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敏:弗洛伊德事件虽然闹得凶,但社会抗争力量已被驯服
最后更新: 2020-06-18 10:28:59文章批判的是共和党人支持特朗普究竟是出于怎样的一种心态,是利益投机、还是真的相信特朗普能让“美国再次伟大”?这个问题戳中了大多数人心中的软肋。我们看到,即使在特朗普犯下了一系列明显违宪、危害国家利益、侮辱女性、抛出带有种族歧视的言论和各种反理性话语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共和党议员们是保持沉默的,在头顶的道德发展和内心的利益取舍之间,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已经去世的麦凯恩是共和党老牌政治家中骨头最硬的,他对特朗普的抗争延续到了生命最后一刻。还有就是犹他州的参议员罗姆尼。其实还有很多人私下里已经根本无法容忍特朗普的言行,但是为了政党的利益和可能带来的选票前景,多数共和党人都乐于扮演“沉默的大多数”,学会聪明的容忍。
但是任何容忍都是有限度的,何况在美国这样一个宗教与道德传统极为深厚的国度。Applebaum的文章是在拷问共和党,究竟你们能够容忍白宫到什么时候,那么这次弗洛伊德之死还真的有可能变为压垮特朗普和支持他的共和党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实际上,共和党内部的分裂从2017年美国大选结果揭晓后就存续至今。尤其是,去年年底美国非常著名的一份福音派杂志《今日基督教》(Christian Today)公开发文反对特朗普引发轩然大波。纽约时报也刊登过共和党内部林肯联盟的反特朗普檄文,其标题为“我们是共和党人,我们决心击败特朗普”,从道德高度和政治操守方面,呼吁党内同仁与特朗普尽快切割,从国家利益角度宁愿把票投给民主党。这种表态其实在弗洛伊德事件后已经不断在发酵,多位共和党资深人士都公开宣布将投票给拜登,星星之火,可以认为正在密切燎原之中。
我相信,某些共和党人士会持如下观点,“尽管特朗普不是一位有道德的人,但不道德的人依然可以实现有道德的目标”,所以无论特朗普做出多么出格的事情,共和党大佬们依然会团结在他身边,矢志不渝。这种坚持选边,不分道德是非的政治行为,凸显了数十年间美国政治极化对政党政治肌体的不断腐蚀,同时也凸显美国政治中不道德现象的普遍存在。萨缪尔·亨廷顿认为,美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张力,就是理想与制度之间各种关系博弈的结果。如果按照亨廷顿划分的标准来看,当前的美国政治制度正在远离政治理想和所曾牢固打下的宪政基础,美国政治正在走向冷漠、自满和自欺欺人的道路上,他们竟然能够心安理得去接受,用非正义和非道德的方式去实现所谓的公正和道德目标,这不免让某些西方人士愕然,一个老大党如何能够变得如此堕落。
前国务卿鲍威尔痛批特朗普违宪
前总统小布什和共和党参议员罗姆尼表示不会支持特朗普连任
观察者网: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中美关系,毫无疑问疫情改变了世界秩序,也改变中美关系,最近有很多观点,比如接下来近半年时间将是中美关系“至暗时刻”,世界秩序将永远改变,中美实力处于关键转折期等等,您对此有何看法?大选结束后,中美关系会因为当选者不同而发生变化吗?
贾敏:我们之前认为今年影响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因素,应该说有三个周期。首先是美国国内政治周期,包括两党博弈与2020年大选,其次是中美关系发展周期,包含两国各自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逻辑,有交集有碰撞。第三则是新冠疫情周期。可以说,三个周期目前来讲依然是互相叠加、相互影响的。
现在有种观点觉得第一轮疫情在中美两国都已退潮,可以不谈疫情影响直接切入中美两国间的战略竞争和博弈,以及深度关注美国目前白热化的大选竞争。事实上我觉得这种看法过于乐观,我们需要聆听来自专业人士,和历史经验的警示。比如上海的张文宏医生,他一直提醒我们第二波疫情的必然到来。又比如1918年爆发的大流感,一共在美欧和世界其他地区出现了三轮大规模传播,持续将近两年事件。因此第二轮疫情的爆发是大概率事情。那么起源地会在哪里,是北美还是亚洲,会对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形成怎样的影响?对此我们应该要有充分的认知预期,新冠疫情是当今思考国际秩序变动的最大不确定性,我认为谈任何关系都得首先明确这点。
就上半年而言,疫情让中美关系进入了新低谷,暂时想象不出还有哪些更糟糕的情况会出现。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些想象力。中美关系的大格局变化,依然有确定性的存在。中国依然在崛起中,经过新冠疫情的重大考验,中国的治理能力不断完善,特别是针对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和人民群众健康领域的制度设立和经验总结,是值得充分褒扬的。我们可以非常明确的说,中国希望通过加强和改进国内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来塑造新的国家形象,进而引领全球治理的有序变革。外交政策始于国内变革,抗击疫情提升了中国领导层和民众对于治理的新认知,这种新认知带来的感知变化也一定会传导到中国人看待美国的态度中。
美国疫情应对如何自有公论,我们可以试着期待美国国内政治周期出现的倾向和变动。比如这次弗洛伊德事件是否会深刻改变美国的种族关系,综合之前我讨论的,系统性改变非常困难,但事件引发的涟漪和间接影响对下半年的选战还是会有诸多冲击的,进而对两党各自内部阵营产生影响。比如民主党是否会趁势追击大打种族和肤色牌,拜登是否会选择一位黑皮肤的竞选搭档;共和党内是否会出现新的分裂,反特朗普力量是否会走向明处,而特朗普团队又会祭出什么新的大招,这些都是我们所关心和瞩目的。
由战略对抗、战略竞争而形成的中美大国竞争态势,很大程度上会延续下去。当然,大国之间最好的态度是既竞争又合作。第一波疫情中美两国因国情不同应对举措各有利弊,但两国之间基本没有合作是不争的事实。从第三者角度来说,当然希望中美大能互相谅解,发挥真正的领导力,带领全球共同抗疫情,分享经验与成果。目前第二波疫情已经隐隐出现在地平线之上,那么中美两国发挥大国担当,能否再次重新展开竞争,为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秩序做出新的贡献呢。想象这种可能性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至少中国已经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全球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决心和动力摆在台面上。我想这就是中国的态度,那么美国这边,暂时还看不到边际,这就取决于美国国内政治周期如何转变,取决于两党究竟如何看待美国的国运,取决于美国民众究竟如何看待自身,以及如何看待外部世界的道路选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美国签署涉疆法案,外交部:一切后果由美方承担
2020-06-18 10:19 中美关系 -
金与正:文在寅讲话“令人恶心”
2020-06-18 09:58 朝鲜现状 -
我国给予孟加拉国97%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2020-06-18 09:38 龙象之间 -
俄方表态:中印都是俄罗斯亲密盟友
2020-06-18 09:07 龙象之间 -
-
德国最大肉类加工厂爆发聚集性感染 400多名员工确诊
2020-06-18 07:00 -
美国约24小时新增超2.7万例,累计超215万例
2020-06-18 06: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人权理事会首次举行美国人权问题紧急辩论
2020-06-18 06:17 美国黑人血案 -
印度在中印边境部署了多少部队?
2020-06-17 21:54 -
人权理事会上,中英就“港区国安法”激烈交锋
2020-06-17 21:44 香港 -
最新民调:50年来,美国民众如今最不快乐
2020-06-17 21:36 美国一梦 -
“群体免疫”的瑞典,被邻居孤立了
2020-06-17 20: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王毅同印外长通电话:要求印方严惩肇事责任人
2020-06-17 18:40 龙象之间 -
中非团结抗疫万里支援
2020-06-17 18: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印度防长公开表态,没提中国
2020-06-17 17:38 龙象之间 -
印巴克什米尔再度激烈交火,巴外长控诉
2020-06-17 17:35 印巴冲突 -
疫情恶化,印度又跟亚投行借了7.5亿美元
2020-06-17 17: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汇丰高管再表态,同时恢复3.5万裁员计划
2020-06-17 16:51 香港 -
美国多地山火蔓延,上千人撤离
2020-06-17 16:03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7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36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196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0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76最新闻 Hot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
“订单量暴跌,美国进口商巴望着和中国达成协议”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驱逐4岁患癌儿童,“边境沙皇”辩护:没啊,只是驱逐了他们妈妈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就算美国从第三国进口,兜兜转转,绕不开中国”
-
申强履新靖江市委书记,前两任均落马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