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制菜国标要来了?消息人士:内部意见尚未统一,远没到发布阶段
-
周毅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最后更新: 2024-01-23 17:56:01预制菜发展大势不可挡,但众多问题亟待回应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到,“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各地也相继出台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据NCBD(餐宝典)数据,中国预制菜行业销售额从2015年650.3亿元增至2020年2527亿元,5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1%,预计2025年销售额超8300亿元;另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目前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只有10%-15%,预计在2030年将增至15%-20%。
但由于相应的国家标准缺失等原因,行业鱼龙混杂,甚至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消费者接受度并不高。例如去年9月初,江西多名中小学生家长吐槽,当地中央厨房给学生统一配送的午餐质量差、配送慢,还有孩子吃坏了肚子,他们担心学校午餐供应的是预制菜,长期食用对学生健康不利。
一系列争议,让“预制菜进校园”等话题频频冲上微博热搜,也让行业对相应国家标准的出台更加翘首以盼。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不乏要求学校澄清是否供应预制菜的留言
家长反对预制菜进校园背后,无疑是对食材是否新鲜安全、营养是否到位心存疑虑。
据羊城晚报报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表示,从营养学角度看,在食品安全有严格监管的前提下,预制菜反而比食堂现买现做模式更容易做到营养均衡。复旦大学公共卫生系的厉曙光教授表示,只要符合相关法规标准,预制菜的安全性无需过度担忧。“但安全未必健康,未成年人属于特殊群体,他们的食品安全更是要有别于普通成年人,应当更为审慎。”
在日本等发达国家,预制菜产业非常成熟。为什么偏偏在中国市场,很多人对“预制菜”闻之色变?
“预制菜进校园”的争议像是一面镜子。
按照消费场景的不同,预制菜大致有两种流通形式:一类通过线下商超或者零售平台,直接流向消费者手中。通常这类商品需要厂家、平台跟消费者“面对面”,包括消费者知情权在内的各项权益,比较容易得到保障。浏览盒马、山姆、京东超市、美团小象超市等线下线上零售平台,预制菜相关的商品及服务基本较为成熟。
另一类“预制菜”,集中供应给餐厅、食堂等场所,再流向消费者。此类场景下,中间众多环节需要更严格的监管。国家标准的相对缺位,良莠不齐的行业现状,消费者知情权保障的不到位,都会影响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度。这也是行业对预制菜国标呼之欲出的内在原因之一。
图源江苏省消保委微信公众号
“预制菜国标的缺失,是整个行业和市场消费的痛点。”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观察者网表示,政策端的推广、资本端的推动、产业端的加码,最终还是要解决消费端接受度的问题。目前来说,消费者对于预制菜还没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认知,也容易觉得预制菜是隔夜菜,不营养、不科学、不健康、不安全。
“国标的推出,有利于提高消费端的接受度。”
不过放眼“预制菜”来看,目前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例如在家长抵制预制菜进校园的同时,下馆子的消费者也对餐厅、外卖的预制菜“不告知”非常不满。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预制菜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排名第四。由于一些餐饮商户或有意或无意地隐瞒了餐品由预制菜制作的情况,导致希望品尝厨师现炒餐品的消费者感觉“受到了欺骗”。
再例如企业条件高低不齐,却一股脑往赛道里冲。舒锐曾透露,多数预制菜工厂并不是原材料的生产商,而是从多家上游供应商那里采购原材料,“这些供应商多为个体经营的农户,原材料收购标准参差不齐,品质和安全问题也还无法做到完整的追溯和控制。这可能导致每个批次的预制菜品质都存在差异。”
杀入预制菜赛道的“新玩家”正在踩刹车 数据来源:企查查
行业对预制菜国标的热切期盼,映射着无数人对市场规范化的渴望。未来预制菜国标的出台,无疑将为整个市场提供一颗强有力的定心丸。不过产业的发展,同样也需要行业、商家、平台的自律和自我规范。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预制菜商品及其服务者的提供者,应该以终为始,随时向消费者看齐,想消费者所想,供消费者所需。
标签 预制菜- 责任编辑: 周毅 
-
曾高喊“逼空”,半夏李蓓再发声:犯了速胜论的错误
2024-01-23 17:53 观网财经-金融 -
遭散户热炒,韩国版“雪球危机”爆发?
2024-01-23 17:35 观网财经-金融 -
支付宝“集五福”升级为“五福节”
2024-01-23 15:57 观网财经-金融 -
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43.9%
2024-01-23 15:34 上海新高度 -
继续在华开展业务,韩芯片巨头否认出售大连工厂
2024-01-23 14:08 观网财经-科创 -
13908.2亿斤!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2024-01-23 10:26 观察者头条 -
上海市长: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
2024-01-23 10:06 中国经济 -
“全国首个”,广东GDP突破13万亿
2024-01-23 09:40 中国经济 -
2023年上海GDP增长5%,达4.72万亿元
2024-01-23 09:19 中国经济 -
14省份2023年GDP出炉,4省未达年初目标
2024-01-22 23:25 中国经济 -
国常会听取资本市场运行情况汇报
2024-01-22 19:54 观网财经-金融 -
户用光伏龙头闯关IPO,或因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被关注
2024-01-22 18:26 观网财经-金融 -
“王者”到抖音“荣耀”,游戏直播变天
2024-01-22 17: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沪指再度失守2800点
2024-01-22 14:54 股市 -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声
2024-01-20 22:40 观网财经-金融 -
GDP增速6.3%!吉林时隔多年再超全国平均水平
2024-01-20 18:25 直击东北经济 -
新徽菜连锁龙头赴港IPO,平价路线成500余家门店立足关键
2024-01-19 22:21 观网财经-金融 -
赔了投资者2.8亿后,券商开启内部“反向讨薪”
2024-01-19 21:21 观网财经-金融 -
31省份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布:上海北京超8万元
2024-01-19 20:25 中国经济 -
2023年经济成绩“分量”有多足,今年政策怎么走?
2024-01-19 19:53 宏观经济
相关推荐 -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46“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199“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8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4最新闻 Hot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
又发癫!“没了中国,英国你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