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经:震撼来了!欧洲汽车市场如何迎接中国新能源冲击?
最后更新: 2023-06-29 09:04:21【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经】
当地时间6月20日,在中德两国总理见证下,国家发改委与西门子、宝马、奔驰、大众、巴斯夫、空客等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这其中,汽车企业占据了大半,既可见欧洲汽车产业的雄厚,也可见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渴望。
欧洲汽车企业非常强大,从全球获益极多,因此心态从容,欧洲汽车市场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较为开放。
但进入2023年,欧洲人猛然惊觉,中国新能源汽车强大超乎想象。
一、欧洲与全球汽车市场格局
2022年,欧洲市场汽车(指乘用车)销量1128.7万辆,同比减少4.1%,轿车注册930万辆,属于30年来最少,因为汽车芯片短缺影响了生产。在区内销售的主要车企是,大众集团销量279万辆、Stellantis集团(PSA与菲亚特克莱斯勒合并)销量205.3万辆、雷诺集团106.2万辆、现代集团(含起亚)106.1万辆、宝马集团81.8万辆、丰田集团80.6万辆、奔弛集团65.6万辆、福特51.7万辆。这八大集团,占了欧洲汽车销量的82%。
从国家来看,新车销量较多的是德国265.1万辆,英国161.4万辆,法国152.9万辆,意大利131.7万辆,西班牙81.3万。五国共计792.4万辆,占欧洲市场的70%。
从2022年地区销量来看,欧洲是全球第三大市场,中国2356万辆乘用车居第一,美国1373万辆居第二。全球销量8102万辆,8个主要市场占72%。中国、美国、欧洲规模已经上千万辆了,后面印度、东盟、巴西、俄罗斯、墨西哥是100万-400万的规模。
另外,日本2022年乘用车销量360万辆,韩国139万辆。但是外国品牌较难打进这两个市场,日本本土品牌市占率在90%以上,韩国消费者除豪车外基本不买外国车。这不是关税的问题,而是两国消费者的心态很封闭,别国没有办法。
中国进口车有15%的关税,还有13%的增值税,根据排量不同还有1%-40%的消费税,即使降低了关税,中国消费者主要还是购买合资车。有点规模的发展中国家汽车市场,关税就更高了。如印度对4万美元以下的进口车收60%关税,以上的收100%关税。巴西进口汽车关税35%,还有各种税费。俄罗斯汽车关税、增值税和中国差不多。
综合来说,欧洲应该算是全球相对较为开放的汽车大市场,销量前八里美系、日系、韩系都有。欧盟内部汽车销售关税为0,德系车等于有了很大的国内市场。欧盟对美国车进口关税是10%,零部件关税3%-4.5%,综合税率8%。欧洲进口中国车,关税也是10%。
当然欧洲的进口车税率也不算很低,美国人就抱怨对欧盟进口车只有2.5%的关税,不对等。特朗普2018年声称要对欧洲车加征25%关税,虽然是谈判策略,但也说明了美国的不满。美国市场曾经算是较为开放的,欧洲、日本、韩国车都销量不小。只是美国搞的非贸易壁垒很黑,律师团伙很可怕,随时要挑错吃人的感觉。美国现在又泛化国家安全,还猛加关税,已经不讲自由贸易了。
但汽车市场可以搞合资或者本地生产绕开关税,品牌车还是有办法在全球扩大销量的。中国是国际车企合资销售最为成功的市场,外资品牌一度占据了70%的市场,其中德系车最为成功。中国市场销量爆增到全球最高,国产车品牌孱弱的感觉却延续了多年,份额还逐年走低,汽车业被痛批了多年。
上图是在前图八大市场中,欧系、日系、华系、美系、韩系车的销量。欧系车和日系车差不多,是主要的全球霸主。美系车品牌要弱一些,即使本土市场不小,也打不过欧系和日系。华系车崛起势头强劲,2023年4月中国市场份额历史性地超过55%,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在八大市场的份额就有19.5%。韩系车表现也不错,进入2023年发展势头很好。
放在全球,欧系与日系还是差不多,也是占约25%的市场份额。韩国本土市场太小,在全球历史积累不够,但是全球市场份额能打到约8%已经非常厉害了。美系车有点像中系车,本土市场被吃了很多,通用、福特等美企在海外也明显不如欧系、日系强势。
值得重点分析的是华系车的全球市场份额。现在还主要靠本土销量,但是出海势头强劲,2023年一季度出口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中国汽车业是全球经济最大变局之一,全球市场份额能冲到多少,让各主要市场都很紧张。
欧系车品牌在本土较为强势,欧洲市场每卖五辆车就有四辆是在本地制造的。过去十年,欧洲汽车贸易顺差每年都有700亿至1100亿欧元,贡献巨大。汽车业是欧洲制造业王牌,本土压力不大,都在对外积极开拓。
日本2021年汽车贸易顺差770亿美元,也很强劲。韩国汽车近年来取得了突破,2022年汽车贸易顺差超400亿美元,2023年前两月汽车顺差79亿美元,取代半导体成为顺差最大的商品,3月、4月出口65亿、62亿美元,同比大增。
多年来的传统格局中,全球汽车贸易逆差大户是美国和中国。美国汽车贸易逆差都快2000亿美元了,美系车的国际竞争力逐渐下降。直到2020年,中国汽车产业贸易还有310亿美元的逆差。中国逆差小点,是因为合资车起了很大作用,要是进口整车满足需求,逆差会高得吓人。
传统格局就是如此,汽车研发生产销售有实力的就是中国、欧洲、日本、美国、韩国这五家。其它地区是目标市场,最好也就是泰国这样的生产基地,但研发不行。五家汽车巨头里,欧洲、日本、韩国是顺差大户,本土市场基本保住,在外面狠吃份额赚得很开心。美国与中国是逆差大户,竞争力感觉差了点,本土份额也要被别家分走不少。
当然这是传统格局,2022年的份额数据看上去和之前差不多,其实因为中国汽车的强势崛起,内在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变化。如2022全年中国汽车贸易逆差只有15亿美元了,6月以后就转为顺差了。2023年前5月,出口汽车193.3万辆,同比增长80%,金额2667.8亿元,同比增长124.1%;进口汽车28.4万辆,金额1238.2亿,顺差1430亿元,新能源汽车出口45.7万辆,同比增长1.6倍。
从2020-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数量将实现100万-200万-300万-400万的奇迹增长,迅速成为汽车出口第一大国。但是出口到欧洲、美国的中国品牌车并不多,到日本、韩国的更少。因为疫情来往少,外界其实并没有太触动,欧洲人并没有感觉身边中国车增多了。
直到2023年上海车展,全球车企高管纷纷来参观,这才有了直观感受,知道事情大了。外界对中国电动汽车的研究变得火热,日本人把比亚迪海豹拆了出书。这一点,欧洲车企高管应该是受震动最大的。
那么,欧洲新能源车又是什么情况?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上海电气在印度被诈骗与索赔?公司声明:严重歪曲事实
2023-06-28 21:21 大公司 -
退而不休的李嘉诚一边抄底,一边为“三代”铺路
2023-06-28 18:04 观网财经-房产 -
伊利首批加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植万亿棵树领军者倡议”中国行动
2023-06-28 17:26 -
消费日报|王老吉否认销售岗裁员20%、科迪乳业管理层大换血
2023-06-28 17:26 观网财经-消费 -
“上海成为全球铂族产业创新高地”
2023-06-28 16:03 观网财经-消费 -
中国华融接手万达地产旗下公司股权
2023-06-27 18:31 观网财经-房产 -
消费日报|Gucci母公司收购立香水品牌Creed、宝洁专业美妆部门任命新CEO
2023-06-27 17:56 观网财经-消费 -
退市潮下:业主焦灼,房企“淡定”
2023-06-26 18:51 观网财经-房产 -
香港恒大中心更名,马云接盘许家印?
2023-06-26 17:51 观网财经-房产 -
消费日报|上海迪士尼乐园票价最高涨至799元、太平洋咖啡三年关店超200家
2023-06-26 17:50 观网财经-消费 -
Vans母公司换帅,能打赢翻身仗吗?
2023-06-26 17:11 观网财经-消费 -
消费日报|LV联合Manner打造限时书店、阿迪达斯抖音官旗运营方被罚20万
2023-06-25 17:56 观网财经-消费 -
卖楼、开直播,美邦服饰艰难自救
2023-06-21 20:40 观网财经-消费 -
宁德时代电池有重大缺陷,已被特斯拉暂停供货?宁德时代回应
2023-06-21 19:24 -
消费日报|海底捞门店数量排名第一、东阿阿胶被强制执行1041万
2023-06-21 19:14 观网财经-消费 -
恒大:677个项目已复工,恒驰汽车交付超1000辆
2023-06-21 18:27 观网财经-房产 -
万物云朱保全:要把“围墙里面”的劳动力释放出来
2023-06-21 18:27 观网财经-房产 -
我爱我家一员工跳楼身亡,公司:会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2023-06-21 17:39 观网财经-房产 -
五粮液1666万元跨界光伏
2023-06-21 17:09 观网财经-科创 -
“偷”保险柜、“私刻印章”,房企与信托的魔幻商战
2023-06-20 18:41 观网财经-房产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