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茅”牧原股份拟赴港上市,能否凭借“出海养猪”跳脱周期?
(文/朱道义 编辑/张广凯)
在港股IPO市场持续活跃、“A+H”上市模式不断升温的背景下,养猪行业的A股巨头,也启动了港股上市计划。
4月15日晚间,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股份”、股票代码:002714.SZ)公告称,为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经充分研究论证,公司拟发行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从发行规模来看,牧原股份该次发行的H股股数不超过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8%(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予整体协调人不超过前述发行的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最终发行数量、发行比例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根据法律规定、境内外监管机构批准或备案及市场情况确定。
根据公开资料,作为国内生猪养殖巨头,牧原股份始创于1992年,于2014年在深交所上市,现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居国内养猪上市公司之首。Wind数据显示,自2014年上市以来,其累计实现净利润735.41亿元。
2024年,牧原股份也交出了一份表现良好的财报。去年共实现营收1379.47亿元,同比增加24.43%;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较上年亏损41.6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增幅高达519.42%。对此,牧原股份表示,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生猪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
但出乎预料的是,亮眼年报发布的次日,牧原股份在二级市场遇冷,股价高开低走,最终以1.24%的跌幅收盘。究其原因来看,作为行业龙头的牧原股份,仍然在苦熬“猪周期”。业绩的表现,与自身对成本的控制管理存在一定关联,但更关键的似乎还是得看“猪的脸色”,即市场中生猪的价格。
牧原股份的利润增长,与2024年生猪价格的走势基本一致。根据其年报,2024年一季度国内生猪价格处于低位运行,行业处于亏损状态,二季度以来行业产能去化带来供需关系改善,生猪价格持续上涨,8月达到年内高点,牧原股份的业绩表现也随之上扬。可以看到的是,猪价涨牧原股份业绩就好,猪价跌其业绩便差,即便是行业龙头,牧原股份对于生猪价格并没有控制力。换言之,业绩好不好,全由猪说了算,这难免会让市场与投资者对企业本身兴趣缺缺。
更重要的是,生猪的价格并不能持续增长。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在猪肉的生产与消费上,整体趋于稳定。而在外部环境、人口结构不发生较大改变的情况下,猪肉的需求量是趋于稳定的,而企业如不主动减产,猪肉价格势必将会降低,造成企业亏损,而减产后随着市场供应量减少,猪肉价格便又会上升,猪肉价格进入新一轮的周期。
拉长时间线来看,牧原股份的归母净利润明显符合这样的周期状况。2020年归母净利润274.51亿元,次年大亏利润缩水到69.04亿元,2022年增长至132.66亿元,2023年亏损42.63亿元,2024年再度增至178.81亿元,利润增长保持着“增-减”交替的规律。每隔一年,牧原股份便会“爆发式”增长一次。而实际对比来看,2024年的利润是显著低于2020年的。
实际上,不光是牧原股份,所有的生猪养殖企业都受到猪肉周期的影响。就以年中猪肉价格涨幅最大的第三季度为例,根据申银万国分类A股生猪养殖上市企业共有10家,10家企业中新五丰、罗牛山、新希望、东瑞股份、ST天邦、正邦科技均在2023年第三季度出现亏损,到2024年第三季度,上述企业全部扭亏,其中最低的东瑞股份也同比增长了138.66%,最高的巨星农牧同比增长达到5380.2%。
生猪企业想要跨越周期,无疑必须要找到全新的增长模式,而非只做猪肉的搬运工。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以来,牧原股份的出海意图就愈发明显,已通过技术输出、合资建厂等方式布局海外市场。2024年9月,牧原与越南农业公司BAF达成战略合作,为其提供猪场设计、生物安全等技术服务;2025年3月,子公司瑞谷国际在越南胡志明市设立全资子公司,进一步深耕东南亚市场。
牧原股份表示,“拓宽未来增长空间是本次港股IPO的原因之一。本次赴港上市,也是对国家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积极响应,公司也将利用全球资源助力自身发展。”
对于牧原股份拟赴港上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牧原股份此次赴港上市持续拓展海外业务是其打开发展空间的重要措施。同时,当下是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契机,叠加牧原股份自身的品牌效应、规模效应和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公司未来发展可期。”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则表示,牧原股份赴港上市是实现其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尤其是在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养殖企业向海外发展是一个值得鼓励的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拓展海外市场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还可以促进技术和服务的输出,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标签 牧原股份- 责任编辑: 朱道义 
-
首届机器人半马| 天工Ultra夺冠,宇树G1“不情不愿”,为什么?
2025-04-20 09:13 观网财经-科创 -
又高端又下沉的山姆,是如何自洽的?
2025-04-19 14:57 观网财经-消费 -
资产规模28亿元!首支外资中国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来了
2025-04-19 14:56 观网财经-消费 -
中国在智利合建天文台项目,美国又伸黑手
2025-04-18 21:25 -
一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411亿元,同比增长60.6%
2025-04-18 19:12 宏观经济 -
超20位高管相继离场,TikTok能否逃过美国“封杀劫”?
2025-04-18 18:1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芯片公司欺诈发行,合计被罚近千万
2025-04-18 17:59 观网财经-科创 -
被指“价格刺客”的橘宜,藏不住高端化野心
2025-04-18 17:42 观网财经-消费 -
900万股对应4.4亿元,贝壳彭永东决定捐出去
2025-04-18 17:40 观网财经-房产 -
马来西亚爆买英伟达GPU,怎么回事?
2025-04-18 17:27 观网财经-科创 -
IPO当口被指暴力裁员,奥克斯的出海策略哪里出了问题
2025-04-18 17:09 观网财经-消费 -
工信部:推动更多APP上架鸿蒙
2025-04-18 15:30 观网财经-科创 -
工信部详解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形势,设立600亿国家基金
2025-04-18 14:26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电商赢麻了,阿里国际站霸榜120国App下载榜
2025-04-18 14:1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组织6G关键技术测试验证,深化与欧盟、韩国、印度等交流合作”
2025-04-18 12:58 观网财经-科创 -
曾押注千亿拿地的央企中交地产,如今资产净亏遭遇退市危机
2025-04-18 12:07 -
华为今年拟招聘1万余名应届生,培养5000余名未来精英
2025-04-18 11:00 观网财经-科创 -
美股再跌,特朗普:鲍威尔越早走人越好
2025-04-18 09:22 观网财经-金融 -
IMF:美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重启”将拖累增长
2025-04-18 09:15 -
黄仁勋到访北京;虚假宣传自动驾驶或被判刑;腾讯开启史上最大就业计划
2025-04-18 09:06 产业万象
相关推荐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41“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137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95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117最新闻 Hot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