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丰泽:“很多事只有我们能干成,换任何一家美国或欧洲企业都不行”
最后更新: 2024-09-13 13:46:42清华博士、非洲、土木工程,曹丰泽身上有太多的标签。但对于他来说,这些标签背后并不仅仅是猎奇,而是在非洲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从趁年轻时想要闯一闯,到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非洲通,曹丰泽都经历了什么?他眼中真实的非洲是什么样的?作为一名中企驻非工程师,他对中国企业出海非洲又有哪些建议?
观察者网对话中企驻非工程师、清华土木工程博士曹丰泽,带来对非洲的一线观察。
中企驻非工程师、清华土木工程博士曹丰泽
【对话/观察者网 冬晓,整理/观察者网 郑乐欢(实习生)】
真实的非洲是什么样的?
观察者网:刻板印象中的非洲总和贫穷、落后、治安差等负面词汇挂钩,那么根据你的亲身经历,真实的非洲是什么样子的?
曹丰泽:首先非洲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有3000多万平方公里,以撒哈拉沙漠为界,分为南非和北非。北非严格来说属于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人种以白人为主,阿拉伯人居多,伊斯兰文化占主导地位。
所以,当我们说起非洲的时候,一般指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但是具体到各个国家,情况也不尽相同。比如,从社会发展程度上看,南非曾经是发达国家。虽然最近三十年来它的经济在逐渐走下坡路,但是总体上,南非的底子还是相对好一些,工业化程度、商业化程度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都较高。
我待过的坦桑尼亚属于东非。坦桑尼亚、赞比亚、肯尼亚这条线,算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中总体情况较好的。不只经济,社会治安也不错,不会有太多刑事案件,恐怖袭击也相对较少。
而西非这样的法语区就要相对乱很多,比如刚果金。不建议以个人身份去这些地方进行商务考察或者旅行。
观察者网:东非和西非之间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曹丰泽:原因很多,向上追溯的话,东非地区总的来说受到泛印度洋文化的影响,即阿拉伯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一直以来社会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比如坦桑尼亚的坦,指的是坦桑尼亚的大陆部分坦噶尼喀,其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9%。然后这个桑,指的是桑给巴尔,坦噶尼喀大陆外面的一个小岛。这个小岛以前是阿拉伯世界或者说伊斯兰世界一个重要的商业中转站,是阿曼帝国的首都,所以坦桑尼亚相对来说要发达一些。
观察者网:从你个人的视角看,坦桑尼亚现在的发展如何?中国和坦桑尼亚的合作到了什么程度?
曹丰泽:我认为坦桑尼亚在整个东南非,甚至是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应该能排进前几名。它跟中国的合作确实比较多,具体有多少我现在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是,坦桑尼亚不论是华人的数量,还是私人企业的经济规模,又或者是国有企业的基建投资,都相对(其他非洲国家)较多,而且我们在这里也相对安全。
在这里我要澄清一个谣言,很多人在网上说坦赞铁路已经废弃了,这是假的。的确,坦赞铁路现在没有发挥出它百分之百的运力,这是客观事实。因为有一些地方可能年久失修,需要降低标准运营,但是坦赞铁路一直都在运营状态中。我们修的大坝就在坦赞铁路边上,我们用的水泥和混凝土很多时候还要靠坦赞铁路给我们运进来。我们自己都在用,所以说坦赞铁路已经荒废的论调是完全不可能成立的。
中企出海、落地非洲——妥妥的双赢局面
观察者网: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我国企业的出海项目是怎么慢慢发展起来的?出海项目的数量和类型在这些年间有什么变化?
曹丰泽:首先“一带一路”这个概念,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指导纲领,而是一种对于现在已有成就的总结。早在“一带一路”这个概念提出之前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中国企业就已经在不断出海了。
改革开放以来,私人企业自不必说,只要有钱赚,那些老板们就会参与到经济循环当中,这是自然的社会规律。
而国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包括本世纪初,就已经逐渐开始有这种出海的项目和投资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但凡是企业,一定会追求利润。而客观上,在欠发达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利润率就是更高。对于普通员工来说,企业的利润高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收入高。
21世纪初的时候,中国建筑工地上的一名普通工程师,一个月的收入可能1000块人民币都不到,但出国的话,收入就能有几百美元,是国内的四五倍。所以说就算条件艰苦一点,从收入上来讲,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这些年来,中国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光是中国的投资,也有非洲国家自己的投资。比如,非洲政府请我们作为承包商去进行建设,相当于非洲政府花钱雇我们去设计、建设、组织起来把项目落实。
目前,这个模式比较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中国的投资。现在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资金和劳动力的来源都是全世界的。
2023年4月11日,在坦桑尼亚姆万扎省拍摄的马古富力大桥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马古富力大桥项目位于坦桑尼亚姆万扎省,由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主桥全长520米,采用三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结构。该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24年年底竣工。新华社
观察者网:当地政府、民众以及媒体是怎么看待中企的,特别是投身基础建设这件事情?
曹丰泽:一个项目如果能落地,一定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不然没法开展。如果说当地政府和老百姓有很多人反对我们的话,事实上什么也干不成。相反,如果干成了,那肯定说明这个项目是赚钱的,能令大家获益。
以坦桑尼亚大坝建设为例,一个当地普通工人的月收入是60万到120万坦桑尼亚先令之间(1人民币约等于300-400坦桑尼亚先令)。比较高级的技术工人,像推土车司机这种,可以拿到120万,因为推土机是最高级的施工机械。再往下,比如撵车的司机,月收入在100万左右。普通员工的薪水则是60万,约合人民币2000到4000。他们这一个月的收入在坦桑当地其实可能抵得过很多家庭一年的收入。
所以这相当于给当地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同时提供给他们一个非常体面的比人均收入要高很多倍的工资。可想而知,参与到我们工程当中的这些劳动者肯定是喜欢这个工作的。
观察者网: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吗?培训一个能真正参与到项目工程中的熟练工大概需要多久?
曹丰泽:需要,这里就涉及到了第二个好处,当地人能从这个过程中学到技术。很多人来工地之前可能连电脑都不认识,但是在工地上干了两年之后,就成了熟练的建筑工人。这个大坝项目完成之后,别的大坝项目或者别的建筑项目他们也会干,这对工人的个人发展是有好处的。
技术上的培训花的时间不算太多,但是安全培训需要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一方面是法律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我们客观上确实需要。因为一个人刚刚进入工地的时候,是识别不出很多危险源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英国首相:我们再不改革就等死吧
2024-09-13 12:33 不列颠 -
马斯克又骂上澳大利亚:法西斯
2024-09-13 12:32 大公司 -
“你在帮助中国称霸!”“你才是!”…美国两党又掐起来了
2024-09-13 11:18 中美关系 -
他们在伦敦集体表示:支持向前殖民国索赔
2024-09-13 10:44 不列颠 -
首次,一艘运粮民用船只“遭俄军导弹袭击”
2024-09-13 10:40 乌克兰之殇 -
“中国创造了一个现代奇迹,美国应该和中国聊聊怎么做到的”
2024-09-13 10:21 -
中国驻美大使:从来没有谁高谁一等,从来没有谁能压垮谁
2024-09-13 09:25 中美关系 -
IAEA再为日本政府“背书”,被质疑“出尔反尔”
2024-09-13 09:05 福岛核泄漏 -
“美国两党被政治利益集团所控制,并不了解与中国合作的潜力”
2024-09-13 08:50 -
独立检察官报告:对中国游泳选手食品污染事件的处理,公平公正
2024-09-13 08:45 -
傅聪:发达国家应当继续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
2024-09-13 08:03 -
李强出席中国-阿联酋工商论坛并致辞
2024-09-13 07:21 中国外交 -
多位侵华日军后代来华谢罪:“举着白旗向世界发声”
2024-09-13 07:10 日本 -
“中印双方同意为双边关系改善创造条件,并就此继续保持沟通”
2024-09-13 06:42 中国外交 -
王毅:中方支持伊朗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
2024-09-13 06:40 中国外交 -
新日铁高层被曝紧急赴美,还透露了“小心机”
2024-09-12 22:50 美国一梦 -
泽连斯基:俄军已在库尔斯克地区发起反攻
2024-09-12 22:12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王毅
2024-09-12 22:09 中俄关系 -
德方回怼掀“政治波澜”,特朗普亲信怒了:比俄伊还恶劣
2024-09-12 22:03 -
美反华议员“破防”:天啊,你咋就是不愿指责中国?
2024-09-12 21:37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中国真出手怎么办?企业紧张研判…” 评论 39“德国特朗普”仍有幻想:挨美国打,先别还手… 评论 94要么续约,要么赔钱!斯洛伐克威胁报复 评论 108中方黑客盯上“美方制裁名单”?外交部驳斥 评论 30外媒紧盯:中方又要出手? 评论 101最新闻 Hot
-
事关中国FK-3,塞尔维亚:这是一个“里程碑”
-
“中国真出手怎么办?企业紧张研判…”
-
内斗再升级,她被“逐出”国安会
-
美媒盘点“今年最令人兴奋的新型列车”,这样提及中国
-
福山拱火:美国没法部署足够军力阻止中国,得拉上日本
-
俄方明说:只有美国赢了
-
胖东来公布员工结婚执行标准
-
马斯克“炮口”转向英国:重新选举吧
-
“墨西哥此举是针对中企”
-
“钻不了了,宝贝,钻不了了”
-
“顾问苦口婆心地劝,拜登仍决定否决日铁收购”
-
九成纯电动,“首个停售燃油新车的国家将诞生”
-
特朗普:我为什么要放弃TikTok?
-
“德国特朗普”仍有幻想:挨美国打,先别还手…
-
巴勒斯坦学者:关于加沙的声音少了,但我们不是简单的伤亡数字
-
Siri“偷听”遭集体起诉,苹果愿赔“9小时利润”6个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