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遗忘的车史:50年代中国曾研制微型车
关键字: 50年代中国曾研制微型车周总理试驾而人们心目中真正意义的K-car则是1958年3月上市的斯巴鲁360,该车同时也是斯巴鲁历史上首款量产车。斯巴鲁360的外观采用了流线型设计,圆润的造型犹如瓢虫,它也因此被称为瓢虫汽车。该车配备了两个向后打开的“自杀式”车门,车身尺寸为2990mm×1300mm×1379mm,轴距为1801mm,车内可乘坐4人,车重仅410kg。
斯巴鲁360采用了后置后驱的布置方式,动力方面搭载了356cc的双缸空冷二冲程发动机,最大功率16马力,匹配3速手动变速箱,0-96km/h加速时间约37秒,并且该车的最高车速刚好是96km/h。这样的性能对于当时日本民众的用车环境来说是足够用的,并且价格也是能让人们买得起的,因此一经推出便备受欢迎,为初入汽车领域的斯巴鲁打开了局面。
到1970年5月停产时,斯巴鲁360共制造了超过39.2万辆,算得上是日本汽车工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除了斯巴鲁以外,其它品牌也纷纷响应政府倡导推出了K-car,如:1960年问世的马自达R360、1967年问世的本田N360等,汽车由此开始步入日本家庭。1967年,日本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汽车产销大国;1970年,汽车在日本的千人平均保有量已达到170辆。
同样在60年前,斯巴鲁360问世的1958年,我国也曾开发过类似的小车,如北京的“卫星”牌、上海的“海燕”牌微型车。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周恩来总理还亲自试驾以及陪同朝鲜金日成首相试乘过这些小车。
50年代中国也曾研制微型车
1958年我国正值“大跃进”的历史时期,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高校毕业生搞起了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而旨在替代人力三轮车的卫星牌微型车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该车定名为卫星牌,除了字面意思还暗含着微型的意思,可谓一语双关。卫星牌微型车最初由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汽车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配备折叠敞篷但没有车门,车内可乘坐四人,动力系统搭载两缸四冲程对置风冷汽油机,后置后驱,最大功率12-13马力,匹配无极变速器,首都公司修理厂负责样车试制。
周恩来总理与金日成首相在1958年试乘试驾的便是卫星牌的第一代样车。在随后的一年中,清华大学从国外购置了BMW 600等两款微型车作为参考,开始进行第二代卫星牌样车的设计,同时北京市委将试制任务交由北京汽车修配厂二分厂(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升前身)承担。
第二代卫星牌微型车的外形得到了改进,并且开发了多个车身版本,如:折叠软篷双门版、硬顶无门版、软篷天窗无门版等,同时还对动力系统进行了升级,通过扩缸将发动机功率提升至16-17马力,这样的动力在当时北京的路况下还算够用。
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卫星牌微型车开始了第三代车型的研发,这一次清华校方介入较少,北汽修配二厂以菲亚特、雪铁龙、斯巴鲁、Trabant(前东德汽车品牌)4家海外品牌作为参考,最终选定按Trabant微型车的外形进行仿制,使卫星牌的车身尺寸明显增大,但动力、底盘部分沿用了上一代车型的设计。
卫星牌前后试制了三代共7款车型,其中第5款成为定型车,从1958年到1960年总共制造了146辆。该车长2.7米,宽1.25米,轴距为1.4米,两门四座布局,车重440kg,搭载排量410cc的风冷对置两缸发动机,最高车速可达60km/h。卫星牌微型车曾在北京火车站和儿童医院等处作为出租车为乘客提供服务,按0.2元/km收费。
卫星牌微型车的照片还登上过法国期刊。据原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总工程师袁家桢回忆,当年的拍摄任务由他负责,按照法国媒体要求,照片的背景中有北京的标志性建筑,车上还有男女车模,他们是厂里最帅的工程师和最漂亮的团委书记,照片由王府井大北照相馆的摄影技师拍摄。
另一方面,受北京研制微型车的鼓舞,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客车修造厂也搞起了微型车开发。1958年10月,代号沪客580的原型车试制成功。紧接着,上海客车修造厂在原型车基础上适当改进并开始试生产,新车被命名为海燕CK730。1959年2月-5月,海燕CK730共制造了65辆。
随后,上海客车修造厂按照吉林工业大学的设计方案,开发出新一代的海燕SW710微型汽车,共制造了100辆。为了促进微型车的发展,1960年,卫星和海燕还在上海进行过一场微型汽车的性能测试,双方对比了承载能力、车速、油耗、故障率等,据称卫星在这几方面都优于海燕。
结语:随着大跃进泡沫的破裂,卫星和海燕微型车都难以继续维持,这些中国品牌的第一代微型车就此下马停产。卫星、海燕如流星般转瞬即逝,很快便被人们所遗忘。20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中央提出国防工业“军转民”方针,以此为契机,有着军工背景的昌河汽车从铃木引进技术,在1982年率先装配出中国新一代的微型汽车。当然,这就是另一段故事了...
- 原标题:被遗忘的车史:50年代中国曾研制微型车
- 责任编辑:于文凯
- 最后更新: 2018-05-09 14:20:09
-
蔚来ES8被曝交车时间连续“跳票”?公司称目前属于用户试驾阶段
2018-05-09 12:50 -
李斌:蔚来投资者财力雄厚 公司状况比FF、威马都要好
2018-05-09 11:41 -
第五波造车潮:中国60多新玩家涌入,历史胜率仅2%
2018-05-09 09:07 -
四川10辆越野车穿越罗布泊无人区 官方回应
2018-05-09 08:53 -
巨亏11亿元,DS怨谁?
2018-05-09 08:40 汽车 -
硝烟再燃!韩国电池企业将在华扩建工厂
2018-05-08 22:25 汽车 -
东风本田停售CR-V后:经销商依然积极提车
2018-05-08 22:22 汽车 -
缺席北京车展的宝沃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2018-05-08 15:00 -
生于千亿融资 死于量产:互联网造车幸存者谁?
2018-05-08 09:45 -
李斌攒局:他会是下一个雷军吗?
2018-05-08 09:25 -
进口路虎揽胜星脉系列汽车被召回 豪华车需摆脱“量高质低”陷阱
2018-05-08 09:16 -
赌比亚迪怼特斯拉,巴菲特为什么?
2018-05-08 08:56 汽车 -
小鹏G3预订售罄背后 “代工造车”能走多远?
2018-05-07 19:35 汽车 -
想靠新能源翻身 这些中国车企的求生路
2018-05-07 06:24 -
陈光祖:汽车的“芯病” 汽车的心病
2018-05-07 06:19 -
近五年新能源汽车召回33.6万辆,特斯拉/日产/宝马占比最高
2018-05-07 06:15 -
上汽通用五菱“神车”屡遇质量问题 高端转型难见成效
2018-05-06 19:04 -
狼来了?特斯拉宣布下半年公布在华建厂信息
2018-05-04 16:02 汽车 -
特斯拉要破产?一季度巨亏 电动卡车又被控抄袭遭索赔20亿美元
2018-05-04 12:33 汽车 -
硬杠特斯拉! 大众订购400亿欧元的动力电池
2018-05-04 10:49 汽车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