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52期:中国人生活水平的国际比较
主持人:我们要着眼于未来,未来还有那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人均要提高,覆盖率要更大,要让更多现在还没有足够获得感的朋友有更好的获得感。张老师,您觉得我们还有哪些要去做?
张维为:实际上还有好多事情要做。比方说我们大学的工作,现在不少文科毕业生就业难,遇到的挑战还是蛮大的,找好的工作很不容易。当然,它的背后是整个教育结构的问题,就是很多专业,实际上社会市场上没有这么大的需求。
宏观上来讲,我们正在进行结构调整,但是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挑战,包括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很多职业消失,当然也可能带来很多新的职业。不论怎样,这个调整的过程会带来一些痛苦,我们对此要有所准备。
主持人:对,在很多领域进行结构性变化的时候,可能许许多多的人都会感受到压力,这也是一个客观的情况。但是,在这种压力当中,你要看到力量,不要被这种压力所压垮,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张维为:就是抓住主流。中国还是世界上机会最多的国家,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速去年是5.2%,比西方七国集团加在一起还要多,而增长率意味着机遇。这几天中国经济面的好消息还在增加,机会永远是留给做好准备的人的。
主持人:我们同样问一下丹尼尔先生,如果你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你看到的是什么?
丹尼尔·邓布里尔:每个国家显然都有自己的一系列挑战。我觉得有趣的对比是,中国一直在不断地“重塑自己”——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合适的说法——它在不断成长、变化和适应,人们也随之变化。而在加拿大或类似地方,产业更趋于稳定,变化并没有那么明显。
各个国家面临的挑战是不同的。不过,我认为我们很快会面临一个大惊喜,因为显然随着人工智能和其他各种新事物的引入,无论你身在何处,事情都会发生变化。我认为中国在适应这些变化方面会更有优势,因为他们一直在不断地适应。
张维为:对,我时不时讲一个观点,即“自助者天助之”,就是说你只要努力奋斗,理论上连老天爷都会来帮助你。实际上在中国文化中,这所谓的“天”就是你周边的人,你的同事、上级、友人、朋友都会说“哎呀,这是个好孩子,一定要帮助他。”真这么回事,“自助者天助之”,我信这个东西。
观众互动
观众:丹尼尔先生,您好。您在2008年的时候就来到深圳生活了,也见证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我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他在深圳工作生活,时常跟我讨论有关住房和教育方面的压力问题。想问一下您,您是否也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另外,中外文化在住房和教育方面的消费观念有什么不同?
丹尼尔·邓布里尔:我在深圳生活了14年,所以我可以谈谈那里的挑战。我认为至今仍然存在的大挑战之一是,许多来自其他地方的人在深圳安家,他们的孩子在深圳出生,然而许多人根本不敢梦想拥有深圳的房产,这对他们来说遥不可及。
深圳市区一景资料图:新华社
有些人会选择买在更远的地方,如惠州,购买房产作为投资,但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即惠州很多地方的房产空置,没人居住。也许这个问题最终会自然解决,人们会搬进去,形成一个可行的经济和生活环境。因为在中国,确实有其他所谓的“鬼城”被重新赋予了生机。
因此,这是一个持续存在的挑战,我认为需要解决。不过,在西方年轻人的生活里,无法在城市中负担得起住房,也是一种常态。
另外,我知道所有的外来务工家庭最终都能让他们的孩子进入当地的公立学校。我不确定这个问题是否完全解决了,但我确实看到它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因此,有些挑战与海外的情况相似,有些则是中国特有的。这些是我所做的一些观察。
主持人:丹尼尔先生特别说到,这些年它其实一直有发展,就比如户口,可能以前对于很多青年朋友来说,想要在一个新的大城市落户会有难度,但现在,比如说像上海“五个新城”的建设,它对许多年轻人是张开怀抱的,在这里落户的门槛比以前要低得多。因为大家欢迎人才来,欢迎年轻人来,所以条件是越来越好了。
张维为:你仔细看上海,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有很多地方的房价正处于价格洼地,是可以考虑的,可以仔细研究一下。
丹尼尔·邓布里尔:重庆也可以考虑。我注意到重庆与深圳之间的一个区别——在重庆,像出租车司机这样的职业,他们实际上拥有自己的房产的比例会比深圳的高。
不知为何,重庆的房价没有像其他地方那样暴涨,但这座城市非常迷人。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为重庆做广告,但我认为这是我选择搬到重庆的原因之一,这里的生活感觉更平衡。
观众:我近期关注到日本出现了“大米荒”,导致大米的价格上升,给消费者也带来了较大的负担,但是日本政府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来稳定价格。我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我想问的是,如果我们中国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的中国政府又会如何解决呢?
张维为:对于日本的“大米荒”,我了解到,一方面是受自然灾害影响,如地震、台风等等导致一些欠收。除此之外,日本官方也有很多说法,其实都是辩护,像什么“外国游客太多了,吃了我们的米”,这辩解是很荒谬的。实际上我觉得恐怕有更深层的原因。
这是7月26日拍摄的日本连锁超市Maruetsu白金台店货架上的大米。资料图:新华社
日本政府实际上是有粮食储备的,但同时日本国内有很强大的农协,这农协要进行所谓“保护农民利益”——某种意义上它是希望米价高一点的,所以它跟政府在博弈。而政府觉得,缺米的情况下米价可以适当高点,等这个季节一过,又有粮食了,那么粮食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因此,政府就没有采取行动。
在中国,我估计政府不会这样做。要是出现像日本那样,商店里大概70%、80%的大米都被抢购一空,只剩下非常贵的的情况,那么中国政府肯定会动用储备粮。我们是民本主义导向的,会比日本做得好很多。
丹尼尔·邓布里尔:许多其他国家也面临类似问题,特别是在非洲。因为许多国家在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贷款时,有一些规定会要求它们拆解其国内的粮食生产能力,比如仓库等,这导致它们会在某些情况下出现饥荒。
它们被要求这样做,是为了迎合西方大国的经济体系,而整个过程使得它们更加依赖外部国家。因此,这显然是中国需要关注的事情,确保它们不会过于依赖某些可能会切断它们供应的国家。
注释:
【1】https://www.gov.cn/xinwen/2019-08/22/content_5423534.htm
【2】https://www.gov.cn/xinwen/2022-07/12/content_5700668.htm
【3】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8/content_6971241.htm
【4】https://baijiahao.observersnews.com/s?id=1784046079365413275&wfr=spider&for=pc
【5】https://baijiahao.observersnews.com/s?id=1806901335405482327&wfr=spider&for=pc
【6】http://sh.people.com.cn/n2/2022/0217/c176737-35138346.html
【7】https://www.nyc.gov/site/doh/about/press/pr2024/nyc-life-expectancy-recovers-some-years.page#:~:text=The%202021%20data%2C%20delayed%20due,since%202009%2C%20not%20counting%202020.
【8】https://wjw.xinjiang.gov.cn/hfpc/xwxc1/202102/ca6fdacf22204faf9391f8d589a33481.shtml
【9】https://www.cdc.gov/nchs/pressroom/states/mississippi/ms.htm
【10】https://www.cdc.gov/nchs/nvss/vsrr/provisional-maternal-deaths.htm
【11】https://baijiahao.observersnews.com/s?id=1809411500570714227&wfr=spider&for=pc
【12】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DYN.IMRT.IN?end=2022&locations=CN-US&start=2022&view=bar
【13】https://baijiahao.observersnews.com/s?id=1785497203925078839&wfr=spider&for=pc
【14】https://baijiahao.observersnews.com/s?id=1804959103227794784&wfr=spider&for=pc
【15】https://new-qq-com.observersnews.com/rain/a/20240718A09DPW00?suid=&media_id=
【16】https://www.stats.gov.cn/sj/pcsj/rkpc/7rp/zk/indexch.htm
【17】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2/content_6934935.htm
【18】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1/content_6925448.htm
【19】https://baijiahao.observersnews.com/s?id=1811574849499796754&wfr=spider&for=pc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大众CEO最新表态:与其对华搞惩罚性关税,不如…
2024-10-06 08:38 观察者头条 -
“叙利亚已申请加入金砖”
2024-10-06 08:22 金砖国家 -
习近平同金正恩就中朝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2024-10-06 08:06 中国外交 -
新西兰海军一艘支援船搁浅
2024-10-06 07:11 -
“把中国人赶回国!”这则谣言遭日本警方数据“打脸”
2024-10-05 23:44 中日关系 -
“以军10月7日前后将扩大行动,包括对伊朗的报复”
2024-10-05 23:20 巴以恩仇录 -
拜登向习近平致国庆贺电
2024-10-05 21:05 中美关系 -
“拖欠工资、卸磨杀驴!”美特勤局面临20年来最严重人员流失危机
2024-10-05 20:43 美国一梦 -
以军首次袭击黎巴嫩北部,超20万人逃往叙利亚避难
2024-10-05 19:59 巴以恩仇录 -
他还在拱火!“以色列应该攻击伊朗核设施”
2024-10-05 19:41 美国政治 -
伊朗外长抵达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
2024-10-05 17:58 伊朗局势 -
纳斯鲁拉“潜在继任者”失联,以军称已身亡
2024-10-05 17:10 -
“感谢中国朋友,让人仿佛置身瑞士”
2024-10-05 14:58 观察者头条 -
美军方才反思:增兵中东是遏制战争,还是煽风点火?
2024-10-05 13:47 美国一梦 -
“俄罗斯将把阿塔移出黑名单,可合作打击极端组织”
2024-10-05 13:34 阿富汗 -
欧盟通过对华电动车征税提议,中国贸促会提出三个坚决反对
2024-10-05 11:31 -
中东将滑向全面战争?拜登:还有救,但…
2024-10-05 10:02 观察者头条 -
“跟中国打‘冷战’,欧洲经济要完蛋”
2024-10-05 09:34 -
大转弯!米莱对美恼火,向中国“求和”
2024-10-05 08:49 中国-拉美 -
“如果欧方的政治意愿只在口头上,很多事情就不好谈了”
2024-10-05 07:36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0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8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26“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2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