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丰泽:“法两头下注、俄只会打仗,我们更想要中国的‘非武力化’”
最后更新: 2024-11-28 11:13:39经济与社会
相比起埃米尔,穆萨的性格更加活泼外向,与穆萨的交流话题也更加严肃。我跟他聊起塞古的农业开发规划,我说有个风险需要关注,就是这个项目如果做的话至少需要5万名年轻的壮劳力,加上基建则需要更多,所以需要关注本地区是否有足够的富余劳动力。穆萨摆摆手:“我们这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人!别说五万,就是五百万也有!”
这不是玩笑话,农业开发是很占用劳动力的,而我亲自去塞古考察时感觉当地的人口密度并不大,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穆萨说,非洲的人口流动度非常高,在非洲的国与国之间,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的边界,也没有海关,所以人口的跨国流动非常频繁。
这些年加纳的经济发展得不错,许多西非人就这样自然而然地穿越边界去那边打工,政府是管不了的。如果马里这边的经济能够发展起来,自然也会有周边国家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入马里。
更何况,就算退一万步讲,不谈劳动力流入,光是马里国内的失业人口,就已经很多了。每当我们坐车看到路边蹲着成群结队无所事事的年轻人,穆萨都要长叹一口气,然后说道:“我的理想,就是给这些人都找到事情做。”在他看来,马里的社会之所以一团糟,归根结底,都是经年累月的战争导致的。
穆萨说,为了打这场仗,刚开始他们依靠法国人和西方的力量,后来他们发现没用,因为法国人两边给钱,两头支持,仗越打越大,他们只是趁机掠夺资源。
后来他们赶走了法国人,转而依靠俄罗斯,也就是瓦格纳的雇佣军。俄国人要稍好一些,终于不两头下注了,帮政府军打赢了叛军。但是穆萨认为,靠打仗没用,最多只是暂时的压制,归根结底,道路只有一条,就是发展经济。
2024年7月,马里政府军士兵和瓦格纳雇佣兵与分离主义武装展开“激烈的战斗”。图中为分离主义武装。法新社
把经济发展好了,老百姓都有事做,自然就对战争丧失兴趣。对面的叛军一看这边有工作,吃饱喝足了,也会放下武器跑过来打工。说白了,大家都不想死,贫困才是酿造暴力冲突的温床。
而要想发展经济,俄罗斯显然指望不上,穆萨认为唯一可以寻求帮助与合作的就是中国。他认为,只有中国有能够踏踏实实发展经济的经验和全套的经济解决方案。他们非常急迫地想要与中国合作,也愿意寻求生产中国需要的产品,不论是矿产品还是农产品。如果将来工业能够起步,当然最好是也能生产工业产品。
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非常推崇,但并没有提及马里的发展路径会不会与中国有所不同的问题。穆萨说,他非常佩服中国共产党,尤其佩服邓小平,自认为是一个“邓主义者”。在他看来,中国只改革开放了40年,经济就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了现在这样,可见改革开放是多么了不起。
在他的线性推导中,假如之前的一百年中国就没有打仗,而是在大清就直接快进到改革开放,那现在的经济岂不是要上天了?因此他得出结论:一切战争都是毫无用处的,只是白白给老百姓带来痛苦;只有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才是国家唯一的出路。只有谈判才能解决国家的问题,谈不拢就再谈,谈到谈拢为止,战争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甚至包括台湾问题,他认为,以目前大陆的实力,打下台湾显然不成问题,但是军事胜利没有意义,只会破坏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将经济拖垮。他将大陆目前不对台湾动武的策略视作一种“顾全大局的智慧”。
显然,他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有些过于简化,我们不必细究;但是他据此认知而产生的,对马里国情的判断却是很有可取之处的。我们不妨把他对中国历史的认识看作是一种“影射史学”。的确,就马里目前的国情而言,确实需要立刻停火,停止直接冲突,然后逐步发展经济,逐渐消弭仇恨。
一些总结
在与两位马里博士的交流中,我们能够感觉到马里高级知识分子的某些思潮。尽管这些交流还比较片面,但却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简单概括:
各国的高级知识分子之间,思想的共性远大于异性。比如生育观念和生活观念,万里之外的马里高级知识分子与海淀的高级知识分子想法几乎无差别,大家思考问题的方式也高度相似。但是,一名马里普通农民的思想显然与中国农民相去甚远。
马里的高级知识分子对国家前途命运是有思考的,而且这些思考也有一定的深度。这说明他们具备相当的本土情怀,并不会因为自己受过的教育更高就厌弃自己贫困落后的祖国,寄希望于“往上走”,向欧美移民。
我在东非地区工作期间,接触到的当地知识分子,也有相似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认为是非洲青年一代高级知识分子的某种共性。
不同于西方国家和俄罗斯这种“武力开路”的模式,马里的高级知识分子对中国这种比较纯粹的“经济开路”模式更加认可。同时,他们也能深刻认识到合作的相互性,并不是单方面地指望中国的“援助”,而是更希望通过一定的早期扶持,让马里具备造血能力,最终让中非之间互相需要,这样才能让友好合作的关系长期发展下去。
或许,中国这种“非武力化”的模式,可能正在逐渐成为一种非洲知识分子认知中的文化模式,成为我们文化输出的一部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特朗普内阁提名人遭“非美国式”暴力威胁
2024-11-28 10:59 美国政治 -
曾被威胁牢底坐穿,“扎克伯格登门拜访特朗普”
2024-11-28 10:07 特朗普 -
“我很高兴接受普京的邀请”
2024-11-28 09:46 -
特朗普宣布特使人选,主张谈判解决
2024-11-28 09:30 美国政治 -
法国改口:有豁免权
2024-11-28 08:58 -
“拜登要求乌克兰降低征兵年龄,18岁就能上战场”
2024-11-28 08:32 乌克兰之殇 -
咦?特朗普对加墨征税,中国赚了?
2024-11-28 08:25 中美关系 -
美国将赴华旅行提醒由三级降为二级
2024-11-28 07:43 中美关系 -
这也是间谍行为!
2024-11-28 07:21 -
“接受500次视察无一例未决问题”,中方驳斥美方
2024-11-28 07:00 -
耿爽:呼吁美国,作出真诚努力
2024-11-28 06:51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找了个商人当海军部长,毫无军事经验
2024-11-27 23:04 美国政治 -
莎拉·杜特尔特遭诉,回应直指马科斯“他就是想把我赶下台”
2024-11-27 22:33 南海局势 -
“中企用三倍工资在全球招揽科技人才”,西方如临大敌
2024-11-27 21:40 人工智能 -
尹锡悦接见乌克兰防长一行
2024-11-27 20:27 乌克兰之殇 -
拜登政府赖钱,还甩锅中国运动员
2024-11-27 19:3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援乌武器不够,欧盟想了这个法子
2024-11-27 18:11 乌克兰之殇 -
土耳其缩减美F-16战机采购项目
2024-11-27 18:01 -
澳大利亚众议院通过法案:禁止16岁以下人群使用社交媒体
2024-11-27 17:48 -
绕地运行两个月后,“迷你月亮跑路了”
2024-11-27 16:00 天文
相关推荐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28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4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17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
“订单量暴跌,美国进口商巴望着和中国达成协议”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驱逐4岁患癌儿童,“边境沙皇”辩护:没啊,只是驱逐了他们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