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徐工《流浪地球2》项目负责人:哪怕地球要流浪,还是工人有力量
最后更新: 2024-05-08 18:19:39(对话/观察者网 张志峰 编辑/周远方)
刘慈欣说,中国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让我们可以欣赏科幻。
郭帆说,在徐工,他看到了很多真实的科幻。
《流浪地球2》热映,票房继续冲高之际,观察者网走访了徐工集团徐州起重机工厂,深入了解徐工与《流浪地球2》背后的故事。
观察者网制作
徐工集团《流浪地球2》项目负责人冯若宇和项目现场统筹王殿博接受了观察者网对话:
观察者网:《流浪地球2》和徐工这次合作是怎么开始的?
冯若宇:最开始我们微博运营人员接到私信,说有一个自称《流浪地球2》片方的人想找我们合作,我们起初还怀疑是诈骗,没想到是真的。
后来了解到,《流浪地球2》剧组的美术制作总监提出了工程机械道具设备的需求,他们商务总监就开始在微博上搜索,发现不管搜索什么词条,只要是跟工程机械相关的,弹出来的都是徐工的内容。他就给我们发了私信。
这看似是偶然的,其实也有必然性,因为我们一直非常重视Z世代新媒体的运维,不论是微博或者B站,在装备制造业中,徐工可能是最舍得花功夫的。
观察者网:从对方来联络,到最终决定合作,是怎样的过程?
冯若宇:其实对方上午来联系,我们确认真实性后,大概十几分钟就定下来要做这件事,包括公司董事长,也觉得这个事很有意义,伟大的科幻电影遇上伟大的工程机械,想想就是能碰撞出火花的。
观察者网:拍板可能是很快的,但是具体的考量、确定合作细节,应该没那么快吧?
冯若宇:当时我们有过一些分析和考虑,一方面,徐工有一些特定的比较优势,首先我们的企业价值观与电影主题本身有一定的契合度,《流浪地球》的视角很宏大,强调人类团结和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这方面,我们能够相互赋能。第二,从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的角度,和《流浪地球》这个IP的合作是很有潜力的,虽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但是能够极大提升大众对装备制造业的认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制造业、热爱制造业、从事制造业。现在来看,我们获得的曝光程度可能5000万都买不来,“用爱发电”的初衷,带来了品牌提升的好结果,这也算是一种双向奔赴吧!
当然,详细的支持方案经过了产品选型、工业设计优化、人员团队搭建各种过程,到最终董事会通过完整的方案,前前后后花了近一个月时间。
观察者网:我们看到资料,最终投入61台设备,外加一支300多人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而且都是郭帆“白嫖”的,这样的投入是最初确定好的吗?
冯若宇:免费提供设备是一开始就确定好的,这方面我们认为是可以支持的,但的确没想到最终投入会这么大。
王殿博:按照最开始的方案,一共28台设备,美术制作总监陈屹杰在网上选了一部分设备,由我带队前往青岛拍摄基地配合。
但是拍摄过程中,我们的设备跟剧组要求太契合,能够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多,对方需求就越来越大,陈老师就来我们厂区现场看,现场选,配合的设备和人员不断增加,最夸张的是,陈老师还看中了我们公司的好几条生产线,最终某些产线上的一些工装也都被拆下来运到青岛去了,就是相当离谱。
冯若宇:我们最终提供了42款61台设备、400多套零部件及产线工装,外加300多人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
在我们参与影片拍摄的半年时间内,我们的这些设备既是道具,又是工具。
王殿博:你们知道我们在片场第一次见到吴京老师是什么场景吗?根本没认出来。当时是在基地大门口施工,有几台车在干活,我们在讨论安全问题,突然有一个身穿迷彩服的人,开了一辆叉车,一个漂移甩尾就停那,结果那个人下了车,就凑上来听我们聊天,我们有个人回头看,才发现是吴京。
观察者网:吴京老师没什么架子啊。
王殿博:他特别随和,跟我们一起看车、聊天什么的,到最后还想陪我们所有师傅一人拍个合影,但时间实在来不及,最后只能拍了一张大合照。
我们的很多装备在现场都很受欢迎,比如我们的伸缩臂叉装机,是一种特殊的叉车,可以举高到17米,剧组要高处作业的时候,经常用。
XC6-4517伸缩臂叉装机
使用最多的是电动叉车,因为搬运物料特别方便。最受欢迎的是一台小牵引车,现场办公区域到太空电梯的登机口有两公里,路程太远,制片组的老师要拿些什么东西,都喜欢借我们的牵引车开。
我们的挖掘机在片场也是劳模,有很多灾难场景需要把东西弄坏,都是挖掘机来做。还有一个我们都没想到的工作,他们剧组把挖掘机的挖斗换成一种巨大的TRUSS架,用绿布裹起来,就把它当移动绿幕。原先他们只能用大货车,在一侧弄出一个大铁架,上面绷紧绿幕,但那只能横放。挖机不一样,想举多高就举多高,机械臂想怎么变形都可以,或者大面积的绿幕用卡车,哪边缺一块,挖机就直接开过去补位。所以我们当时去了4台挖机,前期一直在友情帮忙举绿幕,基本上都没怎么出镜。
冯若宇:郭帆导演这次也说,“我在徐工看到了真实的科幻”,他这次拍摄特别追求“真实”,希望呈现一种具备纪录片品质“未来的历史感”。
电影的设定是2044年,是一个“近未来”,他要求所有设备要符合真实使用的逻辑,质感、材质、细节都要做到位。比如说一台设备,在涂装成白色不算,还得按照一定的逻辑把UEG编号给涂上,甚至看不见的地方,也得完全做到位。比如我们的装备都有出厂铭牌,一般是铆接在比较隐秘的地方的,比如车门、车架、车桥附近等,郭导让我们把所有铭牌、操作指引都改成英文的,因为UEG太空电梯军事基地在非洲加蓬。再比如空间站里的显示屏、控制按钮等,很多都是徐工现实中使用的零部件。
郭帆导演他就是要再创造一个真实的世界,所以,如果你们当时去青岛流亭机场,四周望一望,你基本不会觉得自己是在机场里,而是真的在一个军事基地,周围的景搭得很真实,各种细节都有。
我们当时提供了一个垃圾站,原本做背景,后来在片场就真的当垃圾站使用,还有我们的环卫车辆,在片场都是实际使用的。甚至拍摄时,军事基地里的垃圾站里,还放着之前倒进去的垃圾。
就这样,还是没能完全满足郭导的需求,他对电影的追求非常极致,经常会有更好的创意和需求,我们简单商量一下,能满足的都满足,设备数量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志峰 
-
舒肤佳香皂再现刀片,真的是偶然吗?
2024-05-08 17:14 观网财经-消费 -
业绩大降后,爱旭股份借道TOPCon能否自救?
2024-05-08 14:51 -
全国化布局战略受阻,金徽酒突遭股东亏本减持
2024-05-07 18:53 观网财经-消费 -
流量之外的中国家电业,正在走向巅峰
2024-05-07 18:43 -
蓝月亮母亲节营销“翻车”:刻板印象还是感恩表达?
2024-05-07 16:56 观网财经-消费 -
华熙生物2023年报:研发投入4.46亿,以科技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
2024-05-07 12:38 观网财经-健康 -
上海、深圳、南京、武汉等超50城推房屋“以旧换新”
2024-05-06 18:21 观网财经-房产 -
“讽日”事件引发购买热潮,香飘飘股价涨停
2024-05-06 16:01 观网财经-消费 -
五一档电影市场激战正酣:票房预测破十亿
2024-05-01 11:04 观网财经-消费 -
旅游市场迎五一热潮:出境游性价比飙升,游轮回归成新亮点
2024-05-01 10:45 观网财经-消费 -
晨光股份阴跌背后:抢不赢的低端市场,融不进的“高端圈”
2024-05-01 10:18 观网财经-消费 -
风雨中前行—中国锂电产业上市公司2023年报数据巡礼
2024-05-01 10:10 -
稳健经营,新希望地产连续六年保持“绿档”
2024-04-30 22:48 观网财经-房产 -
郁亮:市场有前景,社会有需求,万科未来聚焦三大主业
2024-04-30 20:20 观网财经-房产 -
光伏组件出货量位列行业第四 晶澳科技去年净利超70亿元
2024-04-30 16:37 -
车展“魅力攻势”背后,锂电业近忧与宁德时代的远虑
2024-04-30 16:37 -
元气森林的“反腐”案细节披露,8封悔过书暗指真相
2024-04-30 16:13 观网财经-消费 -
豪赌出首个“十亿美元分子”,创新药“烧钱一哥”去年净亏67亿元
2024-04-30 16:10 观网财经-健康 -
业绩掉队,贝因美失约年度目标
2024-04-30 15:46 观网财经-消费 -
上市首年业绩变脸,“新能源园林机械第一股”遭监管灵魂拷问
2024-04-30 12:02
相关推荐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93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95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65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8“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5最新闻 Hot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谁将继任教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