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津巴布韦种地的中国人:欧裔农场主的回归是很大压力
关键字: 中国人在津巴布韦种地四
在管理农场期间,最让孙奎宣头痛的问题之一是偷盗,“偷的方面太多了,说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说不完,可以讲20个小时”。
孙奎宣的两只小狗。图片来源:安晶
一次,孙奎宣派一名司机从温亚尼农场到另一个农场为工人采购生活用品。出发前,汽车加了100升油,到另一个农场又加了20升,一共120升油,“司机告诉我一共跑了150公里,用了35升油,我说没问题。另一个农场的管理人心细,提醒我车回去后检查下油量”。第二天,孙奎宣让司机把油箱打开把油放出来,“结果只剩下了15升油”。
“甚至包括除草。这么多年来,我们深有感触的就是用了再多的除草剂,草都除不下去。后来发现,除草剂被偷了。有的人是拿回家自己用,还有的人就卖掉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选了四个信得过的当地人,监督当地人工作,草终于除下去了。”
粮食就更不用说。“比如种玉米的时候,从灌秧阶段就开始偷。玉米长起来之后,从外面看地里都很好,但实际上偷东西的人在里面抽烟吃饭,把玉米粒吃了或者带走,剩下玉米棒扔在地上”。
在杨志猛看来,津巴布韦的高失业率影响了治安,去年当地监狱进行的大赦也引发了很多盗窃问题。当时农场正在种小麦,电线却被人偷走了,“他们一挖,我们这边就停电,田里就浇不上水,供电公司解决不了只能自己出钱修。刚修好才没几天,他又偷,给我们的生产造成极大困扰”。
“去年1月,我们正要开始雨季生产,大概10个人半夜跑到我们地里,持枪威胁泵站看管人员,最后偷了我们100米长的电缆。但他们也不卖电缆,而是跑到几公里外的地方点火烧,卖里面的铜片。保安经理带着警犬追上时,电缆已经全部烧没了。”
由于原始数据缺乏,根据不同的统计方法,从90%到5.2%,关于津巴布韦的失业率存在着各种说法。
五
对于偷盗问题,农场的人力资源部经理,陆军少校马桑格尼解释称,津巴布韦现在是“第三世界国家,很多人都没有工作。有些人会为了生存而偷盗,不光是我们农场有很多小偷,其他农场也跟我抱怨过同样的事情”。
在他看来,更多中国公司的到来能帮助津巴布韦解决这个问题。
“在土改前,小部分白人占领了大部分土地。这些白人农场主在离开时破坏了灌溉系统,拿走了设备。当我们接管时,什么硬件设备都没有。因此在前期,我们的农业产出非常低,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穆加贝请求中国提供帮助。现在我们需要更多外来投资,特别是中国兄弟们来投资我们的土地。早在津巴布韦独立战争时期,中国就给我们提供了援助,在我们遭遇制裁时也得到了援助。中国人带来了资金和设备,能创造更多就业。”
从温亚尼农场成立之初就在此工作的阿桑姆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现年70岁的阿桑姆曾经为欧裔农场主工作,虽然当时的工资比现在多,但对于土地被欧裔农场主占据,他至今仍感到不满。
“他们把我们的土地拿走了,又不还给我们。所以我们为土地而战,我们一开始没有强制赶他们走,只是要求他们与我们共享土地;他们不愿意共享,所以我们才把他们赶走的。”
对于政府推行的土改政策,阿桑姆认为有好的地方,但也有一个致命缺点。
“如果我们能赚到钱那就是好的,但没有,我们依然没有钱,所以我们现在又重新开始工作了。”
阿桑姆一共有七个孩子,但只有三个活了下来,他的家就在温亚尼农场,大儿子也在农场工作。说到与孙奎宣和其他中国管理人员的相处,阿桑姆认为没有什么障碍,“我们彼此理解,中国是我们的朋友”。
六
但想要克服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津巴布韦的现金短缺、外汇管制、基建缺失等现实问题,对于中国公司而言并不轻松。
“管理方面最难的就是人,”孙奎宣说道,“白人毕竟在这里待了上百年时间,对这里的影响根深蒂固,他们对如何管理当地人非常了解。比如我们去白人农场参观时,在地里看不到白人,都是当地人在干活。但我们不行,我们必须处处盯着他们,不盯着的话工作效果就达不到要求。”
在孙奎宣看来,当地人和中国人在很多问题的理解上存在着差异,工资构成就是其中之一。
“当地人不像中国人,他们会要求干一天的活就要给一天的工资。如果你说最后按奖金或者绩效计算,他们不接受。我有时跟当地人讲,我自己的工资就很低。比如我一个月工资只有2000元,但我有奖金,奖金一个月就有3000元。奖金比工资还多。”
为了提高当地雇员的积极性,农场准备推出一个激励机制将每个地块“包产到户”,从除草到防盗都由一个人负责。如果地块产量达到一定目标,相关人员就会获得奖金。目前,农场普通员工一个月的平均收入在100津巴债券左右,每个工种收入不同,一些老员工的收入更高。
100债券一个月在当地属于普通收入。当地人最常吃的食物是一种名为“ Sadza”的玉米面馍,配上蔬菜一顿需花费一到两债券;配上牛肉或羊肉则至少要8债券,相当于豪华大餐。
孙奎宣认为如果能调动当地工人的积极性,“他们还是可以很能干的,因为他们确实能吃苦。像我们种田这些活,现在中国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干了”。
在与当地工人沟通方面,孙奎宣的感悟是要多聊天、多接触,“了解他们的想法,也让他们了解你的想法;对工人不能不讲分寸,要尊重当地人的习俗和法律”。和很多国家一样,足球在津巴布韦很受欢迎,包括温亚尼农场在内的很多农场都有自己的足球队。
“有比赛的时候,农场会用拖拉机送他们到外面去参加比赛,我们支持他们打比赛。我们每年也在搞年会,大家会一起出去吃饭跳舞。”
除了人员管理,津巴布韦的现金短缺也是让中国公司头痛的难题之一。
当年津巴布韦的农业生产一落千丈之时,美国和欧盟以2002年津巴布韦大选舞弊为由实施制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此后也停止支援,津巴布韦在内忧外患之下开始超发货币,引发了恶性通货膨胀,一度出现了被记入史册的79600000000%通胀率。
经历恶性通胀后,津巴布韦废除了自己的货币,用美元作为主要流通货币。但由于贸易逆差扩大、缺少海外投资引发的美元短缺,津巴布韦在2016年发行了债券货币。按照官方说法,债券与美元等价;但所有人都知道,一旦离开津巴布韦这些债券一文不值,因此在黑市上,1美元至少能换1.3或1.5元的津巴债券。
债券的出现没有缓解津巴布韦的现金匮乏,反而让更多美元流入了黑市。银行外经常能看到等着取钱的长队,就算排到了,一个人一天也只能取20或30元债券。由于大家手上都没有现金,名为EcoCash的电子货币手机支付也成了当地人最常使用的收付款方式。
对于现金短缺,杨志猛深有体会:由于银行限制个人和公司的提款金额,公司一度没有足够现金给工人发工资。
“我们让工人都去办卡,把工资打卡里。这里稍微好点因为离奇诺伊近,但在其他偏远的农场根本没办法,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用过银行卡,不可能去办卡。于是他们就说不来上班了。”
为了应对现金短缺,公司只能在市区采购大量生活物资,再运往偏远的农场,让工人按照当月工资领取价值相等的生活用品和食品。
七
除此之外,由于基建滞后,农场的日常供电也问题重重,喷灌期间经常遭遇停电,造成生产进度被推后。
在农场工作期间,杨志猛也领教了当地严格的劳工法。他感慨,虽然普通工人工资不高,如果在处理劳动纠纷时处理不当的话,会给公司造成极大损失。因此了解当地法律非常重要,“依照当地的法律流程,合法处理这些纠纷,才能更好的保护公司的利益”。
面对长年的货币崩溃和通货膨胀,自穆加贝在2017年的政变中下台后,新总统姆南加古瓦就承诺要将恢复经济作为“重中之重”。重新发展农业也被视为复苏经济的关键环节。
为吸引当年逃离津巴布韦的欧裔农场主回归,津巴政府计划重新为欧裔农场主提供有效期达99年的土地租赁许可。自新政府释放出友好信号后,部分避居在邻国赞比亚等地的欧裔农场主开始返回故土。
随着欧裔农场主的回归,初来乍到的中国公司必然将面临新的压力。杨志猛坦言,除了设备优良之外,欧裔农场主的管理确实更得心应手。
“奇诺伊附近的白人农场我们去看过。有白人从80年代买下农场后就一直在当地经营,很多工人都已经跟了他几十年,彼此建立了感情,而我们才来几年。现在我们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比如人员配置相对稳定一些,希望终有一天他们能对中国人经营的农场产生归属感。”
- 原标题:到非洲去③|在津巴布韦种地:初来乍到的中国人
- 责任编辑:朱敏洁
- 最后更新: 2018-08-28 10:13:00
-
特朗普唱着“今天是个好日子” 加拿大鸭梨山大
2018-08-28 10:08 美国经济 -
澳新外长急着想见中国官员,但又背后捅刀子
2018-08-28 09:47 中国外交 -
警惕!美欲在贸易战外开辟“第二战场”
2018-08-28 07:44 中美关系 -
脸书首次封杀一国军队统帅账号
2018-08-27 23:20 传媒帝国 -
他死后不到48小时,白宫就把半旗升起来了
2018-08-27 23:12 美国政治 -
俄、土、伊三国领导人9月7日将在伊朗举行峰会
2018-08-27 19:22 叙利亚内战 -
特朗普和小朋友一起画美国国旗 被群嘲了
2018-08-27 17:35 美国一梦 -
日本也要禁华为? 外交部回应
2018-08-27 16:05 -
跟风美澳,日本也要对中兴华为下手?
2018-08-27 14:33 日本 -
美媒这波操作绝了:做“鬼”都不放过特朗普
2018-08-27 14:11 美国政治 -
俄男子酒吧发飙!一拳一个连续撂倒7人
2018-08-27 14:01 观网看片 -
图解:习近平主席引用的“非洲典故”
2018-08-27 13:40 一带一路 -
习近平引领“一带一路”从愿景走向现实
2018-08-27 13:20 一带一路 -
055试航同时,美海军旧巡洋舰现代化改造
2018-08-27 10:40 -
美媒称洋垃圾洗干净后可出口中国
2018-08-27 09:0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现场直播中,电竞选手开枪打死2人伤11人
2018-08-27 07:40 美国枪击案 -
他3次参加“301调查”听证:很多程序不透明
2018-08-27 07:36 中美关系 -
为追赶中美,默克尔周末忙“补课”
2018-08-26 18:04 德意志 -
-
澳大利亚新外长↓
2018-08-26 16:10
相关推荐 -
“中国走在这场国际救援最前线,美国呢?” 评论 96“再不打钱,欧洲在这个领域也会输给中国” 评论 104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评论 248特朗普威胁俄罗斯有没有用?“到头来还要看中印” 评论 54他还没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评论 194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