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津巴布韦种地的中国人:欧裔农场主的回归是很大压力
关键字: 中国人在津巴布韦种地据界面新闻8月28日刊文称,在以矿产和农业为支柱的津巴布韦,有一群中国人在经营农场。
津巴布韦曾是英国殖民地,独立后为从欧裔农场主手中夺回良田便着手土地改革,穆加贝政府上台后,改革进入快车道,但也导致大量土地荒废、粮产暴跌。随后,穆加贝政府便邀请中国农企前去经营。
中国人经营的农场的粮食主要卖给津巴布韦国家储备粮库,满足其国内需求。但文化语言差异、现金短缺和基建缺失等现实问题,对于初来乍到的中国公司而言并不轻松,比如农场业者抱怨“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偷盗”。此外,随着津巴布韦政府发出土地承租友善信号,欧裔农场主的回归,他们也将面临新的压力。
皖津公司职员马丁在奇诺伊温亚尼农场。图片来源:安晶
一
奇诺伊,距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西北120公里,是西马绍纳兰省的省会。虽是省会,开车沿唯一的主路行驶,不到20分钟便能横穿全城。
从哈拉雷到奇诺伊由一条州际公路连接,路两旁没有任何非洲大草原的景象,只有杂草丛生的荒地和在路边卖砖头、鱼饵的小贩。在十多年前,这些被杂草淹没的土地还曾是农田。
哈拉雷到奇诺伊州际公路。图片来源:安晶
那时的津巴布韦被称为非洲“菜篮子”,是南部非洲除南非外最富裕的国家。现在,这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已经沦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成了大家口中“没落的贵族”。
快要进入奇诺伊时,从哈拉雷蔓延而来的荒地被一片整齐的小麦田拦腰截断。小麦田呈现的绿色格外显眼,正在自动洒水的喷灌头更是类似奢侈品般的存在。
小麦田深处立着几排欧式平房,平房外有一个椭圆形游泳池。由于长期无人打理,池里已经长出了野草。
“这些平房就是我们办公的地方,以前是白人的别墅,我们的住宅区也是他们的别墅。”杨志猛说。不到40岁的杨志猛是皖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皖津公司)的经理,这是一家由安徽农垦集团与津巴布韦国防部在2010年底联合成立的公司,主要业务是开发津巴布韦的农业土地资源。
矿产和农业是津巴布韦的两大支柱产业。据世界银行统计,2017年,津巴布韦有68%的就业来自农业领域。近30年间,农业就业人口均占该国总就业人口的57%以上,2008年一度达到73%。
皖津公司目前是津巴布韦境内最大的农业生产企业,从2011年的首期两个农场1800公顷,发展到现在的10个农场1.2万公顷。各大农场每年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烟叶等作物,年产粮食近两万吨。
位于奇诺伊外的温亚尼农场正是该公司一期项目的两个农场之一。这个农场是国有农场,所有权归附近的奇诺伊大学;旱季种植小麦,雨季种植大豆、玉米。在皖津公司入驻前,温亚尼农场的管理者并非当地非洲人,而是欧洲裔农场主。
温亚尼农场。图片来源:安晶
二
作为英国前殖民地,津巴布韦1980年才脱离英国,是非洲独立较晚的国家之一。西方的语言、宗教、文化和制度在这个国家依然留有深刻的印记,津巴布韦的司法系统采用罗马-荷兰法、英国法和当地习惯法的混合,工会拥有强大的势力。英语是教育和司法系统中使用的主要语言,也是津巴布韦的官方语言之一。该国虽有80%左右的人口是绍纳族,但基督教徒占了总人口的80%。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连津巴布韦如今走到经济崩溃的边缘也与英国脱不了干系:正是殖民政府在土地分配政策上挖的坑触发了津巴布韦的快车道土地改革。而这场急于废除殖民时期不平等制度、但缺乏有效新体制的土改,最终加剧了津巴布韦的经济恶化。
从殖民时期开始,土地所有权就成为津巴布韦政治争端的源头之一。殖民政府曾按照降水、土地条件将津巴布韦划分为五个自然农业区,随后制定《土地分配法》等法案将优良农业区归为欧裔定居者区,不允许当地人在这些地区拥有土地。
为了从欧裔农场主手中夺回良田,津巴布韦从独立之后就着手土地改革。1980年,津巴布韦有约12万名欧裔定居者和700多万当地居民,但全国耕地有近一半都集中在6000名欧裔商业农场主手中,70万户非洲人均为普通农户。
独立后,前总统穆加贝承诺在五年内将16.2万农户重新安置到830万公顷的土地上。但由于在制定宪法时与英国达成的十年协议和施政优先等因素,在2000年之前,津巴布韦的土改进展缓慢。虽然进程缓慢,大部分学者依然认为这一时期的土改对津巴布韦的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英国停止提供资助、津巴布韦与英国新政府的关系恶化,政府遭遇财政危机等内忧外患,津巴布韦开始出现反政府浪潮。为保住执政党地位,穆加贝政府于2000年的议会选举后开启了快车道土改。
快车道土改让数千欧裔农场主的土地得以重新分配,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政策和贪腐问题,出现了欧裔农场主遭暴力驱逐无法享受补偿、优质土地被独立战争老兵集团和亲政府人士瓜分等乱象。
拥有良田的人无心耕种,而小农场主缺乏技术知识,没有资金购买设备、化肥等原材料,政府也未提供相关培训和补贴,再加上干旱和气候条件影响,自从实行快车道土改后,津巴布韦的粮食产量出现暴跌。从2000年到2009年,全国农业收入共缩水120亿美元。快车道土改前,津巴布韦的粮食生产除了能满足本国需求之外,还能大量出口到非洲其他国家,而到2016年,津巴布韦有400万人需要粮食援助。
三
这场剧变让津巴布韦的农业发展陷入低谷,但同时也为新入场者提供了机会。从2005年穆加贝访问中国和2006年的第三届中非合作论坛后,陆续有中国企业在津巴布韦政府的邀请下,尝试进入这个曾经的农业大国。
据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公布的数据,到2012年,约有六家与农业相关的大型中国公司入驻津巴布韦,包括皖津公司、湖北农垦和早在2005年就入驻的中国烟草。
随着中国的公司入驻,奇诺伊温亚尼农场上欧式别墅的风格发生了变化:正门的花园里插上了中国国旗,客厅被改成办公室和会议室,当年的车库被改成了饭厅,餐桌上摆着由当地厨师做的中式炖牛肉、豆腐和鸡蛋汤。
农场办公室。图片来源:安晶
负责管理农场技术和日常工作的安徽人孙奎宣,是最早抵达温亚尼农场的中方管理人员之一。从2011年至今,他先后在农场待了四年多的时间。农场距哈拉雷路途遥远,而附近的奇诺伊规模太小,孙奎宣大部分时候都待在农场。
孙奎宣与农场员工。图片来源:安晶
孙奎宣养了两只狗,每天都会带着小狗到田里遛弯。遛狗、与家人视频、上网、听广播成了他工作之余仅有的休闲方式。在津巴布韦的四年时间里,他的家人从未来过农场,“这里的生活单调,对家人来说条件太艰苦了”。
算上孙奎宣和杨志猛,温亚尼农场平时仅有三名中方员工,其余25人都是当地员工,包括来自军方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保安部经理和一名以准将军衔退役的副总。
杨志猛、孙奎宣与农场员工。图片来源:安晶
据孙奎宣回忆,2011年他刚来的时候,温亚尼农场几乎是一片荒地,“农场从1号到13号地,最多就种了三块地,其他田地一片荒芜,杂草丛生。拖拉机开进去10米之后就看不见顶了”。
由于无人打理,当时农场的地下管线全部报废,孙奎宣和同事从当年3月进场维修,一个月后农场就开始恢复种植。到2011年6月底,两个农场共种植700公顷小麦,温亚尼农场占300公顷。刚恢复种植,当年的小麦产量就达到3500吨,这个数字占了整个津巴小麦产量的33%。
温亚尼农场出产的粮食主要卖给津巴布韦国家储备粮库,以满足津巴国内的粮食需求。在七年的种植中,皖津公司各农场为津巴当地市场提供了超过10万吨的粮食。
- 原标题:到非洲去③|在津巴布韦种地:初来乍到的中国人
- 责任编辑:朱敏洁
- 最后更新: 2018-08-28 10:13:00
-
特朗普唱着“今天是个好日子” 加拿大鸭梨山大
2018-08-28 10:08 美国经济 -
澳新外长急着想见中国官员,但又背后捅刀子
2018-08-28 09:47 中国外交 -
警惕!美欲在贸易战外开辟“第二战场”
2018-08-28 07:44 中美关系 -
脸书首次封杀一国军队统帅账号
2018-08-27 23:20 传媒帝国 -
他死后不到48小时,白宫就把半旗升起来了
2018-08-27 23:12 美国政治 -
俄、土、伊三国领导人9月7日将在伊朗举行峰会
2018-08-27 19:22 叙利亚内战 -
特朗普和小朋友一起画美国国旗 被群嘲了
2018-08-27 17:35 美国一梦 -
日本也要禁华为? 外交部回应
2018-08-27 16:05 -
跟风美澳,日本也要对中兴华为下手?
2018-08-27 14:33 日本 -
美媒这波操作绝了:做“鬼”都不放过特朗普
2018-08-27 14:11 美国政治 -
俄男子酒吧发飙!一拳一个连续撂倒7人
2018-08-27 14:01 观网看片 -
图解:习近平主席引用的“非洲典故”
2018-08-27 13:40 一带一路 -
习近平引领“一带一路”从愿景走向现实
2018-08-27 13:20 一带一路 -
055试航同时,美海军旧巡洋舰现代化改造
2018-08-27 10:40 -
美媒称洋垃圾洗干净后可出口中国
2018-08-27 09:0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现场直播中,电竞选手开枪打死2人伤11人
2018-08-27 07:40 美国枪击案 -
他3次参加“301调查”听证:很多程序不透明
2018-08-27 07:36 中美关系 -
为追赶中美,默克尔周末忙“补课”
2018-08-26 18:04 德意志 -
-
澳大利亚新外长↓
2018-08-26 16:10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8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3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3“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0“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2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