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薇薇:特朗普政府“移民扫荡”一个多月,都做成了哪些事?
面对联邦政府这样一把钝刀,要如何知道该磨哪里?
发布高度激进的法令,观察“谁赞成、谁反对”,是理想的试探方式。作为这次驱逐非法移民行动的一部分,“停止出生公民权”行政令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规定“任何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州公民”,特朗普的做法实际上意味着修宪;但他采用了绕开(必定被否决的)修宪步骤、设立新规重新解释“受其管辖”字眼含义的方式,从而将出生公民权问题变成了对共和党和政府的服从性测试——虽然行政令仅一天就被他自己任命的联邦法官暂停,将来还可能被政府内其他人阻挡,但只要能让反对者现身,对特朗普来讲就是成果,之后只要一路搞掉这些具体的人就行了。
3.联邦政府扩权的需要。
美国非法移民的地位问题不同于中国、甚至也不完全相同于欧洲近年来的难民问题,它深深根植于美国的“小政府”过往和联邦-州县权力博弈史。
上节说到,特朗普要改变美国的现状,必须扩大自己掌握的联邦政府权力。事实上,在撤除了累赘的联邦机构、解决不听话的人后,他毫不犹豫地把共和党“州权至大”政治正确抛到了一边,开始用“法无禁止即自由”的方式揽权。
如何揽权呢?美国惯例法文化的一个特性是,一旦开创了新惯例、并使当时的人习以为常,社会就将之当成法律一样认可,并在之后引用来行事。因此,激进的执法(立威)会明着带来权力。
例如,对前文提到的“学校抓人”,ICE在各地实际并不是同时开始、程度相同,而是因地方配合程度差异、像俄乌战线拉锯一样逐渐递进的。芝加哥作为一座民主党控制的“庇护城市”,一直有效地命令公立学校校警将没有“真正”逮捕令的ICE挡在学校执法范围外,因此虽然特朗普1月就命令允许在学校抓人,芝加哥ICE曾经一直没有此类实际行动。
但2月26日早晨,这一“战线”被突破,ICE在南圣路易斯大街索托高中(校区内还有一所小学)门口设伏,截住了一名送两名子女上学的私家车司机。在与校警交涉后,最终两名学生被校警护送入校上学,父亲被ICE抓走。
在当地媒体的哀嚎中,联邦政府完成了“在芝加哥学校区抓人”的扩权。
特朗普这任政府一个多月来已用这种方法扩充了多少权力?想想现在的“政府效率部”就知道了:当马斯克和他的“少年五人帮”裁撤百万漕工、攫取各部门系统权限、激起民主党/传统公务员遍地哀嚎和“红脖子”满堂喝彩时,在听取蛙声一片中,谁还会想到,截至目前,特朗普根本没能让“政府效率部”成为“部”,它在法律上至今只是美国总统办公室下属单位——数字服务局下面挂靠的一个科?(美国官僚英语中,“部”、“局”、“科”均为Department。)
如何看待特朗普的一揽子驱逐计划?
最近读到的一句话,可以在此处借用:“历史终将证明,将复杂的社会议题简化为非黑即白的道德叙事,用铁腕手段制造‘纯净共同体’的幻象,只会让国家在撕裂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原因很简单,虽然白宫和一些美国媒体煞有介事地持续报道逮捕和驱逐指标“同比明显增长”,但其实可以算一笔账:
截至2月4日,CBP总共仅抓获约8700人,其中461人系误捕;从2月6日起,特朗普团队就停止了每日更新ICE具体抓获人数,但根据Axios在2月14日援引“边境沙皇”汤姆·霍曼的说法,从1月20日开始,一共只有约14000人被捕。换言之,特朗普大张旗鼓抓非法移民的第一个月,实际“战果”将低于18667人,甚至不如2024年11月的拜登——该月共抓捕21130人!
据NBC News在2月7日的报道,特朗普和霍曼都对截至2月初的“驱逐成果”如此之小表示愤怒——为了完成今年驱逐100万人的指标(这将能在11年内把美国的非法移民驱逐干净,假设后者零增长),每天需要驱逐2739人;而实际上,特朗普上台至今,ICE和CBP加起来的单日最大抓捕量也不过1179人,有些周末抓到的仅约300人。何况,能一直关到被驱逐的“幸运名额”是有限的,抓捕量总是远大于实际驱逐量。
这样算下来,今年美国能驱逐的非法移民总数,虽然有希望高于去年拜登驱逐的271484人,但也仅此而已;至于霍曼制定的“每天驱逐1200-1400人”的KPI,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事实上,即使霍曼的KPI全部实现,全年也只能完成特朗普目标的43-52%。
也就是说:即使动员了美军(立即生效)、扩编了移民执法队伍50%(当然,考虑到没有对应预算、加上美国联邦政府的效率,说扩编招聘现在还没开始我也信),至少在目前,特朗普的驱逐非法移民目标根本看不到任何按预期完成的希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鲁比奥:美国想和俄罗斯谈判,但被泽连斯基“毁了”
2025-03-03 08:13 乌克兰之殇 -
多国领导人伦敦峰会宣布支持乌克兰四个步骤
2025-03-03 06:40 乌克兰之殇 -
美商务部长:3月4日将对加墨加征关税,关税水平待特朗普决定
2025-03-03 06:35 -
英国还想居中斡旋,美方放话:公开道歉
2025-03-02 22:01 乌克兰之殇 -
美国“蓝色幽灵”号着陆器成功在月球着陆
2025-03-02 21:59 航空航天 -
万斯一家度假遭夹道抗议,临时转移到“未公开地点”
2025-03-02 21:39 美国一梦 -
抗议特朗普,挪威燃料公司拒绝为美国军舰加油
2025-03-02 20:16 -
谢锋大使:中美长期和平共存,既是责任也是必须
2025-03-02 19:46 中美关系 -
美国这边也没闲着,左右开弓敲诈
2025-03-02 18:4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应退出北约和联合国”,马斯克:我同意
2025-03-02 18:02 -
波罗申科:有人期待我会批评泽连斯基,我不会
2025-03-02 17:24 乌克兰之殇 -
“五年前我们害怕新冠病毒,那是对的”
2025-03-02 16:27 新冠疫情与百年未有大变局 -
美乌谈崩后,哈梅内伊用乌克兰语这么评论
2025-03-02 16:21 乌克兰之殇 -
泽连斯基:将拿“被冻结俄资产的收益”还英国贷款
2025-03-02 15:50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上台后首次!美国航母抵韩,将参加联合演习
2025-03-02 15:08 三八线之南 -
“特朗普和万斯正剥离外界对美国外交的幻想”
2025-03-02 15:05 特朗普 -
“欧盟学学美国,直接跟俄罗斯谈”
2025-03-02 14:33 欧洲乱局 -
泽连斯基伦敦“求抱抱”,私下却被警告...
2025-03-02 13:5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即使只有1%的可能性,美国也在争取,但欧盟可不这么想”
2025-03-02 12:46 -
泰国向中国遣返40名偷渡人员,真实情况如何?使馆答问
2025-03-02 12:01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44“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77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