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力:“逼良为劣”的盈利模式是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主要“堵点”之一
“上游盈利模式”的“零售价格”=进价+物流费用+进场费+条码费+促销员工资+各种“苛捐杂税”+商家运营成本+利润。看似商家从上游供应商那确保了自己的盈利,实为“饮鸩止渴”,最终所有成本由“零售价格”承担,降低了商家自己的商品竞争力。
在“上游盈利模式”驱动下的商业循环,也必然会产生三个结果:
其一,谁给的“进场费多谁进场”,结果呢,“不劳而获养懒汉”,商家“全要素管理效率”大幅度下降。为了不断获得“进场费”,更换上游供应商成为必选项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上游供应商无法集中精力持续优化产品,另一方面商家自己也不可能建立自主品牌供应链。渐渐地竟然认为所谓“2-8定律”天经地义,既20%商品销售盈利、80%商品销售不盈利。匪夷所思!
其二,对于广大顾客来说,从“琳琅满目”品牌中挑选“质优价廉”商品,简直是“研究生”课题。咋办,只能相信“名牌”。名牌是“高价”的代名词,慢慢地“只买贵的,不认对的”、“便宜无好货”等观念“污染”了中国“需求侧”消费习惯。
其三,供销矛盾尖锐。你想,商超零售把上游供应商当“唐僧肉”,矛盾能不尖锐?读者不信,上网查查就知道了。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喊了几十年要建立商超的“自主供应链”,直到今天没有建立起来的根本原因。
其四,宝贵的自然及社会资源不但不能向优质“供给侧”集中,反而被“碎片化”,进一步加重低质产品的“产能过剩”。
结论:商家“上游盈利模式”将优质供应商逼成劣质供应商,成为供给侧“产能过剩”的底层原因之一。
六、掉进自己挖的“坑”
人类自有商业活动以来,商业零售都是“下游盈利模式”,中国也一样。
为什么改革开放后,我国却成了特例,采用“上游盈利模式”?
这与特殊历史时期有关。
长期以来,商业零售是连通“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唯一渠道,再加上改革开放涌现出的海量生产供应商,零售成了商业流通的“渠道王”。本来这是挑选优质供应商的极好机会,却变成商家不劳而获的温床。
有温床还得有“种子”。这颗“种子”来自欧洲某零售大鳄。它最早在中国分店首次推广应用“上游盈利模式”。由于早期的骄人业绩,很快成为我国零售连锁企业效仿榜样。
本来,我国“线下零售”商超可以继续“吃了被告吃原告”,没想到电商异军突起,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有了另一个“渠道”。老百姓很快发现,在这个渠道上还真能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
所以世界范围内我国网上零售异军突起、独领风骚,还应“感谢”我国“线下零售”商超。正是因为上游盈利模式导致的高价,才把很多顾客活生生地赶到网上去了。
出国旅游,又给中国老百姓增加了一条购物的渠道。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国外“线下零售”商超价格不仅可以与“线上零售”电商持平、甚至更低(比如在德国,这也是德国电商没有中国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来出国旅游享受异国风情、他乡美食、休闲疗养,却很快变成以购物为主的“狂欢节”。
2020年“新冠病毒”将“线上零售”的非接触优势发挥到极致,“社区团购”、“直播带货”购物渠道大量涌现,大批“线下零售”商超忠实中老年顾客“直奔云端”。老百姓可不傻,管它是线上线下,“同样价格比质量,同样质量比价格”。
再回头看看“线下零售”商超的代表——我国百强连锁超市销售合计在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由2010年的11%,腰斩到2019年的6%。如果继续死抱“上游盈利模式”不放,其占比肯定继续下降。
其实“上游盈利模式”最大的受害者是我国“线下零售”商超自己。看看某大型超市集团2019年年报的数据就知道了。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榜单中,该超市集团有3381家分店,营业额排行老五。
该超市集团2019年公开年报第131页的数据显示:1)年营业258.59亿;2)销售成本223.4亿;3)毛利35.18亿;4)其他收益22.85亿;5)年亏损合计2.42亿。单位人民币。
先做一个小学一年级的算数题:如果没有4)“其他收益”的话,年亏损是多少?
答:年亏损为22.85+2.42=25.27亿。
进一步问,“其他收益”是什么“东东”?第172页给出答案。见图1。
图1 某大型超市集团2019年年报截图
“其他收益”的主要贡献是“從供應商取得之收入(服務收入)”,金额为15.95亿。继续做一道小学一年级算数题:如果没有“從供應商取得之收入”,该超市集团2019年年度亏损是多少?
答:年度亏损为15.95+2.42=18.37亿元。
马上休克、就地“卧倒了”。
于是很快引出下面的问题:“线下零售”会不会“死掉”?
先给出答案:肯定不会。
用几个“大数据”论证一下:
2021年1月18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实物商品的“线上零售”销售额为97590亿元,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9%,其中吃类、穿类和日用百货类商品的增长分别为30.6%、5.8%和16.2%。
这说明什么?说明即便我国拥有世界最发达的“线上零售”,即便有百年罕见“新冠疫情”助力,即便“供需”之间新增多条“赛道”,作为商业实体的“线下零售”仍然占我国零售销售总额的75%!
所以宏观层面,“线下零售”肯定不会“死掉”。
微观层面,也就是刘鹤副总理署名文章里强调的“微观市场”呢?肯定会“倒下”一批,首当其冲必然是“上游盈利”的商超。
现在矛盾了。商超靠“上游盈利”续命;打通内贸经济大循环的“堵点”,又必须摒弃“上游盈利”。怎么办?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滴滴IPO招股书:整体亏损 国内网约车业务微利3%
2021-06-11 06:35 大公司 -
《庆余年》和《赘婿》成爆款后,腾讯要讲更多本土网文IP的中国故事
2021-06-10 23:19 大公司 -
西部入淘创业人数井喷,新基建和直播电商弥合东西差距
2021-06-10 19:55 大公司 -
左手“融融融”右手“买买买”,碧桂园服务成“物企收割机”?
2021-06-10 19:05 中国房市 -
高管空缺、债务承压,“地产二代”张量的千亿梦何时圆
2021-06-10 19:05 中国房市 -
长沙集中供地疑现“马甲”,有房企机关算尽一场空?
2021-06-10 17:59 中国房市 -
大公司早报|华为鸿蒙用户超千万 上海机场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2021-06-10 09:39 大公司 -
长春房管局发文禁止返本销售,网友:不让降价?专家:风险很大
2021-06-09 19:50 中国房市 -
武汉项目停工、股价跌破净资产,金融街靠股东增持能否护盘?
2021-06-09 16:49 中国房市 -
土储见底、现金流告急,路劲被迫“叫家长”
2021-06-09 15:51 中国房市 -
大公司早报|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在美递交招股书 高瓴大举减持良品铺子
2021-06-09 09:53 大公司 -
作业帮否认“大裁员”,强监管来临在线教育资本退潮
2021-06-08 19:12 商业 -
严打违规炒房,深圳29名中介被列入行业黑名单
2021-06-08 18:38 中国房市 -
响应国家安全生产月 滴滴持续投入保障出行安全
2021-06-08 18:27 -
已经是第九个中国房颤日了,而你还对慢病一无所知?
2021-06-08 14:39 -
十荟团:平台已全面整改无商家低于进价售卖商品
2021-06-08 12:54 大公司 -
上市在即,阳光城开辟物业新赛道
2021-06-08 11:25 中国房市 -
大公司早报|华为30亿成立数字能源公司 字节教育称不裁员
2021-06-08 09:06 大公司 -
房企迎来资金大考,去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大降94%
2021-06-07 20:18 中国房市 -
六大影视公司发声再怼“短视频”
2021-06-07 17:22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17“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128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95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114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9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