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创始院长李宁:中国能源转型,还需要做好两件事
最后更新: 2024-12-11 20:49:08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要用那些间歇波动但没有内在储能的能源来替代现有能源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基于电网内在储能需求的考虑,火电不会轻易退出市场,其碳排放问题可以通过CCUS【观察者网注:碳捕捉和利用】来解决。而更低碳、整体经济性更好的方案是增加核电。因为核燃料的储能功能比化学燃料要强上百万倍,一个百万千瓦的核电站,一年只要消耗20多吨的核燃料,一卡车的量。
为什么日本、韩国这些资源禀赋不强的国家要发展核能?它们地域不大,要转成一个低碳的系统,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太少。它们如果进口核燃料,发展核电,然后用国内的清洁低碳电力来制氢,完成在交通、工业领域的低碳化转型是比较可行的,走这条路是符合他们的国情的。
但是日本的运气不好,福岛事故使得那个路径被中断了。但即使现在电动车发展得这么好,他们也没有放弃对氢技术路线的部署,因为一旦可以规模化进口氢基燃料,比如绿氢,或者绿甲醇、绿氨,它也可以做到低碳电气化和原料绿色替代,那么对于原有的工业基础设施、人才能力体系,都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应用,而不会说完全放弃这方面的积累和优势。
我把储能和氢结合在一起这么说,希望能够提供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看到里面这些问题和潜在的可能性。
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将全部采用光伏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制氢规模达到每年2万吨,也是目前全球在建的最大绿氢项目。 央视财经
观察者网:您刚刚提到日本、韩国可能就是倾向于发展核能这种高效的能源体系、能源产业,但是像德国现在就是急迫地要“去核”,您怎么看待他们这个做法?
李宁:德国的能源转型比较激进。德国原来有非常好的核电体系,后来在技术升级换代过程中不顺,特别是在开拓市场的时候遭遇到了挫折。德国最早希望在中国开拓市场,但在国际竞争中输给了美国和法国,特别是法国,所以它的技术和产业就没有地方出口。德国核电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市场开拓没有做得很好。
第二就是国内的绿党。它其实并不代表德国的社会或者政党的主流。但是它是组成执政联盟的一员,把反核作为它一个重要政策纲领来推。当世界上核电没有太大问题的时候,它可以推,但是不会有多大效果。福岛事故以后,这样一种少数的声音和力量被放大了。
当时也正好是可再生能源起步的这个时候,看上去提供了一个给他们转型的另外一种通道和模式。福岛事故发生十三四年了,德国确实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方面做得非常好,它的装机容量、包括发电量都达到了很高的比例。
尽管如此,它在俄乌战争之前还是需要用俄国的天然气来辅助。俄乌战争爆发以后,俄气断了,它就只能重启或新建火电。
我认为这造成了一个悖论:一方面为了低碳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但是另一方面为了系统稳定和安全,又把火电开起来,因此德国的电力价格是全世界最高的,三毛多欧元一度电,换成人民币就二块多钱一度,而碳排又没有大幅降下来。有人说熬过了这一段时间就可以,但问题是能够熬得过去吗?如果全是靠可再生能源和储能,那还会面临高成本的问题,因为德国在这些方面没有资源和规模优势。他为什么要重启火电?因为火电不但有可调度性,还有就是前面我说的燃煤本身具有巨大的储能优势。
观察者网:下一个话题和美国目前的政局变化有关,特朗普在11月份当选之后,提名美国石油行业公司的CEO(Chris Wright)为下一任的能源部长,所以我们也可以预测到,之后的能源政策肯定和现在的拜登政府会有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会对全球的能源市场有哪些影响?那么我们国家的政府、企业应该对此做出什么样的应对?
李宁:首先,特朗普上台后肯定会退出《巴黎协议》这类协议或者组织,放松环保政策监管,他不是还说要把环保署总部搬出华盛顿特区嘛。这些事他肯定会去做。
但是他又是商人出身的,对经济利益其实还是挺看重的。其次,特朗普的主要拥趸马斯克,自己不仅做电动车,也做太阳能、储能,所以他会对冲、平衡环保方面的政策回调。还有一点,美国的2022年反通胀法案支持清洁能源,其实大部分的投资补贴都进了红州。
另外,这位候任能源部长(Chris Wright),我们网友喜欢说他是个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但其实他真的还不是这样。你看他写的东西,其实是相信人类能源使用对气候发生变化,是我们需要应对解决的问题,他只是不希望看到我们只推可再生能源,而放弃在油气等方面的优势。像我前面提到的传统能源的储能功能及带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直接放弃吗?而且油、气也不是只做燃料用,它还可以做化工原料等等。
美国候任能源部长、石油服务企业“自由能源”CEO克里斯·赖特(Chris Wright)自由能源官网
所以我说,国际上有些NGO在推能源转型的时候,并没有把能源系统和路径这些问题想得很清楚。他们用一种非常激进、但是不切实际的方法在推动。最近《科学》期刊上有个论文说,全球95%的能源转型政策、气候应对政策都没什么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些政策并不是基于技术、经济可行的方案来推动的。比如说拿德国来说,如果德国不放弃核电,同时大规模发展风光,它的碳排强度会更大幅度地下降,而且能源成本也会有所下降。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德国的能源政策可能是被一些气候极端主义者道德绑架了。
标签 新能源- 责任编辑: 陶立烽 
-
《自然》评出年度10大人物,两名中国人上榜
2024-12-10 23:53 观察者头条 -
《自然》公布2024年度十大人物:中国两学者入选
2024-12-10 22:51 -
国际首台!我国自主研发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通过验收
2024-12-10 17:37 科技前沿 -
警用机器狗走上成都街头,背后华为、成都国资浮现
2024-12-10 11:42 华为 -
-
新突破!“天衍504”发布
2024-12-07 22:14 中国精造 -
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中国位置关键”
2024-12-06 11:56 -
又双叒叕推迟,NASA仍较劲:要比中国早一步登月
2024-12-06 11:23 航空航天 -
全球首座!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热采一号”有多厉害?
2024-12-04 06:36 科技前沿 -
航行警告!南海部分海域有火箭残骸掉落
2024-12-03 18:47 航空航天 -
扎根产业沃土,拥抱世纪机遇,贺利氏电子中国布局再提速
2024-12-02 10:21 -
位于南极大陆!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建成
2024-12-02 06:44 科技前沿 -
1000km/h的超级高铁还支持5G,中国:可行!
2024-12-01 13:44 高铁世纪 -
关于生命起源,中国科学家有新发现
2024-12-01 08:55 -
“我问马斯克,中国会比美国先去火星吗?”
2024-11-30 09:21 心智观察所 -
特朗普阻挡不了中国电动车出海
2024-11-28 13:39 心智观察所 -
国产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在轨交付:覆盖印尼全境
2024-11-27 14:21 航空航天 -
日本火箭测试引发火灾,现场记者听到爆炸声
2024-11-26 09:52 日本 -
“天河”超级计算机获小数据图计算能效世界冠军
2024-11-26 08:43 -
我国成功发射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
2024-11-25 09:09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23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16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09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7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