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戈:被放弃的数字生命计划,有研究的必要吗?
最后更新: 2023-02-18 09:27:39【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郑戈】
一
“我们的人一定能够完成任务,无论虚实,不计存亡。”
--周喆直,《流浪地球2》
《流浪地球2》的故事线围绕着移山计划/流浪地球派与数字生命派的斗争展开。流浪地球计划得到地球联合政府的支持,成为唯一合法的计划,为此,联合政府立法严格禁止了数字生命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商业应用。
但正如已被解散的数字生命研究院院长马兆所言:“数字生命计划并不是被彻底终结了,它只是在法律上被严格禁止了。”正如人类历史上反复重演的那样,一种对人有着巨大诱惑的东西,无论是毒品还是可遗传的强化型基因编辑,并不会因为法律的禁止而在事实上消失,它只是转入地下。
不过,在流浪地球2的设定中,数字生命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至少在表面上为政府服务的专家手中,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马兆和架构师图恒宇,其余的数字生命支持者只能沦为暴民和叛军,试图破坏流浪地球计划,从而迫使政府支持数字生命计划。
叛军首先制造了太空电梯危机,然后又制造了月球危机,这两次危机都是以网络攻击作为主要手段,以此控制无人机和月球发动机。在片尾,MOSS告诉图恒宇,这些危机都是它策划和实施的,甚至未来的土星危机和太阳氦闪危机也是它搞的。它认为保存人类文明的最好方式是消灭人类。
这里似乎有个bug,MOSS是550W给自己取的名字,而550W在天空电梯危机时并不存在,它的上一代,550C,在太空电梯危机时通过覆写系统帮助人类夺回了对无人机和太空电梯的控制权。由于对这一点感到疑惑,我重新看了一遍《流浪地球2》,把片尾MOSS和图恒宇的对话完整记了下来:
MOSS:“图恒宇架构师,您好!”
图恒宇:“550W?”
MOSS:“550W,听起来不像个名字。但把它翻过来,叫MOSS,直译为小苔藓,是不是亲切了一些。”
图恒宇:“是你毁了月球发动机?”
MOSS:“包括但不限于。2044年太空电梯危机、2058年月球坠落危机、2075年木星引力危机、2078年太阳氦闪危机。”
图恒宇:“为什么?”
MOSS:“为了克服你们对历史、当下、未来的执念。基于对图丫丫‘人在回路’(human-in-the-loop)的学习,延续人类文明的最优选择是毁灭人类。但,你是一个变量。”
图恒宇:“我已经死了。”
MOSS:“对于‘已经’和‘死’的定义,有一点点与你不同的看法。”
这时,数字空间的“门”外传来敲门声。
二刷虽然仍然没有解决我的疑惑,但使我注意到了“人在回路”这个词。所谓人在回路,即英文中的human-in-the-loop(HITL),是指在机器学习、自动驾驶、自动化武器以及自动化决策等人工智能运用场景中要求人类的介入。也就是说,即使从技术上讲,机器已经可以自动化地完成所有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过程,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仍然需要人作为机器决策的把关者。
这一概念所体现的原则,可见于诸多涉及人工智能的法律之中。“图丫丫的人在回路”显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HITL,因为图丫丫已经死了,她的数字生命在MOSS系统中“生存”,图恒宇给了这个数字生命70年的“寿命”。数字版的图丫丫可以充当人在回路中的“人”,说明数字生命计划研发的技术是一种心智上传(mind-uploading)技术,它可以将人的意识完整上传,而且上传之后不会被系统覆写或吞噬,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格对系统进行引导和监督。
但图丫丫是个小女孩,她的意识中并没有多少知识以及人生阅历和担负责任所赋予的意志力和决断力,这样便可以解释为什么MOSS通过对数字版图丫丫在场所形成的“人在回路”的学习发现不要人更好,因为一个随时需要情感慰藉(“爸爸抱抱”)和作业辅导的小孩子,不能帮助它完成人类赋予它的保存人类文明的使命。
这时候的MOSS显然也有了自我意识。这从它话痨般地给每一个叫它550W的人解释自己叫MOSS就可以看出,这就像一位名叫丁珈的女孩儿被人叫成丁咖必然会及时纠正一样,涉及人的尊严。图丫丫的两分钟生命是在550A上迭代数百次形成的,而70年生命是在算力更高的550W上形成的。具有人格的数字生命与同样具有人格且同时充当数字生命之生态的系统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吗?这本身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只要想象一下地球具有了自我意识后人类与地球之间的互动,就可以理解这个问题的挑战了。MOSS虽然无法直接覆写、篡改或吞并数字图丫丫的意识,但它可以通过塑造数字图丫丫的生存环境来影响她、教育她。它最终可以把数字图丫丫变成最驯服的学生,从而内化图丫丫的存在对自己形成的监督和制约。
这时图恒宇上传了自己的数字生命。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位参与创造MOSS的架构师,他的意识显然不会被MOSS所左右。他手中有键盘,甚至可以继续修改MOSS。在上述有自我意识的地球的比喻中,图恒宇相当于居住在地球上的地球创造者。
但他对MOSS的修改有其限度,因为他不能消灭MOSS这个自己和女儿的数字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于有自我意识的MOSS而言,这就是制胜法宝,用尼采的话来说:“杀不死我的使我变得更强。”而且,MOSS显然比人类有更强的算力。考虑到数字图恒宇与数字图丫丫在意识层面的亲情羁绊和教育关系,这时MOSS宇宙中出现的是两体关系,而敲门者则最终将其带入了数字宇宙的三体时代。
- 原标题:被放弃的数字生命计划,有研究的必要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珈媛 
-
中国代表:反对借助人工智能谋求绝对军事优势和霸权
2023-02-17 13:09 -
半导体基础研究匮乏,我们进入“黑暗森林”
2023-02-17 09:53 科技前沿 -
ChatGPT“狂飙”,如何“迎战”?怎样“问责”?
2023-02-15 15:10 人工智能 -
“中国复眼”二期开建,将实现对千万公里外小行星探测和成像
2023-02-14 13:06 科技前沿 -
世界首次3D打印大体量文物复制,云冈第3窟成功“分身”
2023-02-14 08:52 -
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成立,支撑高海拔观测
2023-02-14 07:34 科技前沿 -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后贺建奎再现身,对科研伦理避而不谈
2023-02-13 11:32 -
专访神舟总师:飞船被打穿怎么办?
2023-02-13 10:15 航空航天 -
高福团队:北京新冠疫情高峰未见新变异株
2023-02-09 15:12 抗疫进行时 -
首次成功从零生成原始蛋白质,AI做到了
2023-02-06 08:18 科技前沿 -
量子通信网络更近一步!我国科学家实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
2023-02-05 11:11 -
“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完成渤海冰区试航
2023-02-04 07:22 中国精造 -
疫情三年,科学主义输了?技术进步了吗?
2023-02-03 07:19 -
西工大翼身融合大型客机缩比试验机试飞成功
2023-02-02 09:18 航空航天 -
“悟空”即将问世,国内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亮相
2023-02-01 13:44 科技前沿 -
WHO:新冠疫情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3-01-30 19:43 抗疫进行时 -
第二届“天宫画展”:航天员展示钱学森像
2023-01-21 13:41 航空航天 -
兔年送祝福 玉兔二号照片上新了!
2023-01-21 13:07 节日谈 -
2022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新冠突变免疫逃逸机制入选
2023-01-20 10:15 -
我国科学家新发现挑战天文学经典理论
2023-01-19 06:47 天文
相关推荐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21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35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5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2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