调节,可能需要年轻一代处理好个体与国家的关系,等等。
观察者网:有一个比较大的感触是,以近几次大选来说,早前媒体会花费较大精力去关注双方的内政外交政策,尤其是内政;到2020年选举本质上是“反对特朗普”,再到今年就是互扔泥巴,哈里斯一度想打经济政策牌,但草草了之;媒体找不到政策焦点,而且这些政策也切不中民众的关注点。
贾敏: 我一直有个看法,2024年美国大选早在7月份就已经死掉了,7月的几次转折性事件耗尽了大家的热情,枪击案、拜登退选,现在只不过是苟延残喘的状态。大家都在等一个结果而已。
我长期观察美国政治,但鲜有这样的感触:快点结束吧。因为选完了不会有任何变化,极化问题、立场问题还是摆在那儿。
美国有暴力传统,但缺乏革命传统
观察者网:关于美国社会的对立、撕裂现象,不久前看到耶鲁大学法学教授张泰苏提出一个看法,即美国社会的真正撕裂在于精英阶层和中下层民众之间的撕裂……美国的大量冲突不在华盛顿的政治中,而是分散在企业和工会之间、学校与知识分子内部、移民与本地人之间、以及形形色色的身份政治等等,但这些冲突又没有一个足以致命。……同时也在消耗着民众的注意力,导致阶层的撕裂反而无法成为统合全国的核心政治冲突点。再加上美国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民众并没有感受到真正的痛苦,因此难以掀起一股根本性的反革命力量。用这种观点来解释当下美国焦躁不安但又引而不发的社会氛围,您怎么看?
贾敏:这是个蛮有意思的话题。最近国内引进出版了一本书叫《美国暴力史》,作者是美国著名历史学者霍夫施塔特,他还写过《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美国政治中的偏执症》等作品。这本书是他晚年的作品。作者以为,暴力可以被视为美国社会的底色。
美国这个国家疆域广阔,表面上看起来很普通 ,但美国社会内部的暴力是连续不断的。暴力有很多种,霍夫施塔特所说的暴力主要指非反叛的革命;比如我们可以说中国是一个革命的国家,历史上发生了很多颠覆式的革命;但美国不是一个革命性的国家,它排斥颠覆性的革命,但暴力无所不在。
霍夫施塔特指出美国政治是偏执的、美国社会充满暴力,这背后存在深刻的社会机制,包括种族主义、阶层固化、贫富差距等。霍夫施塔特的深刻洞见是,随着1960年代美国社会两极化趋势的加深,美国社会生活的暴力化倾向将会愈发明显。如果我们延续作者的观点,今天暴力的形式已经不再只是枪和子弹,可能还有新的网络攻击、媒体谣言,虚假新闻等。这类形式不是系统性的,而是散见于各地的。
但是,这又是我们在观察美国社会时,非常反直觉的现象;按中国的历史经验,如果社会上充斥着如此奇葩的情况、如此大的戾气,恐怕早已出现全国性叛乱。举个例子,美国枪击案刚开始出现时,中国媒体是放在头版头条来报道的,像前些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我们会做连篇累牍的报道。而今天美国爆发枪击案,还有多少中国媒体在跟进报道?非常少。但这并不代表枪击案、枪支泛滥问题就不存在了,而是大众习惯了,媒体找不到新闻热点、不值得报道,所以媒体先屈服,公众也跟着屈服了。
再比如,不久前发生美国退伍士兵在以色列驻美国大使馆门前自焚的悲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美国主流媒体根本不予关注。他们认为这是社会性事件,但在中国人看来是个大事件,因为双方的议题设置不一样。
美国充斥着暴力,这一点没有被系统地揭示出来。而今天我们说美国政治失序、民主失序,是因为全球都在关注美国大选,因此这些弱点被暴露出来了。这就是无奈的现实,人们关注了,它就存在,不关注就不存在。
所以,这场大选是否能真的让你看见美国,这是我们要深思的。美国媒体所呈现的美国大选,我们所看到的美国大选,还有美国人眼中的大选,其呈现出来的是不一样的。我们作为外部观察者,想要真正看见美国大选,既要看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也要看中国媒体的观察,甚至还要听一些在美国的亲历者所关注的东西,总之通过不同的渠道去倾听、亲历,才能真正看见美国大选。
2021年初,特朗普取消1月6日在马拉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指责新闻媒体和众议院委员会调查对国会山的袭击。华盛顿邮报
观察者网:记得2020年美国大选前,我们在六七月份做了一次交流,当时您非常明确地提出一个观点,即美国需要一场自我颠覆性的内战;如果说彼时“内战”一词还略显新鲜,到现在这个词已到处可见,但我想这个话题还是可以继续讨论的,所谓的“自我颠覆性”到底指哪些方面?如果像上文所说美国内部矛盾一直引而不发,那么靠它的内在机制进行自我改革,可能吗?
贾敏:其实在2021年1月6日国会山事件之后,很多民主党人直接说这是一场“叛乱”(rebel),很多共和党人则称之为“内战”(civil war),这其实符合霍夫施塔特所说的美国很少发生革命战争(revolution war),但我个人认为1月6日国会山事件是一场叛乱。
内战是比较直率的说法。全世界的战争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外战争,另一种是内战。西方历史上,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内战、俄国十月革命,最后也都走向内战的形式。内战看似是战争的形式,其实是国内政治破裂的延续。内战不是简单的暴力行为,而是政治的失败。
四年前我为什么说美国需要自我颠覆的内战,是因为没法通过政治机制解决,既然选举选不出一个所谓的合法性政府,那就只有通过暴力方式来强行推出一个结果。2020年特朗普没法接受这个结果,于是选择号召支持者“革命”的方式,但他失败了,最终遭到镇压。今天他可能还想重拾旧梦,但“反革命”阵营已经严阵以待做好准备,不可能让你得逞。
因此,今天你要说美国内战,其实双方都做好准备了,可能性不大,内在根源还在,政治分裂也没有消失;甚至可以说,2016年之后,美国的自我颠覆性内战、政治分裂一直都没有结束过。
执政合法性问题,怎么解决?
观察者网:换言之,这是否意味着今年大选结束后,美国新总统还是会面临“合法性”问题?因为双方阵营过于对立,无论谁当选,总有那么多人不会真正承认对方是自己的总统,新总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贾敏:今年早先时候推出了一个所谓合法选民的提案,但拜登把它给否掉了,可见双方在身份认同上存在巨大差距。美国当下的这种选举机制、民主制度确实面临很大问题,到了必须自我改革的地步。但是,要想真正推动又非常困难。
举例来说,拜登在退选后声称要改革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年限,取消终身制等等。其实就是试图对保守派占据多数的最高法院进行改革,但改革必须通过国会参众两院的认可,然而现在的两院是不可能在这点上达成共识的。事实上,过去两党都提出了很多改革方案,但没有基础去推动,就像哈里斯的选举承诺是要减税,给富人增税,国会就不会同意。
这本质上是美国立法机制的问题,就选举来说,比如要解决选民资格等,这还是相对容易一些,但关键是立法机构不合作。立法背后是民情民意,民情民意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巨大分裂,两派人永远达不成共识。而这些人现在都还在位,“红脖子”大概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一批人,他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固化,除非代际消融,否则冲突还会延续下去。
美国历史上解决核心问题的方式就是战争,要么是内战,比如南北战争,要么是对外战争,所以想通过国内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真的很难。谈到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就是中美竞争,中国要避免成为美国内部冲突的牺牲品。过去我也这么说过,到今天来看,还是能站稳脚跟的。我们要尽量避免成为美国两党矛头一致对外的最大公约数,避免发生中美直接冲突。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美国小行星搜寻望远镜在大气层中烧毁,后续项目已延期一年
2024-11-05 17:07 航空航天 -
印尼总统访华会签署什么具体协议?外交部回应
2024-11-05 16:55 中国外交 -
菲律宾又哼唧上了:船、枪、钱一样没赔,中国已读不回
2024-11-05 16:01 南海局势 -
中国和土耳其将举行两国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机制第二次会议
2024-11-05 15:59 中国外交 -
缅甸军政府领导人将来华参会,外交部介绍相关情况
2024-11-05 15:43 -
能否在以色列与真主党停火谈判中发挥作用?中方回应
2024-11-05 15:43 巴以恩仇录 -
“美国这项对抗政策,反而让中国获意外之财”
2024-11-05 15:33 中美关系 -
特鲁多、莫迪谴责
2024-11-05 14:52 -
法官员称“支持对华谈判但不妥协”
2024-11-05 14:35 法国见闻 -
罚1亿多人民币,韩国对脸书母公司动手
2024-11-05 14:32 -
美国人准备好“内乱”?
2024-11-05 14:14 美国大选 -
美国大选首个投票点结果出炉:3比3平手
2024-11-05 14:04 美国大选 -
“粗鲁!他们侮辱我的国家和领导人…”
2024-11-05 13:22 -
跟中国冷战,与美国热战,欧盟“小可爱们”吃得消吗?
2024-11-05 11:17 欧洲乱局 -
“乌军已同朝鲜军队首次交战”
2024-11-05 11:15 乌克兰之殇 -
中企开发的秘鲁港口揭幕在即,美军方又煽风点火
2024-11-05 11:05 中国-拉美 -
对华更强硬!他开始“表忠心”了
2024-11-05 10:49 -
复旦大学国研院成功举办“开放包容与合作共赢的印度洋 ”国际研讨会
2024-11-05 10:47 -
美国一男子因企图炸毁变电站被捕,曾鼓吹“加速主义”
2024-11-05 10:17 美国一梦 -
选前最后民调“无异于抛硬币”,博彩平台特朗普优势收窄
2024-11-05 10:05 美国大选
相关推荐 -
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290“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评论 197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评论 102“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评论 115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
25万人齐聚台北举行“反绿”抗议,朱立伦:全民罢免赖清德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