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仲麟:为什么一定要搞国产大飞机?制裁下的俄罗斯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仲麟】
在曾经被战火与工业烟雾同样覆盖的天空下,苏联的航空工业像一座传说中的城堡,高耸入云,令人仰望。安东诺夫、图波列夫和伊柳申所共同编织的红色之翼飞遍全球。而米格和苏霍伊,像命运中不可分割的兄弟一同守护着这座红色城堡,成为史诗中的英雄。这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犹如城堡的石柱,稳固而又雄壮,共同书写着红色传奇。
然而在1991年那个令人心碎的瞬间,当红旗从城堡顶端落下之际,整个城堡也随之分崩离析,多年的辉煌在一夜之间崩塌。伴随着城堡的崩塌,那红色之翼也随之折翅。那些曾经飞翔在天空中的钢铁巨兽开始在某个被遗忘的角落里生锈,犹如被遗忘的英雄。他们不再仰望星空,不再梦想飞的更高,这些都已成为奢望。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曾经飞翔着图波列夫与伊柳申的那片蓝天里,现在已全是精致而又冰冷的波音和空客,仿佛那些红色之翼从未存在过一样。而安东诺夫更是犹如史诗中的悲剧人物,在战争中被昔日的兄弟投射出的弹药所穿透,被战火所吞噬,成为一段令人扼腕的历史。
狂飙中的俄罗斯航空业
2023年8月29日,对俄罗斯航空业来说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日期。这一天,俄罗斯国产客机SSJ-100在时隔15年后再次首飞,只不过这次首飞的是除了发动机外全国产的SSJ-100,也即SSJ-NEW。当然考虑到这架SSJ-NEW使用的是俄法联合研发的SAM146发动机,既然是联合研发,说它是哲学意义上的国产发动机也不是不行,只不过照样会受西方制裁影响。而真正广泛认知上的全国产SSJ将是搭载PD8发动机的SSJ-NEW二号机,首飞时间尚未确定。之所以用SAM146发动机先首飞,那是为了确保项目进度不等发动机,先飞起来把其他系统测试起来再说。
如果以2022年2月为启动SSJ-NEW项目的原点,在一年半时间内俄罗斯在SSJ-100上完成了四十多项国产化替代,包括航电、APU、空调等。纵使SSJ-100是一个已经首飞十几年且投入运行十年的成熟飞机,但将原有已认证的子系统或设备全部进行替代,依然有着大量的验证工作要做,何况一些替代设备不见得有现成产品。
纵使比原计划的首飞时间晚了两个月,但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就顺利进行了全国产版SSJ-NEW的首飞,依然不由让人感慨俄罗斯人真是“艺高人胆大”——或者说,胆大妄为。而之所以会如此激进的推动国产化替代,时间就不得不回到2022年冬春之交了。
与C919一样,国际合作的SSJ-100支线飞机使用了大量西方供应商产品,而这些西方设备在俄乌战争之后被彻底断绝了来源
对俄罗斯来说,他们所熟悉的生活都在2022年2月25日成为了过去。当特别军事行动发动之际,西方国家仿佛早有准备,极为迅速地对俄罗斯采取了大量制裁措施,而俄罗斯也针锋相对地将西方租借的飞机全部扣押下来收归国有。根据俄罗斯方面的统计,截止2022年4月俄罗斯航空公司的商业运输机队共有1287架飞机,而其中外国制造(西方飞机)的飞机占比是67%,自产飞机只有33%。如果以客运量来统计的话,那差距更令人绝望,外国制造(波音空客)飞机客运量占比为95%。
以目前的俄罗斯各航司机队构成来说,如果波音、空客飞机无法使用,不仅仅对俄罗斯民航市场会造成致命打击,对地广人稀又高度依赖航空客运的俄罗斯来说,也会给社会正常运转造成巨大问题——毕竟俄罗斯可没有遍布全国的高铁网来代替航空出行。而在全面的制裁之下,那些西方飞机的零配件与厂家支持已无可能获得,就算短时间内依然能维持一定的运作,但已然时日无多。
因此,俄罗斯航空业必须得在完全国产化飞机的道路上狂奔,而身后有一团名为“含西方飞机断供无法使用”的死亡之雾在追赶他们。纵使可以通过种种手段延缓这团死亡之雾的速度,但它不会停下。也因此俄罗斯别无选择,只能一路狂飙,赶在机队大量趴窝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之前,让全国产机队能撑起大梁。
要知道现在在用的SSJ-100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了,比如这架SSJ-100就在飞行中被扯开了蒙皮。虽然官方否认近期乌拉尔航空不得不迫降的“第二次苞米地奇迹”只是一起普通的机械故障,并不是西方制裁所导致的。但是俄罗斯航空业越来越多的事故症候与事故报告不会骗人,就算有着各种擦边球与灰色渠道来获得飞机配件,但西方的绞索正在慢慢扼杀俄罗斯现有民航机队。纵使现有机队可以靠库存以及相互拆借,甚至极端一些,靠一些飞机当“器官捐献者”来维持其他飞机运作,但日子明显越来越捉襟见肘了。
2023年7月22日,飞行中的SSJ100蒙皮被扯开
这“苞米地奇迹”啊,指不定以后会成为家常便饭了
重铸红色之翼
虽然苏联解体之后当年的航空工业早已支离破碎,安东诺夫设计局和进步设计局成了外国企业并且在战火中夷为平地;伊柳申昔日在塔什干的总装厂也已经成了乌兹别克斯坦的一部分,源自苏联时期的上下游产业链已经随着解体而支离破碎。但对继承了大部分红色遗产的俄罗斯来说,依然有着相当雄厚的航空工业家底。
2022年6月,俄罗斯发布了2030年前航空运输业发展综合计划。在这个计划中,俄罗斯正式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进口替代计划。在这个计划中,除了全国产的SSJ-NEW之外,俄罗斯还有多个国产飞机计划迅速启动:恢复图214生产;将MC21客机国产化;推进伊尔96-400M,还有若干支线小飞机项目(伊尔114、TVRS44等),计划到2030年时共生产全国产客机1036架,以满足国内航空运输所需。
俄罗斯雄心勃勃的国产飞机替代计划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长七A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号
2023-11-04 07:44 航空航天 -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首个全模拟光电智能计算芯片
2023-11-03 14:47 科技前沿 -
中国商业航天可重复使用火箭取得重大突破
2023-11-03 14:02 航空航天 -
国际首套!百千瓦级自由活塞热声斯特林发电样机研制成功
2023-11-03 10:21 能源战略 -
空中出租车来了!全国产化2吨级电动飞机试飞成功
2023-11-03 09:44 中国精造 -
我国团队破解钙钛矿电池寿命基因难题
2023-11-02 14:25 -
煤海蛟龙:煤矿无人化,靠它
2023-11-02 12:39 -
0.015毫米“手撕钢”怎样研发?有什么用?
2023-11-02 12:33 -
国产化水平达95%!国内最大液化天然气储罐投入使用
2023-11-02 09:31 -
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长啥样?效果图来了!
2023-11-01 15:49 -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启航:建设新科考站,首次由3船保障
2023-11-01 09:50 -
旋转球都看透了!商汤联合SMT打造2023世界乒乓职业挑战赛「AI解说员」
2023-10-31 16:25 大公司 -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3-10-31 07:55 航空航天 -
8万吨隧道沉管毫米级对接!北斗助力“海底穿针”
2023-10-31 07:54 北斗照耀 -
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正在返回,画面曝光
2023-10-31 06:53 航空航天 -
我国首台国产海上平台燃气轮机正式投用
2023-10-29 10:30 中国精造 -
我国科学家首创孤独症家犬模型,探索治疗新机会
2023-10-28 14:51 人与狗 -
着陆场系统做好准备 迎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回家
2023-10-28 09:12 航空航天 -
我国最大液冷数据中心全链条基地启用
2023-10-27 15:11 -
突破遥感基础模型关键技术,我国研发出遥感智能训推一体机
2023-10-27 11:19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