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波:“中国现在不诉诸武力,但将来强大了呢?”西方真是多虑了
最后更新: 2024-05-09 03:16:53编者按:英国《旁观者》(The Spectator)杂志播客专题“Chinese Whispers”(“中国私语”)月前对话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主持人表示,了解中国的观点非常重要,播客旨在让西方知识界听到原汁原味的中国声音和中国观点。
针对中国政府在乌克兰危机中扮演的角色等问题,周波在访谈中剖析了中俄发展良好关系的双边背景和时代背景,中国面对乌克兰冲突所做的贡献,台海问题与国际形势等。英国《旁观者》杂志于1828年创刊,英国前首相约翰逊曾任该杂志编辑。
观察者网编译访谈如下:
《旁观者》:周波,欢迎来到“中国私语”播客专题。中国的立场经常被西方批评为过于支持俄罗斯。您如何看待中国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
周波:就中俄关系而言,我认为西方相对忽视的一点是,在看待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时,首先需要考虑这一关系的双边背景,就如同我们看待中美关系一样。中国和俄罗斯彼此互为最大邻国。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其分量和影响力,外界将中国与许多似乎与中国无关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这是作为大国必须付出的代价。由于中俄的良好关系,由于俄乌战争,人们肯定会对这个关系提出问题,这可以理解。
面对乌克兰危机,我认为中国已经做出了很多贡献,其中最基本的两方面,还没有得到西方的充分认知。正如我之前在《金融时报》上所写的:
首先,中国没有“火上浇油”,这听起来可能有些空洞,但想想中国的分量,想想中国的军力,如果中国挺俄罗斯,那现在已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夜了。因此,人们必须认识到,中国不选边站队,实际上就已为欧洲和平做出了贡献。
其次,中国明确表示,我们反对在欧洲使用核武器。我(去年)在《金融时报》发表了这一观点。习主席在会见德国总理舒尔茨时,重申了中国坚持数十年的坚定的核政策。在(去年)G20峰会上与拜登会面时,他再次重申了这一政策。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为欧洲和平作出的两项独特贡献。当然,中国接下来还会做得更多。有人谈论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杀伤性武器的可能性,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中国真做了,也不可能不被发现。何况,中国提出了和平倡议(注:即《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为什么还要同时提供武器呢?
《旁观者》:关于提供杀伤性武器的问题,有些人认为,如果美国情报部门确信中国正在考虑这个问题,这就赋予了相关说法一种权威性和可信度,尽管我们还没有看到证据。您怎么能确定中国没有考虑这样做呢?
周波:因为这不符合中国的自身利益。中国为什么要被卷入一场距自己那么远的冲突?这场冲突发生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俄罗斯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而中国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这是在欧洲心脏地带发生的一场战争。中国为何要选边站队,将自己卷入其中?这没有任何意义。
《旁观者》:您提到,既然中国已经是个全球参与方,因此可以理解外界对中国的关注。我们常说美国是全球警察,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明显愿意在世界上承担更多责任。但您又说中国不想在这场战争中偏袒任何一方。这不是在推卸其作为全球参与方的责任吗?
周波:中国不是一个小国,小国可能会更多地考虑自身利益及周边环境,其军队只想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也不例外。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还有另外两点要做:一是要维护我们在全球的经济利益,二是大国有大责任,中国理应承担。
中国要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还没有实现统一,这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是不寻常的。同时,中国也要考虑另外一些问题,那就是如何捍卫自己的海外利益,如何承担重大的国际责任。在安全领域,中国最关心的仍然是自己家门口的安全,即南海、台海等问题。
因此,如果你了解中国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包括反对外国干涉内政,那么你就会明白,中国根本没有兴趣卷入远在欧洲的战争。
《旁观者》:据我所知,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界线,目前其军事化程度是近几十年来最低的。这是否也是中国不想与俄罗斯为敌的部分原因?
周波:邻居是搬不走的,这就是中俄面对的事实,我们是彼此最大的邻国。历史上有过龃龉,既然现在中俄边界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中国有充分的理由与俄罗斯保持睦邻政策,相信俄罗斯也会这么想。
这就是我一开始所说的,人们在考虑两国关系时,大多会把它放在不同的背景下,用第三方角度去看。但如果你专注双边关系,无论是中国人还是俄罗斯人,都知道首要任务是必须与这个最大的邻国保持友好关系。这就是外交政策。就实际问题而言,我们还应该考虑很多事情,从长远来看,中俄在经济上有互补,因此,两国关系发展有着巨大的利益。
当下,因为俄乌战争,西方只是从西方的立场来审视中俄关系,因此是自戴有色眼镜的。
《旁观者》:您提到了中国发布的和平计划,第一点是您刚才提及的尊重主权。考虑到各种与俄罗斯友好的理由,尊重主权在中国的外交政策中是否已经退居次要位置了?中国一直把尊重主权作为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理解中国强调主权源自中国自身近代所遭受的侵略。但现在,当一个主权国家遭到侵略,中国却无所作为时,这一提议就令人感觉很空洞。
周波:不,我不认为中国的和平倡议是空洞的,因为从这场战争爆发的第一天起,中国就一直在谈事情的正反两面。我认为是西方对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选择性无视,因为他们声称中国没有清楚地说明这是一场侵略战争。但是,当中国谈尊重主权时,我们实际上已经委婉地批评了俄罗斯。因为中国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所以我们没有说得那么直白。但这种尊重主权的态度是中国从一开始就强调的,是不会被误解的。另一方面,我们对俄罗斯关于战争起因的说法也有一些同情,因为从苏联戈尔巴乔夫开始到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和普京总统,俄方一直在警告反对北约的东扩。
1990年6月,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与老布什在白宫讨论两德统一安全事宜(图源:美联社)
北约当时承诺不东扩,但实际上并没有遵守这一承诺。我分析其原因是军事联盟基本上是靠所谓的“威胁”才能存在和发展。像北约这样的巨无霸,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失。相反,它还想扩张。因此,它必须要有一个巨大的威胁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这个威胁不止于反恐,应对这类小打小闹虽然有用,但无法成为如此庞大的军事集团存在的理由。因此,它需要更大的威胁,而这个威胁必须是俄罗斯。谁最像苏联?俄罗斯不是苏联,但俄罗斯当然最像苏联。因此,(俄罗斯是威胁)就成了现实。北约一直对俄罗斯的警告充耳不闻,可能是因为赢得了冷战,所以太自大了。
然后是“势力范围”这个概念,这是一个脏词,没人会公开谈论它。但是,如果俄罗斯认为存在势力范围,如果俄罗斯认为与乌克兰真是同一个民族,如果俄罗斯想用武器和武力捍卫自己的势力范围,那么结论就是,对俄罗斯来说,势力范围是存在的。
当然,每个人都明白战争是残酷的,但如果西方只谈论乌克兰领土上发生的事情,而不提及战争的根源,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战争,那么欧洲就没有安全可言。因为在欧洲,安全架构实际上是建立在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妥协之上,未来也会是这样。北约可以声称自己没有强迫任何国家加入,为了不怕俄罗斯,所有国家都会自愿加入。这些都是完全真实的。
但这种扩张让俄罗斯非常不舒服。在某种程度上,北约实际上已经把自己推向了核战争的门槛。因此,我形容北约现状是“仍在行走的僵尸”,而不是马克龙说过的北约“脑死亡”。这就是欧洲当前局势。无关好恶,欧洲都必须与俄罗斯达成妥协。否则,欧洲将永远生活在恐惧之中。
《旁观者》:您对北约历史的描述是不是有点片面?不只是西方仍将俄罗斯视为前苏联,俄罗斯也很有一些人希望回到前苏联的光辉岁月。然后,他们就把自己与西方对立起来。西方有些人会说,如果俄罗斯实现民主化,如果俄罗斯尊重主权,那么北约本身就非常欢迎俄罗斯加入。俄罗斯不一定是敌人,但当下的俄罗斯成了敌人。当下的俄罗斯不就是苏联解体后,尤其是在普京治下形成的俄罗斯吗?
周波:我觉得你有关俄罗斯对国际秩序的态度不尽合理这点说得对。我认为俄罗斯是以过去展望未来。这是俄罗斯的问题所在。俄罗斯很恋旧,普京谈论过苏联的鼎盛时期,质疑过“没有俄罗斯的世界”有什么用。我在《金融时报》发表的评论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没有世界,俄罗斯何在?”如果你使用核武器,世界何在?俄罗斯又何在?这是一个问题。总之,我认为这种“俄罗斯是大国”的心态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俄罗斯人的意识中,而苏联的解体可能也加剧了这种苦涩之感。
让我们谈谈国际秩序吧。我参加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完全错误的,简直错得离谱。会议报告结论称,世界一边是中国、俄罗斯这两个专制修正主义国家,另一边是西方民主国家,中国和俄罗斯正在挑战国际秩序,而西方面临的问题是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关注不够,需要改善自己。
但这一基本结论是错误的。中国对国际秩序的态度与俄罗斯不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受益于与西方的互动。中国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中国愿意学习,愿意与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各国融为一体。
但西方的问题在于它的自恋心态,认为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只是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这是完全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必须承认,无论我们生活在什么地方,都存在着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可能是平衡的,也可能是失衡的,但秩序是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定义这种秩序?在我看来,秩序本身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首先,它是由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特性组成的,其中有些民族特性可能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相对比较静态,并不那么易变。
二是那些不断塑造国际秩序的重大事件,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了多少重大事件!比如非洲大陆的独立运动,包含了53个国家。53个国家的独立可不是小事。当时也存在两个阵营的对抗,一边是以北约为首的阵营,另一边是以华约为首的阵营。从这个角度来看,你怎么能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秩序就完全是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西方就这么无知吗?此外,中国的崛起又怎么说?这些都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因此,是各种重大事件塑造了国际秩序。而西方的问题在于,它认为它帮助建立的经济规则、制度和一些宪法就是国际秩序,而对我来说,这些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个世界。
《旁观者》:您看到了一个由不同国家文化、不同政治文化形成的更多元的大环境,自由主义只是其中一个分支,即西方分支。就国际社会而言,自二战以来,一直存在着其他的政治文化。
周波:是的。这种西方信仰的危险在于,如果只相信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变得自恋,又认为民主制度不再强劲发展——“自由之家”的报告显示自2006年以来,西方民主一直在衰退——西方就会被反噬,就开始指责其他国家,相信自己才是正确的,相信自己是维护自由国际秩序的主体。当西方发现世界并不是在民主化,就变得沮丧,环顾四周,就找到中国和俄罗斯背锅。当然,中国和俄罗斯也是不同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泽西 
-
“他被指控受贿10亿卢布”
2024-05-08 23:08 俄罗斯之声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关推荐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147“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86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46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79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14最新闻 Hot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