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雨潇:总统辩论磨破嘴,问题还是那个问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戴雨潇】
当地时间9月29日晚间,2020美国大选首场辩论拉开帷幕,“种族问题”也是其中议题之一。
在现场,主持人华莱士提问特朗普:
“在处理这个国家未来四年面临的种族问题上,选民为什么要相信你而不是你的对手呢?”
现场特朗普依旧拒绝谴责“白人至上”主义者,并将极端暴力问题引咎于“左翼”抗议人士。
如果我们把镜头转向现场外,持续四个多月的黑人游行还在继续,示威者拿起枪支和武器走上街头,高呼“黑人的生命也是命”“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而就在几天前,美国肯塔基州最大城市路易维尔大陪审团决定,针对美国黑人女子布伦娜 · 泰勒遭警察误杀一案,对3名涉事警察枪杀泰勒的行为不予起诉,仅指控其中一名将子弹射进邻居家的警察犯“肆意危害罪”。这项罪名在肯塔基州属于最低级别的重罪,最高判处5年监禁。
事发地路易维尔的抗议活动已经持续一百多天(Courier Journal)
布伦娜之死是今年第三起得到广泛报道的白人警察对黑人的暴力执法事件,此前五月份明尼苏达州警察跪压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致死,八月美国威斯康辛州警员从背后连开七枪射伤黑人雅各布·布莱克,几次事件均引发全国范围的示威活动,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近几个月以来美国各地持续爆发反种族歧视、反警察暴力示威活动(AP)
示威活动不仅仅是针对这些个案,而是最终把矛头指向了美国制度性的种族歧视、呼吁改革警察系统甚至解散警队。愈演愈烈的示威和骚乱对刚刚重启的美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示威者的大规模聚集也导致了新冠疫情的进一步蔓延,以上种种都为11月即将到来的选举增添变数。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抗议活动是否真的能改变布伦娜案后续的进展,乃至解决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警察暴力执法问题吗?
一、布伦娜之死的真相
本案的被害人布伦娜 · 泰勒是一名年仅26岁的医务工作者,她生前曾在路易维尔大学医学院担任急诊室技术员。今年3月13日凌晨,路易维尔市警察在一宗追查毒品行动中,强行闯入她的家中误将其击毙。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布伦娜有违法行为,因此她完全是被无辜杀害的。
被害者布伦娜·泰勒是一名26岁的医务工作者(Facebook)
从这段描述来看,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好端端地在家里睡觉,突然就被破门而入的警察用枪打死了,而且还没有任何人需要为她的死负责,整件事的性质确实十分恶劣,警方滥用暴力的行为令人愤慨。
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教授保罗·巴特勒批评道,“肯塔基州检察官的决定是在传达这样的负面信息:‘当三个警察半夜闯入你家,打了你六枪,这种行为却并不构成犯罪。’我认为这就相当于美国司法部门告诉我们:‘黑人的命不是命。’……看起来这几名警察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1]
然而这并不是当晚的全部真相。
事情的完整经过是这样的。路易维尔警方当时正调查一起毒品相关的案件,并且已经锁定了两名嫌犯,其中一人是布伦娜的前男友贾马克斯·格洛弗。调查显示,格洛弗曾经使用过布伦娜的住址接收包裹,就在今年1月,格洛弗曾拿着一个包裹离开布伦娜的住处,随后立刻前往了一个贩毒窝点。因此警方怀疑布伦娜的住处可能与毒品交易有关[2]。
正是由于布伦娜的住址和毒贩格洛弗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再加上考虑到缉毒行动本身存在极高的危险性,因此警方成功从法院获得了布伦娜公寓的“免敲门搜查令”(No-knock warrant)。
在3月13日凌晨,三名警察到达布伦娜的公寓开始行动。警方事后声称他们在行动前不仅敲门了,而且多次通报房屋内的人自己是警察。见屋内没有回应,警察使用破门锤强行进入房屋。当时正在屋内的布伦娜现男友——肯尼思·沃克率先开枪,击中了一名警察的大腿。三名警察立刻开枪回击,子弹不幸击中了布伦娜,致其死亡。
3月13日前往布伦娜住处实施缉毒行动的三名警察(LMPD)
沃克承认是自己先的开枪,但他表示自己当时并不知道破门而入的是警察,开枪完全是出于自我防卫的本能。由于三名警察当时都没有佩戴执法记录仪,究竟是警察当天没有自报家门还是沃克没有听到,我们不得而知[3]。但是沃克和警方的开枪顺序没有争议。因此,肯塔基州检察长解释道,在当晚的搜查中警方开枪是回应沃克率先开枪采取的自卫行为,所以不追究警察的刑事责任[4]。开枪打伤警察的沃克起初被指控谋杀罪,但后来起诉被撤回改为无罪。
从司法的角度来讲,肯塔基州的“城堡法则”允许人们对入侵自己房屋的陌生人开枪,但同时也允许合法进入房屋的执法人员对屋内的开枪予以还击[5],无论沃克还是三名警员当晚所作所为都没有违反法律。
二、美国警察——政治游戏的牺牲品
愤怒的民众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不管警察开枪是否合法合规,都必须有人为布伦娜之死负责。为了安抚沸腾的民意,路易维尔的政客不得不做一些表面工作。首先,路易维尔市长格雷格·费希尔(民主党)在五月底宣布无限期暂停发放“免敲门搜查令”,然后在几天后开除了警察局长史蒂夫·康拉德。与此同时,路易维尔市政府开始要求所有执勤警察佩戴执法记录仪。
这一系列的政治操弄完全回避了问题的要害。首先,按照当晚的情况就算警察配备了执法记录仪,事件的结果也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另外,全市范围内彻底取消“免敲门搜查令”的决定也存在很大问题。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赋予执法部门实施突击搜查的权力,主要是基于两个重要考量:其一是在毒品搜查等案件中,如果警察在门外先敲门然后告诉房间里的人自己是警察,毒贩很可能就会利用这段时间,迅速销毁毒品等罪证或者直接逃之夭夭,给后续的逮捕和起诉环节制造困难;其二是在面对穷凶恶极的亡命之徒时,突击搜查可以让警方占得先机,避免陷入被动,甚至身死人手。
路易维尔市市长和市议会为了迎合公众情绪,贸然撤销全市“免敲门搜查令”是一种非常短视而且不负责任的政治操作。这些政客显然是在用一线执法人员的安全换取自身的政治利益。
案发当晚,被布伦娜男朋友开枪射伤的警察乔纳森·马丁利上周给1000多名路易维尔的警察同仁群发了一封邮件。在邮件中马丁利首先为自己当晚的行为辩护:“无论我们是否被起诉,我都认为我们当晚的所作所为符合法律和道德。可悲的是,好人被妖魔化,罪犯反而成了圣人。”
随后他愤怒地谴责调查他们的联邦调查局以及路易维尔市长等政客:“如果你们在高压之下犯了任何错误,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都会立刻对你们展开侵犯公民权利调查……你们只是市长政治游戏中的棋子。我保证那些政客不关心你们或你们家人的安危,他们不过把你们当做可替换的工具。”[6]
当晚被枪打伤的乔纳森 马丁利警佐向1000多名同事群发邮件控诉市长(Roberto Ferdman)
布伦娜之死让人扼腕叹息,马丁利的邮件同样令人动容,一边是遵纪守法的公民,一边是维护正义的卫士,是什么让他们成了死敌?
问题的症结还是在美国的体制。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俄外交部发言人中文送祝福:国庆快乐
2020-10-02 07:21 俄罗斯之声 -
捷克总统发来祝福:一旦条件允许,我仍准备赴华
2020-10-01 22:07 中国外交 -
-
这国总统说汉语祝中国人民“国庆快乐”
2020-10-01 18:00 中国外交 -
对TikTok交易,美财长再发威胁
2020-10-01 17:25 大公司 -
反制!WTO同意欧盟向美国40亿美元商品加税
2020-10-01 16:35 美国经济 -
他想拉拢梵蒂冈谴责中国,失败了
2020-10-01 16:18 -
“中国人在看他俩笑话”
2020-10-01 16:14 美国大选 -
为减少对中国稀土依赖 特朗普再出招
2020-10-01 13:25 美国一梦 -
主办方想到了治他的办法
2020-10-01 11:47 美国政治 -
“在最难说中国好话的地方,我就说了”
2020-10-01 10:13 观察者头条 -
美国新增45484例,累计破722万例
2020-10-01 07:43 美国一梦 -
土执政党发表涉疆言论,我使馆:强烈抗议
2020-10-01 07:41 -
暴跌31.4%!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创史上最大跌幅
2020-10-01 07:22 美国一梦 -
王毅接受美驻华大使辞行拜会
2020-09-30 22:40 中美关系 -
加拿大华人国庆“传统节目”,今年被砍了
2020-09-30 22:06 海外华人 -
路透:中国准备对谷歌发起反垄断调查
2020-09-30 21:36 大公司 -
中印举行会议:采取务实措施推动边境局势进一步缓和降温
2020-09-30 19:33 龙象之间 -
特朗普拜登辩论拿中国说事,外交部回应
2020-09-30 19:00 美国大选2020 -
“马戏表演”“史诗级国耻”,美媒忍不住了
2020-09-30 17:26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