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48期:难忘的红色岁月
主持人:可能因为当时毕竟对中国自己来说,也还是处在一个摸索的阶段。小平同志有句名言“要摸着石头过河”,那个时候我们也在摸索,跟现在大家已经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不一样。可能当时的苏联朋友也没有办法一下子看到底要学什么,还没有总结出这些可学的东西。
不过刚才刘教授反复说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张老师您在演讲当中也说小平同志“拒绝浪漫”——这四个字很形象,非常务实。加上刘教授刚才说的,您怎么看“实事求是”四个字的生命力?
张维为:邓小平是高度地实事求是。举个例子,我们经历过的,就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过去没有用GDP的统计方法,后来请世界银行的专家来帮助中国进行统计,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来做,结果统计下来,中国的人均GDP非常低——人均400多美元。后来人家就问邓小平要不要公布,邓小平说“公布,没有关系”,这后边就是自信,就是坚信我们通过改革开放最后一定能够赶上来。当时中国人均GDP,如果照世界银行的标准统计,低于多数非洲国家,更低于西方国家。
另外,确实风险很大,因为我当时给他做翻译,我就发觉他是有底线思维的。当时我翻译了不少他和非洲领导人的谈话。非洲领导人左翼的比较多,很多人都问他,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他就说,我们至少要坚持两条:第一条就是党的领导,第二条公有制要占主体。这是他的两条不能放弃的底线。回头看是蛮重要的,有了这两条之后,我们就可以大胆地探索,万一出错了,也可以通过这两条来进行纠正。
中国有一点好,就是它时刻关注外部世界的发展,不光是西方国家,也包括苏联、东欧。1990年我去苏联,在去之前,我也不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到底怎么样。但亲身去了之后,我就得出结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已经失败了。当时苏联的消费商品极度匮乏,红场最大的古姆百货商店空空如也。而中国通过初步的改革开放,到1990年的时候,市场已经初步繁荣。
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深圳市南山区的南油开发区。资料图:新华社
主持人:对,所以您刚才说到务实的重要性,其实实事求是的背后还是一种自信,只有对自己自信了,才能够非常完整地去看一些问题。
刚才张老师也说到他在1990年去苏联看到的情况,想问一下刘教授,在苏联解体那段时间,您大概是处于人生怎样的一个阶段?当时的整个社会是怎样的?
刘宇卫:刚才张老师提到了红场的古姆百货,我也突然想到1987年我考上了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的博士班,刚好是9月份,天气变冷,我要买一件上衣,我就莫斯科到处跑,去红场的古姆和其它地方,跑了两个星期,买不到一件上衣——当时什么东西都是缺货状态,连买一件上衣都不行。刚好当年10月份,我到了中国,我第一天就买了一件很好的上衣,我都不敢相信,还不要排队。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到了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的时候,我刚好准备答辩博士论文了。到了1992年,我们突然就启动市场改革了,国内的情况一下子变了,整个国家换轨道了。我当时是有幻想的,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好转的迹象。因为我们国家有自由市场,什么东西都有,也可以参加自由贸易,所以我觉得是个好机会。确实很快就到处都有了东西,穿的、吃的都没问题了,也不要排队。
不过有一个特点:这些东西都是进口的——西方进口的东西很贵,中国进口的东西很便宜。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国产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过了几年,我们发现我们加入的也不是一个很自由的、很幸福的自由市场经济,而是一个比较野蛮的市场经济。
当时看到中国的经验,我发现进行这样的改革,并不一定需要放弃我们之前的社会主义经验。
主持人:对,不需要从这个轨道瞬间换到一条新的轨道,好像完全进入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张维为:如果长话短说,把当时邓小平的改革模式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模式进行对比的话,最大的差别就是:邓小平认为经济改革是绝对优先的,政治改革是第二位的,而且要服务于经济改革,扫除经济改革中的障碍,这个目标非常清楚,邓小平是一个层次感非常清楚的领导人;而戈尔巴乔夫把政治改革放在第一位,政治改革压倒一切,以为这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称之为“政治浪漫主义”,结果是彻底失败。
刘宇卫:没错。还有张教授提到的,邓小平是积小步成大步,一步一步发展。而我们的叶利钦时代很不一样,奉行自由主义的政府上来,他们说,“好,我们现在要出一个500天的规划,500天以后全国人民会过上很幸福的日子。”我们等了500天,结果发现这些话都是空话,我们非常绝望。后来,这500天变成了最少10年的大乱,这10年里俄罗斯国内发生了两次经济金融危机,野蛮的经济模式给老百姓带来很多痛苦。
主持人:这样的一种动荡混乱的漫长的年份,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会觉得人生没有了目标,也没有了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那感觉确实让人很痛苦。
张维为:我对俄罗斯的经历或多或少了解一些,一个是去实地调研过,另外我有不少俄罗斯朋友。现在很多俄罗斯人自己也后悔,反思为什么当时会天真到这个地步,对美国人这么信任?觉得只要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之后什么都会美好。西方是“画饼充饥”,然而俄罗斯很多人都信了,这是一种集体的茫然。
主持人:他们是“政治浪漫主义”,“浪漫”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打动人的,大家也很容易被“浪漫”吸引。就像您在演讲中说的,所有的历史大事对他来说都是如同战场一样,要全盘思考,要有战略眼光,要有定力,要有非常可以实践的办法。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我要求美西方,允许我们用援乌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
2024-09-01 08:37 乌克兰之殇 -
南苏丹总统基尔率团抵达北京
2024-09-01 07:35 -
普京批准:他将参加第79届联合国大会
2024-08-31 20:45 俄罗斯之声 -
普京即将来访,蒙古国或第一个违抗ICC
2024-08-31 20:05 俄罗斯之声 -
更多证据!菲撞击我海警船现场“有美军P8A干扰”
2024-08-31 18:57 南海局势 -
“风险太大”,美国不派人去修了
2024-08-31 17:43 -
“美西方对俄制裁,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努力摆脱美元”
2024-08-31 17:29 人民币国际化 -
一架米-8直升机在俄罗斯堪察加地区失联,“机上共有22人”
2024-08-31 16:50 俄罗斯之声 -
委内瑞拉遭遇全国性停电,“反对派干的”?
2024-08-31 15:51 -
马克龙:欧洲AI落后了,得砸钱追上中美
2024-08-31 15:49 人工智能 -
全球AI换脸色情人物一半是韩国人!韩方找法方:要和“电报”谈
2024-08-31 15:37 -
菲海警9701号船故意冲撞我舰,中国海警发声
2024-08-31 15:31 南海局势 -
巴西对X平台下禁令,卢拉喊话马斯克
2024-08-31 13:30 观察者头条 -
韩议长当着美议员面:将推动中韩向前发展
2024-08-31 09:42 -
耿爽当场回击美方:坚决反对,决不接受
2024-08-31 09:31 -
遭遇“沉重打击”后,乌克兰撤职空军司令
2024-08-31 09:24 乌克兰之殇 -
日本防卫预算申请额首次超8万亿日元
2024-08-31 09:20 日本 -
俄别尔哥罗德州称遭乌军袭击,已致5死37伤
2024-08-31 07:00 乌克兰之殇 -
“一个西方关键盟友要倒向俄罗斯”
2024-08-30 23:27 欧洲乱局 -
英国首相访问德法,却遭警告:不能绕过欧盟
2024-08-30 22:48 不列颠
相关推荐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7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83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