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东勃:青年开始“整顿”世界,好事还是坏事?
最后更新: 2024-05-04 10:04:09编者按:从解构经典到“整顿文化”的流行,这一代年轻人不再遵循各种规训,成长为社会希望他们成长的样子,而是有了更多的自我和独立,越来越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也许这在上一辈眼中是固执、是阅历太少,但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不正是年轻的魅力所在吗?慢慢地,上一辈人也开始思考,对于青年,我们是不是说教太多?理解太少?
五四青年节前夕,观察者网观学院栏目特邀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曹东勃教授,从自己多年来的大学青年工作入手,对当下大学生青年群体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曹东勃:大家下午好。我今天主要跟大家汇报下我在大学里观察到的青年现象。
青年,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造的概念。波兹曼所著《童年的消逝》中介绍了童年被塑造的过程:工业革命之前,我们对“童年”的价值并没有特殊的认识,只是把它视作成年人的后备军、产业的后备军。随着经济基础水平的提升,人们才后发地认为童年应该有其独特的价值。我们对于“青年”概念的认识也是如此。
卢梭在《爱弥儿》中认为,青年的独特价值在于无忧无虑而应该被呵护,洛克的《教育漫话》则把青年看作培养纯粹的英国式绅士的阶段,故而需要对他进行各式规训。如何培养和对待青年人,我们其实一直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摇摆:是完全放任青年自然生长,还是为青年制定各种各样的规训,以让他们沿着某一个方向,成长为社会所期待的样子呢?
大学开始步入“05后时代”
大家可以先看下这张图表,从上往下走的蓝线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出生率,从下往上走的红线则是同时期的人均收入。两条线的交叉点正好出现在95后与00后之间。简而言之,交叉点左侧是“人多钱少”,右侧是“人少钱多”。相对而言,当代青年的成长环境中,家庭基础条件相对更好。
2016年的时候,我在文汇教育撰文《大学全面进入“95后时代”意味着什么》,列举了几条1995年发生的事情:1995年微软发布win95系统,所见即所得的操作模式开启了其后互联网革命的一个重要方向;1995年有了《仙剑奇侠传》,此后国产游戏突然进入爆发式增长的时代,电脑游戏到后来的手游成了几代青年的重要生活方式;1995年还诞生了《大话西游》,如今被人们认为是港式无厘头风格的代表作品,其后现代反讽解构的话风则是后来青年网络话语的一个先导。
现在大学生已经步入05后的时代了,他们对1995年这几件标志性事件的认识和解读,和当年有所不同,某种程度上也勾勒出已经登上历史舞台的Z时代的特点。
Z时代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们,他们的心态和姿态都更加“游戏”,更加“解构”——《大话西游》便是典型。刚上映的时候,我们都看得云里雾里,不懂笑点何在,后来慢慢就接受了这种解构的方式,并在青年当中广泛流行,这也是后现代的语言特点。
再看这几张图。sinx除以n,直接给你两边消掉n,结果是6。让你找到x(的数值),结果直接圈出来:x不就在这吗?还有写出相反字(反义词),来个垂直翻转……我们都知道这几个案例是在做文字游戏,但这一类例子的背后,展现的是后现代解构的特征:认真,你就输了。
“认真你就输了”
当代青年特别擅长解构诸多方面的宏大叙事。当然解构并不是玩世不恭,某种程度上也是另一种致敬。解构的对象往往都是一些非常经典的作品,这个解构的过程其实意味着认真研究经典作品,向经典致敬,所以倒也没有必要把它看得那么严重。
在我看来,05后与00后的差别,远远大于00后与95后的差别。2005年出生的孩子,2012年刚开始上小学,他们是全面进入智能移动互联时代的第一代青年,同时也是再次面临家庭结构调整的第一代青年。在他们之前是持续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时代,2013年到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出台,05后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所以今天主要想向大家汇报我在两个方面思考:一是我们如何认识青年,读懂青年的真实关切;二是我们如何去应对,如何走进青年,做好青年工作的全流域治理。
附近的消失
关于第一点,我先从一件小事说起。年初寒假的时候,我带着一家三口重回云南曾经挂职扶贫过的地方。小孩子三年级,学校布置了寒假任务,要拍一个红色短视频。我就带着孩子参观云南师范大学里的西南联大旧址,并且给他出了个思路:可以先标题党一下,为什么清华、北大、南开这些赫赫有名的大学会跟云南产生联系?然后介绍当时的历史:北平被日军轰炸,学生们就迁到长沙;在长沙也不安全,又分三路抵达昆明,最远的一路是徒步1100公里走到昆明。云南人民很朴实、善良,接纳了学生们,这些学生非常懂得感恩,刻苦学习,西南联大出了许多院士甚至两弹元勋,又给云南当地留下了一所云南师范大学……
结果我讲了半天,发现孩子抓不住重点,每次刚讲到第一个问题就卡住。我就问他,为什么这些孩子要去云南?他说因为这些大学生们非常热爱学习,北平被轰炸了,他们没有地方学习,所以换了一个地方,到长沙去学习。到了长沙,发现也待不下去了,他们还是非常热爱学习,所以就去昆明继续学习。
我说重点好像不在这里,那个时代不学习也可以。国破家亡,参军当兵、投身家国对于当时的学生而言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我的孩子目前为止的生命体验中,学习就是最重要的——小孩子无法理解几十年前我们西南联大热血报国的过程,只是理解为热爱学习,因为现在孩子们“卷”的就是学习。
我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前两年项飙老师提出的“附近的消失”吗?我们不知道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错过了很多风景。小学如此,大学亦如此。
一到开学季,在不少高校的匿名“校园集市”“校园墙”上就会涌出各种负面情绪。一想到要远离家乡亲人,一想到室友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就萌生退意、再起乡愁、拒斥交往。这也是一种“附近的消失”。
世界就是个巨大的高中
今年年初,《三联生活周刊》发布了一期内容讲“大学的高中化”。有人说,世界不是巨大的草台班子,世界是一个巨大的高中。到了大学以后,大家还像在高中时一样卷。高中的孩子在卷成绩,大学仍然在卷成绩。优绩主义的导向下,高中时“提升一分,干掉千人”的口号,在大学变成了“87分就一定比85分强”的逻辑。
然后绩点还要遵循正态分布,85分以上的比例不能超过多少,这类问题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有些学校甚至被起了(绩点)“3.3大学”的绰号。
本科生考研的队伍日渐庞大,大学四年在题海中备战似乎又回到了高中时代(图片来源:ICphoto)
所以大学基本上集齐了高中的所有核心关键词,继承了高中的压力,而它本不应该是这样的。大家都把精力投入到内卷之中,错过了很多本该在大学经历的风景。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国安部披露:神秘“85后”有力打击敌人嚣张气焰,为祖国赢得尊严
2024-05-04 08:22 国家安全 -
四川一县委原书记被判11年,商人打来1000万给他女儿在北京买房
2024-05-04 08:17 基层治理 -
提级调查,相关责任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2024-05-04 07:59 安全生产 -
“金门大桥清晰可见”
2024-05-04 07:57 两岸关系 -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2024-05-04 07:56 基层治理 -
香港暴徒“屠龙小队”队长:计划使用炸弹杀害港警,至少30个
2024-05-03 22:34 香港 -
中央气象台:南方今起迎新一轮强降水,广东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2024-05-03 19:34 极端天气 -
国台办回应:过去7年的事实已经证明,这条邪路根本走不通
2024-05-03 19:14 -
徐乐义同志逝世:享年97岁,遗体已捐献
2024-05-03 14:55 -
张国清赶赴广东梅州:刨根问底查明成因、查清责任
2024-05-03 11:39 -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
2024-05-03 11:37 两岸关系 -
国家发改委:以“产能过剩”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损害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
2024-05-03 10:22 中国经济 -
广东肇庆:5月1日起实行按住房套内面积计价宣传销售,推行现房销售
2024-05-03 09:41 观网财经-房产 -
新加坡驻日外交官澡堂偷拍被抓现行,半年拍了超700张
2024-05-03 08:29 日本 -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失火,校方通报:无比痛心、自责
2024-05-03 07:41 -
“五一”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3亿人次
2024-05-02 20:17 节日谈 -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2024-05-02 19:17 南海局势 -
布林肯称“鼓励”邀请台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外交部回应
2024-05-02 18:12 台湾 -
梅州市长:4月以来全市平均累积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49倍
2024-05-02 16:41 -
此次塌方灾害救援有哪些难点和风险点?梅州回应
2024-05-02 16:36
相关推荐 -
“果然,中国说对了” 评论 109“特朗普会让世界团结起来,减少对美依赖” 评论 205“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评论 160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953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71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