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东勃:青年开始“整顿”世界,好事还是坏事?
最后更新: 2024-05-04 10:04:092020年初,当时好像是B站刚开始做跨年晚会,表达了一个非常好的代际和解的姿态。当时请了诸如亮剑的楚云飞,《大闹天宫》的动画,很多都是超出青年一代人的年龄认知,大多都是上面几代人所熟悉的东西。这是一种很善意的姿态,反过来,上面几代人也应该有双向奔赴的姿态。
另外,练好内功,把自己摆进去。我们在指指点点时,其实是把自己当做旁观者,站在圈外,就好像年轻时就没经历过这些事。我们大可分享自己年轻时遇到的困厄,其实是能引发青年的广泛共鸣。创新互动,把青年拉进来,跟青年共同成长。我们其实是同时代人,共同遭遇一些时代的挑战和问题。
从社会公众和媒体的视角来说,大家对于青年的社会现象看得过重、过度渲染。一些青年问题背后其实是社会根源性问题,我们时常把它完全解读为青年的观念问题,似乎改变他们的观念问题就能得以解决,实际上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社会土壤发生变化。所以我们需要客观地思考,比如青年整顿一切可能不是一个真命题,不能因为青年跳出来整顿就觉得问题被放大了,实际上有些问题恰恰需要整顿,而且这种整顿从长远来看也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
另外对于青年朋友,我也有一些建议。
第一,拒绝标签化的自我设限。我们不要把自己框限在标签中,觉得青年就一定该怎样,而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自己。
第二,呵护内生的兴趣。青年也要避免未老先衰、人云亦云,避免曲循流俗。
最近流行的“嗲子文学”喜欢描写“每个男人最害怕看见的就是父亲深邃的眼神,最希望得到的就是父亲的一句表扬”等等。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新一代的父子关系并没有如此深沉而含蓄。很多年轻一代的父子关系跟朋友一样,有的好像跟兄弟也差不多,可以打成一片。我们没必要把自己框限在非常固定而模式化的框架中。
第三,我们应该保持开阔的胸襟,主动尝试破圈。就像我前面所讲,青年人主动了解上一代人所经历的时代与背后的历史逻辑,继续鼓励代际和解,用自己的年轻态感召更多的年轻态,拥抱你身边的同时代人,同舟共济,共同见证“轻舟已过万重山”背后的“事非经过不知难”。
图片来源:ICphoto
所以青年看似在经历“附近的消失”,其实大家又有很强的社会交往需求。
组织力、凝聚力、认同感,这些看似宏大的词,其实都很小。比如,大学里班级的存在感变得很弱,由于学分制和选课,学生之间经常没有共同的学习时空,宿舍也是分隔开的。其他基于趣缘、地缘的关系以及社团活动等,都对班级产生了注意力的争夺。但班级的存在感时至今也未曾消失,校友返校就常以班级的形式回来。班级如何增强你的存在感?其实和农村修路差不多。
我之前在农村调研时观察到一个现象。农村修路不像贫困县一样全由国家出资,农民自己集资占相当一部分,但是国家究竟投在这个村还是那个村,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村民组织凝聚力的强弱。同样一个村子,如果村民自主集资10万,虽然对于道路修建总资金只是九牛一毛,但在争取项目支持时就容易得多。因为这体现出的是村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申请项目时,就容易得到优先考虑。
班级建设亦是如此。现在大学班级存在感降低,看上去好像一盘散沙,个体化程度很高。20多年前我们是收班费的,现在学院也有钱了,班费便也不收了,但学院对于班级活动的支持是有要求的。比如一些娱乐性活动、班级组织去春游,学院支持和报销就显得不合适。对于班级这种小共同体,恰恰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支撑他的自主性、创造性。
总之,我认为,对于身处当今时代的人们而言,主动张开臂膀,拥抱你的同龄人,也理解并不同龄却同舟共济的人,努力促成代际和解,共同迎接挑战,与时代同行。
谢谢大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国安部披露:神秘“85后”有力打击敌人嚣张气焰,为祖国赢得尊严
2024-05-04 08:22 国家安全 -
四川一县委原书记被判11年,商人打来1000万给他女儿在北京买房
2024-05-04 08:17 基层治理 -
提级调查,相关责任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2024-05-04 07:59 安全生产 -
“金门大桥清晰可见”
2024-05-04 07:57 两岸关系 -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2024-05-04 07:56 基层治理 -
香港暴徒“屠龙小队”队长:计划使用炸弹杀害港警,至少30个
2024-05-03 22:34 香港 -
中央气象台:南方今起迎新一轮强降水,广东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2024-05-03 19:34 极端天气 -
国台办回应:过去7年的事实已经证明,这条邪路根本走不通
2024-05-03 19:14 -
徐乐义同志逝世:享年97岁,遗体已捐献
2024-05-03 14:55 -
张国清赶赴广东梅州:刨根问底查明成因、查清责任
2024-05-03 11:39 -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
2024-05-03 11:37 两岸关系 -
国家发改委:以“产能过剩”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损害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
2024-05-03 10:22 中国经济 -
广东肇庆:5月1日起实行按住房套内面积计价宣传销售,推行现房销售
2024-05-03 09:41 观网财经-房产 -
新加坡驻日外交官澡堂偷拍被抓现行,半年拍了超700张
2024-05-03 08:29 日本 -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失火,校方通报:无比痛心、自责
2024-05-03 07:41 -
“五一”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3亿人次
2024-05-02 20:17 节日谈 -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2024-05-02 19:17 南海局势 -
布林肯称“鼓励”邀请台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外交部回应
2024-05-02 18:12 台湾 -
梅州市长:4月以来全市平均累积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49倍
2024-05-02 16:41 -
此次塌方灾害救援有哪些难点和风险点?梅州回应
2024-05-02 16:36
相关推荐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286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评论 120“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评论 193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56“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
外媒继续紧盯:中国,70天了…
-
“中方把波音飞机退回美国”
-
巴西毛遂自荐:听说中国停了近400家美国牛肉商…
-
“特朗普破产过6次,想用这样的手段吓中国?”
-
“毛主席总讲,既要看到它是‘纸老虎’,又要看到它是‘真老虎’”
-
泽连斯基猛批美国特使:散布“俄罗斯叙事”
-
就因两张超速罚单,日籍博士被美国吊销签证
-
果然,特朗普对中国船只动手了!
-
“有人觉得需要跪?毛主席曾让国人读不怕鬼的故事”
-
CBA处罚:山西男篮核减15万经费,广东队多人被罚款
-
日本多地发生无差别杀人事件,我使馆提醒
-
想得挺美!特朗普威胁他国别买中国货
-
河北衡水中学再换校长,3年前启动“破内卷”改革
-
全球最大矿企:全球经济得靠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