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窦农:大可不必捧《敦刻尔克》踩《战狼2》
关键字: 敦刻尔克电影2017敦刻尔克大撤退诺兰电影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战狼2诺兰吴京《敦刻尔克》中,试图“回家”的英军士兵虽然被炸了医院船、驱逐舰、扫雷舰,藏身的拖网渔船也被打成了筛子,但他们知道自己有家可回,有家能回——他们的家就在一海之隔,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回家,直到祖国派来了足够的民船。
甚至在真实的历史上,德军虽出动小编队对敦刻尔克实施扰乱性空袭,但英军很快发现空袭几乎没有什么损害,大部分炸弹都落到海里和空旷地带,少数炸弹即使在士兵集结地点附近爆炸,柔软的沙滩也能吸收了爆炸的绝大部分能量,甚至在身边爆炸也不过是震动一下,飞溅一脸的泥沙。等待撤退的士兵们见状,纷纷从隐蔽处走出,有的在海滩上踢足球,打板球,有的在海水里洗澡,还有的甚至悠闲地玩起了沙雕。
图为担任殿后的英军士兵在海滩上用步枪射击德国飞机,远处德军炸弹在海中爆炸。
难比1940年的中国战场……
一位朋友就在朋友圈感慨“二战时期的英国,有那么好的驱逐舰和飞机,平民拥有可以跨越英吉利海峡的燃油动力帆船,当士兵们回到本土,可以乘上火车看上报纸。这个时候再想想1940年的中国战场,那个心情才叫沉重。”
是啊,1940年的中国已进入了“相持阶段”,但半壁江山已经沦陷,蒋介石带着一个“国民政府”躲在“陪都”向大国乞援,汪精卫在南京又成立了一个“国民政府”。多少人流离失所,故土难回。又有多少人毁家纾难,而此时大英帝国的子民们却不需要“毁家纾难”,甚至他们的死对头德国,当时都有进行总动员,平民的生活此时还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历史上,德国是在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被打痛了才彻底转入战时经济体制。
影片中,老船长道森也把大儿子送上战场,当了空军飞行员,驾驶飓风战斗机为国捐躯,道森自己也带着儿子和佣人跨海救人,体现了“家国一体”“与国同休”的绅士精神或者中产阶级的觉悟与担当。
如果模拟一下中国的官宣口吻,可以说电影敦刻尔克歌颂了大英帝国中产阶级“父亲送儿上战场”“军民团结如一人”的昂扬向上局面,当然电影也讽刺了一点儿英国人“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宝贵精神。
敦刻尔克背后的“工业与帝国”
最近恰好在看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工业与帝国》,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英国如何崛起和衰落,这本书从以经济为主的角度给出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这种强大的工业化国家的组织动员能力正是不列颠尼亚曾经统治七海的力量源泉。
而片中的人性视角,主要是英军小兵的人性视角,这从当时的世界考虑,已经是太过奢侈的需求。
比如“给力的人民”道森家有游艇,有至少一个佣人,按照这个标准计算,划入中产阶级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是不是忽视了一个问题?
出自霍布斯鲍姆《工业与帝国》
现在人们提到二战的英国,思维还经常性地以英国本土计算,但当时是大英帝国,这是一个殖民体系,英国国王的头衔是“大不列颠、爱尔兰和英属海外各自治领的国王,信仰捍卫者,印度皇帝”,印度则是“英王皇冠上最亮的明珠”。
霍布斯鲍姆在《工业与帝国》中也说,“假如论述这个国家而不提及西印度群岛、印度,不提及阿根廷、澳大利亚,那是不切实际的”。
《敦刻尔克》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中产阶级生活足以令人羡慕,这是几乎半国中产的场景恰恰就是当时英帝国的写照,英帝国作为当时的世界老大——尽管马上就要被推下宝座了——靠的是全世界殖民地的供养,英国本土中产阶级富足的生活是殖民地人民的血泪。从这意义上,我反而能够理解印度人对电影的质疑:为什么没有表现他们?
我没有统计印度士兵为二战中英国军队做了多少贡献,但是我比较了一下1940年英国和印度的人口和经济。当年的英国人口是4800万,印度是3.87亿。经济上,在安格斯·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统计》一书中,按照统一的标准核算,当年印度创造的GDP相当于0.8个英国本土。这还只是印度一个殖民地,英国还有很多殖民地,难怪中国网民总结“不流尽印度最后一滴血,我大英帝国决不投降”。
- 原标题:窦农:大可不必捧《敦刻尔克》踩《战狼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新闻 Hot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