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光耀病逝 回顾李光耀的13个瞬间(组图)
关键字: 李光耀李光耀是谁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李光耀去世李光耀病逝李光耀逝世李光耀死了新加坡李光耀关于李光耀的四三二一
这四个数字如何能概括李光耀这一生?不妨来看看海外网侠客岛专栏作者司徒格子的盘点。
四首国歌。李光耀这一生,唱过四首国歌。
英国的《天佑吾王》。对于李光耀来说,英国教育和华裔背景,几乎可以定义他这个人。李光耀年幼时就展现出的天赋,让他顺利考入了来佛士书院,而来佛士,正是早期登陆新加坡的英国统治者。后来,他想尽办法到英国留学,并与夫人一道从剑桥毕业,回新加坡当律师。
在英国殖民地出生、长大,在英国受教育,领导人民脱离英国统治,一生都有数不清的英国朋友,一口流利英语,一手非常高级的英文书面语,一种比较英式的生活方式……李光耀这一生,与英国的缘分至深。也正是在英国学习的经历,他才发现白种人不是那样高高在上的,“看不出他们应该统治我们的理由,他们没有比较高等”。
日本的《君之代》。这是李光耀一生的痛苦回忆,他目睹日军在新加坡烧杀屠戮,无恶不作,直到晚年写回忆录,都能让读者感受到写作时颤抖的愤怒。但这段经历,对他同样极为重要,他把那3年多称作“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因为“它让我有机会把人的行为、人类社会以及人的动机和冲动看得一清二楚”。
但他没有走向日本统治者的反面。很多观察者将李光耀视作一个威权主义者,新加坡社会极为严苛的惩罚措施,一向让他深受诟病。他自己直言不讳,这些都是跟日本人学的。直到如今,新加坡还保留鞭刑,这种肉体惩罚,显然有着战争时代的影子。而花园城市,就是在规矩中形成的。
马来西亚的《我的国家》。据说李光耀一生哭过两次,一次是母亲去世时,一次是告诉全体新加坡人民,他们将脱离马来西亚独立时。那次哭不是独立后的喜极而泣,而是被赶出国门后的无助与愧疚。
被赶出马来西亚是李光耀和新加坡这个国家的真正转折点,那是1965年,新加坡是第三世界小国。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如今,新加坡的人均GDP约5.5万美元的发达国家。此时对比马来西亚,似乎已经不再公平。
新加坡国歌《前进吧,新加坡》。这首在新加坡争取脱离英国管制时谱写的歌,终于让李光耀唱上了属于自己的国歌。这一唱,已是50年,是他唱过最久的国歌。
三种语言。在今天上午面向全国的电视讲话中,泪眼纵横的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用了三种语言宣布这个消息。
处理好多民族混杂的状况,团结好各种族的人,齐心协力共同发展,让李光耀取得了极为耀眼的成就。无论是让各民族混居,还是强力推行双语政策,李光耀为了把新加坡凝聚在一起,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心血。
在他出版过的书中,李光耀自认为最重要的是中英双语出版的《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他认为,正是双语政策,“让每个人通晓至少两种语言”,成为新加坡成功的基石。夹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中间的新加坡,以及在东西方纵横捭阖的李光耀,的确在通晓双语乃至两种文化的基础之上,取得了成功。
痛苦的语言学习,和这个年轻国家坚强的抓住命运的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两个世界。李光耀的去世,带走了一个时代。世上可能再也不会有像这样的政治强人,说一不二,治国如同严父。还能赢得东西方的共同尊重。
通读李光耀的自传,你会发现他同20世纪下半叶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字的政治人物都有交集,而且同关键人物都不是点头之交。美国、英国、日本,所有的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的五代领导人,台湾地区领导人……无所不包。他游刃有余地在冷战的世界里穿梭,成为长时间里,东西方世界的传声筒,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中间人。而且,虽然他时常得罪人,但从未犯过大错。
小国巨人,昨天的联合早报社论,精准地描述出了李光耀在世界上的形象。他是独裁者,在一生中眼睁睁看着其他独裁者,要么逝去,要么被推翻,要么终无所成……然后他一个人笑到了最后。
有观察者认为,世界级的政治家,当今仅存他和基辛格。上周末,我见到了基辛格,90多岁的年龄,口齿已不那么清晰,在台上讲话如喃喃细语。
那个时代终究远去了。能纵横世界的强人,如今看来,是二战后特定时期的产物。李光耀是不是最后的绝响?也许只有时间可以给出答案。
一种悬念。从今天开始,新加坡就进入了“后李光耀时代”,无论对于这个国家还是对于世界政治来说,很多不确定才刚刚开始。
站在中国角度,我们应该会怀念李光耀。尽管他曾多次对共产主义甚至对中国表达过反对态度,但他以真正的现实主义者精神和政治家素养,向西方世界一次次清晰地阐释,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有着自己独有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他对两岸关系的态度,认为两岸统一是必然的结果,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国增加了不可多得的话语权。
他一生33次访问中国,虽然从未回到故乡,但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对于新加坡的学习,使得我们受益良多。
然而最受影响的必将是新加坡。过去许多年,访美的李光耀每次都受到极为热烈的欢迎。欧美许多政要对他的评价,几乎穷尽了语言修饰的最高级别。然而如今,李显龙总理上次成为白宫座上宾是什么时候?
更需要面对的是,新加坡的年青一代已经今非昔比。他们没有同老一辈人那样经历过一无所有的年代,他们是在富庶的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他们熟悉西方制度与文化,他们渴望更多。
过去的新加坡“有民主、无自由”,李光耀走后,虽然留下了极为成熟的制度,但是国家会发生怎样的变革,尚有待观察。
而李光耀也早用一种霸气外漏的方式,表达过对“后李光耀时代”的态度,或者担忧。“就算我在病榻上,即便是你们就要把我放进坟墓埋了,我觉得有什么事情出错了,我就会爬起来”。
李光耀不必真的如此。尽管生命已经走完,他早已光耀他的国。
(海外网侠客岛作者司徒格子对本文亦有贡献。)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0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56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200“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60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54最新闻 Hot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外媒热议中方这一表态,美农崩了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
新增三省两市,西湖大学将招收浙江外本科学生
-
自民党高官自夸:中国要“补缺”,日本能帮美国
-
“卡尼领导的自由党将胜选”
-
泽连斯基承认:我们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