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刚:为什么要读陈映真?
关键字:【观察者网注:11月22日,台湾左翼作家陈映真在北京去世了,然而很多人才刚刚知道这个名字。这两天,文化界纷纷撰文回忆陈先生生前的种种,重新解读并研究起陈先生的生平及文学作品。其实陈先生并非等闲之辈,也不是无人关注,早前就有有识之士专门钻研陈映真先生的作品,比如台湾作家赵刚。赵刚先生曾说“我自2009年初,一头栽进阅读与写作陈映真的状态中,并一发不可收拾”。在他看来,真诚是陈映真文学之所以能感动人的最重要缘故,他曾先后推出《求索:陈映真的文学之路》、《橙红的早星》两本专著介绍自己对陈作品的解读。赵刚先生在《橙红的早星》一书的自序中还通过历史、思想、文学三个角度解答了“为什么要读陈映真”,观察者网特此摘录,愿与读者一同分享,告慰逝者。】
陈映真
回顾战后以来台湾的文学界,陈映真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且独特的位置,他意向明确且执着向前地将文学创作持续不断地置放于大的历史脉络之下,疼痛地碰撞着时代的大问题,不懈地求索文学与历史之间深刻的内在关系。在一种特定于第三世界语境下的“思想”意义之下,文学家陈映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思想者,提供了一个人道的、平等的、正义的、民众的、解放的,与第三世界的“左眼”。真诚,是陈映真文学之所以能感动那么多人的最重要缘故。这个真诚既展现在历史与传记的再现,也展现在思想的颠踬摸索。
自我2009年初,一头栽进阅读与写作陈映真的状态中,并一发不可收拾以来,已历三寒暑。2011年,我出了此一主题的第一本书《求索:陈映真的文学之路》。在书的《自序》里,我交代了几个相关问题,包括,陈映真与我们这一代人的关系、我重读陈映真的缘由,以及,以一个文学门外汉如我,在磕磕碰碰的阅读过程中关于阅读文学文本的一愚之得……在那里,我并没有好好地针对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要读陈映真?”,作出回应。现在,我将要出我关于陈映真文学的第二本书了,我觉得应该要对这一问题作出回应,于是有了这篇“代自序”。至于一般性质的“序言”,也就是介绍这本书的内容以及表达感谢之言,则是表述在“后记”里。
这篇“代自序”,一方面是向读者您交代我何以认为陈映真文学是重要的一个自白,但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封向公众提出的意欲强烈的阅读邀约信。但在写作之中,我也常不安地转而思之,这是否竟是那种常招人厌的“己所欲者施于人”。惶恐之余,也只有建议读者诸君不妨暂时只把现在这篇序言当作我的一个应是诚恳的自问自答,而设若您恰巧也接受了我对陈映真文学的价值的某些评断,而希望进一步接触的话,那么,您也许应该直接阅读陈映真作品,自行感受、阐释与批评。之后,如果还有时间而且也还愿意,再将这本书作为阅读参照之一,且愿意匡正我的某些读法的浅陋与不达,则是我最大的盼望。而如果我的这本对陈映真早期的小说的诠释之作,竟然替代了原始文本的直接阅读与全面阅读,则是这篇序言所不能承受的罪过。
直接切入正题。我将从历史、思想与文学,这三个维度,分别说明为何要读陈映真。
一、历史
回顾战后以来台湾的文学界,陈映真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且独特的位置。这样的一个论断,是因为那无法避免而且也不一定必然负面的“偏好”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么说好了。试问:除了陈映真,还有谁,像他一样,在这过去半世纪以来,意向明确且执着向前地将文学创作持续不断地置放于大的历史脉络之下,疼痛地碰撞着时代的大问题,不懈地求索文学与历史之间深刻的内在关系?
也许,有人会嘟嘟囔囔地说,这不是我要的文学;“陈映真”不是我的菜。很好啊!口味是强加不来的。更何况,没有哪一部文学作品是非读不可的,毕竟这世界总是这样或那样继续下去,不曾因这部或那部作品而变呀。但是,如果你给文学一点点机会、一点点重量,把它看做是一种帮助我们得以同情体会各种情境下的人物的境遇心情,从而得以更具体且更丰富地理解历史中的他者,从而得以给自我理解多开几扇窗户,帮助自己评估价值、寻求意义的一种重要手段的话,那么,或许你应该要注意陈映真的文学,更何况他讲的正是和你、和我那么密切相关的故事;特别是在很多很多个他说过的故事,以及故事里的人物,已经被我们这个时代所遗忘之时。当历史正在遗忘,陈映真文学的价值正是在拒绝遗忘。
拒绝遗忘,恰恰是要为当下找出走向未来的出路。因此,拒绝遗忘不是单纯地回到过去,缅怀荣耀或是舔舐伤口──那是“遗老”的拒绝遗忘。对陈映真而言,“遗忘”是“历史终结”这块铜钱的另一面。拒绝遗忘,正是追问构成我们今日状况的种种历史线索。这要求我们打破霸权的记忆工程,让我们重新理解我们的自我构成,看到自身是如何在历史中被各种力量所形塑。这样的自知,不待言,是理论与实践的一重要前提。理论与实践不是展开于一个前提自明的普世空白主体之上的。
因此,作为这样的一个历史的探索者,陈映真透过了他的文学里的众多主人公,向我们展现了很多现当代重要历史阶段或事件,从日本殖民统治、二战及太平洋战争、国共内战、二二八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全球冷战、白色恐怖、两岸分断、反共亲美右翼威权政体的巩固、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深化、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学术与思想的美国化、政治与文化的“本土化”与去中国化,到如今持续迷乱整个岛屿的认同撕裂扭曲……请问,在台湾当代的文学界,乃至思想界与知识界,在这半世纪多以来,持续不断地直面追问这些从不曾“过去”的事件或过程的人,除了陈映真,还有谁?那么,陈映真的文学难道不应该成为我们理解自身的一个重要凭借与参照吗?
- 原标题:赵刚:为什么要读陈映真?——《橙红的早星》自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86“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37“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7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4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2最新闻 Hot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他遭到“心怀不满的员工”攻击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