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丰泽:“很多事只有我们能干成,换任何一家美国或欧洲企业都不行”
最后更新: 2024-09-13 13:46:42鼓励更多出海尝试——“很多事只有我们可以干成”
观察者网:近些年西方媒体一直对我们在非洲做的出海基建进行攻击,比如说什么中国在非洲制造债务陷阱、中企不雇佣当地人等等。从您自己行业的视角来看,您认为我们现在做这些出海,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曹丰泽:我们中国企业出海的优势其实很明显,就是很多事只有我们干得成,换任何一家美国或者欧洲的企业是干不成的。
基建行业需要连续投入。因为中国的基建项目很多,经验丰富,对我们这些工人和工程师来说,很多技术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所以从国内抽调任何一个建筑公司、一个项目经理、一个总工或者一些老师傅过去就可以拉起一套班底,组织起一个上万人的工程。
同时我们的产业链也相对成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设计,马上就能设计出来。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机械,马上就能找到专业的设备供应商和专业的驾驶司机。
欧洲和美国已经过了基建大发展的年代,所以说客观上就张罗不起来。比如英国建核电站,德国修机场,都是二三十年建不起来。
如果是小的工程,可能印度、土耳其或埃及的承包商也能干。但如果是非常大的工程,那么既有技术又有人手,且还有经验去组织张罗的,就只有中国这唯一的选择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优势。
劣势主要是在舆论上,被外界压着打,这也是事实。
观察者网:既然我们提到了外媒一直在炒作的债务陷阱,还有新殖民主义这些概念。从您实际的工作接触中,当地人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些说法的?
曹丰泽:我接触到的当地人大多数都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们不会有这么多奇怪的弯弯绕的思想,大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我怎么能在工地上多干一点,争取升职加薪。比较上层一点的业主单位,或者是当地政府部门的人员,大家想的肯定也是怎么把这个项目干好了,然后我有功了好升职加薪。所以我接触到的大部分本地人的看法可能还是比较务实的。
2024年4月5日,在乌干达姆巴莱市,人们前往中乌姆巴莱工业园上班。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观察者网:在中国实现铁工基出海后,现在非洲市场最希望我们出海的项目是什么?未来还有哪一块可能是需要我们中国企业去闯一闯或者去做一做的?
曹丰泽:这块主要分两部分,一个是国家层面的投资,或者说从中国官方政府这个角度来看的投资,我认为比较适合做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基建类,尤其是能源类的投资,新能源更好。
对于落后的欠发达国家,首先缺的就是大型的公共品。举个例子,有了电,大家才能卖冰箱,或者开一个用电的工厂,但是这个逻辑反过来不能成立,没有先开一个需要用电的工厂,才发现缺电,然后想到建水电站的。
小型工厂涉及到的产业链短,投资规模小,投资周期也不长,所以很多私人资本就愿意去投。比如一个有钱的老板拿出一两个亿开个厂子,过个两三年就开始盈利。这是一个很正常很普通的商业模式。
然而,水电站或者大型电站不是这样的。要建一个水电站,从立项开始到发电运营可能要10年的时间,回本则可能要20多年的时间,绝对不可能指望一两个私人老板去干这件事,对他们也不公平。私人投资者一定会关心自己的投资周期,如果说30岁投资,60岁才赚到钱,这样的投资对于私人投资者而言是缺乏吸引力和动力的。
因此这种项目只能由国家层面来推动,一方面我们愿意去进行这样的投资,另一方面我们有足够的识别风险的能力。
从私人的角度来说,非洲现在可能对很多中国企业还是处于一个不了解,或者说有一点畏惧的状态,可能这些企业手上有资金也有技术,而非洲也有需求,但是出于信息的不对称而不愿意去投资或者不敢去。
新能源和农业在非洲大有前景
观察者网:在非洲开发新能源有没有前景?非洲有没有可能由此实现弯道超车?
曹丰泽:肯定有,因为总的来说,传统能源是比较容易被掠夺的。
比如,A国家很富有,但是它没有资源,B国家很落后,但是它有很多的石油矿产,那么A国家是很容易经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去掠夺B国资源的。不光是通过战争,有很多方式可以通过很低廉的价格去把资源给掠夺走,但新能源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因为在非洲阳光哪里都有。
每天中午我从宿舍出来去上班,打开门瞬间就睁不开眼睛,这样强烈的阳光如果能把它利用起来是很好的。只不过新能源相比传统能源,它对技术要求更高。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晴天什么时候阴天,需要用电的时候突然阴天没电,是很麻烦的事情,所以要有大量的配套技术和设备。
在非洲做新能源可能比发达国家做新能源还要更容易,因为发达国家有的时候存在一个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的问题。旧产业的人太多会形成很强的阻力,而落后国家本来就是空白一片,没这方面顾虑。
观察者网:在非洲投资农业有没有前景?前景如何?
曹丰泽:我可以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有。
现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但都是错误的观念。
第一种错误观念认为非洲的农业不发达,完全是因为非洲人懒,这属于是互联网刻板印象之一;另一个错误观念则完全相反,认为非洲的土地非常贫瘠,不适宜耕种,所以非洲的农业无论如何也发展不起来。
首先,非洲的土地很肥沃、很富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认识有很多在那边开农场的老板,那个地真的是种啥长啥。土地肥力非常强,远远超过比如华北平原这种已经连续耕种了几千年都没有休息过的土地。但是这种富饶的耕地不是说我过去就可以种的,它需要大量的投资进行开发。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蚂蚁包,这东西的学名叫做非洲蚁堆,国内是没有的。它是非洲白蚁用自己分泌的一些生物化学物质去建造的巢穴,大的可能有10多米高,像小山一样。
这种由蚂蚁分泌出来的生物胶非常坚硬,跟混凝土似的,你如果用铁锹去挖,根本挖不掉。要么用炸药去炸,要么用推土机去推,而且还得是功率非常高的推土机。而且非洲蚁堆在方圆几公里一个挨着一个,一亩地里面可能有十几个。所以,我们要把这样的一块地开垦成耕地,首先要买得起推土机。
假如我是一个有推土机的人,或者说我是一个买得起推土机的人,我想去开发非洲的农业,那其实相对容易,因为我可以承受前期的大量投资,到了后期种植的时候,随便弄点种子,都不用上化肥,稍微做一下田间管理,就能有很好的产出。这里土地的价格非常低廉,基本等同于不要钱,劳动力的价格也很便宜。
但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绝大多数想要在非洲干农业的非洲人没有这个钱。阻碍非洲农业发展的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非洲的农场主,或者说投资农业赚到钱的人都是白人,因为他们有钱,可以建大规模的自动化农场。非洲的土地非常平整,只要把这个土地开垦出来,然后设置上全自动喷洒农药的机械,平时只需要一个遥控器就可以控制,连人都不用雇。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英国首相:我们再不改革就等死吧
2024-09-13 12:33 不列颠 -
马斯克又骂上澳大利亚:法西斯
2024-09-13 12:32 大公司 -
“你在帮助中国称霸!”“你才是!”…美国两党又掐起来了
2024-09-13 11:18 中美关系 -
他们在伦敦集体表示:支持向前殖民国索赔
2024-09-13 10:44 不列颠 -
首次,一艘运粮民用船只“遭俄军导弹袭击”
2024-09-13 10:40 乌克兰之殇 -
“中国创造了一个现代奇迹,美国应该和中国聊聊怎么做到的”
2024-09-13 10:21 -
中国驻美大使:从来没有谁高谁一等,从来没有谁能压垮谁
2024-09-13 09:25 中美关系 -
IAEA再为日本政府“背书”,被质疑“出尔反尔”
2024-09-13 09:05 福岛核泄漏 -
“美国两党被政治利益集团所控制,并不了解与中国合作的潜力”
2024-09-13 08:50 -
独立检察官报告:对中国游泳选手食品污染事件的处理,公平公正
2024-09-13 08:45 -
傅聪:发达国家应当继续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
2024-09-13 08:03 -
李强出席中国-阿联酋工商论坛并致辞
2024-09-13 07:21 中国外交 -
多位侵华日军后代来华谢罪:“举着白旗向世界发声”
2024-09-13 07:10 日本 -
“中印双方同意为双边关系改善创造条件,并就此继续保持沟通”
2024-09-13 06:42 中国外交 -
王毅:中方支持伊朗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
2024-09-13 06:40 中国外交 -
新日铁高层被曝紧急赴美,还透露了“小心机”
2024-09-12 22:50 美国一梦 -
泽连斯基:俄军已在库尔斯克地区发起反攻
2024-09-12 22:12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王毅
2024-09-12 22:09 中俄关系 -
德方回怼掀“政治波澜”,特朗普亲信怒了:比俄伊还恶劣
2024-09-12 22:03 -
美反华议员“破防”:天啊,你咋就是不愿指责中国?
2024-09-12 21:37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30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22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2“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43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