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236期:海外华人的故事
【圆桌讨论】
主持人:听了那么多马来西亚华人可歌可泣的故事,对中国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让大家记住了那么多光辉的名字,但大家也可能会好奇,为什么马来西亚华人,会成为这么独特的群体?可能跟华文教育也有关系,所以想问一下许教授,您是几岁之前学的华文?
许庆琦:小学六年级。
主持人:张博士的华文也很好,您是一直学到什么时候?
张晓威:应该到博士班。我的教育背景可能跟许教授不太一样,我小学是华文小学,然后是华文独立中学,之后就到中国台湾留学,念完学士、硕士、博士,这是另外一种途径。
张维为:马来西亚有一个特点,它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中学、大学,到博士教育,有一个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
许庆琦: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中文不叫中文,叫“国语”,后来改变了,所以我们跟中国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吉隆坡文良港中华华文小学成立于1919年,有104年的历史。图自央广网
主持人:您前面也说到一个观点,华文教育,我们简称“华教”,坚持下来本身也很不容易,能不能再展开给我们讲讲,要克服怎样的困难,把这个教育体系一直这样坚持下来?
许庆琦:我觉得华文教育不只是一种语言教学的媒介,它也是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华文教育在逆境中生存与发展,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很多华文教育人士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今天的成就很不容易。
在马来西亚的政治环境下,今天我们有1301所华文小学,有60所独立中学,还有3所民办的大专学院。不过坦白说,现在我们坚持要保护这些学校,所以华文教育也变成凝聚华人的一种力量,这跟马来西亚的华人对中国的认知、情怀,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张晓威:这种文化传承是非常难得的,当然也要看马来西亚华人的家庭背景,因为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群体里面,还有一些属于我们所谓的受英文教育的人群,但也不可忽略,就算是受英文教育的这一批人,他们对传统文化也是很强调和维护的。
我举一个例子,马来西亚独立建国的时候,马华工会的创始人陈祯禄先生,就是土生的一个马来亚华人,但是他对传统中华文化还是非常坚持的,他非常强调华人对母语教育应该要维护、维持,所以在此背景和机缘之下,马来西亚华人能够有这样一种学习华文的环境,我想我们的先贤所留给我们的财产,应该要很好地维护下去,把它保存下来。
张维为:我自己走过100多个国家,去过很多海外华人社区,不同国家的,观察过、调研过。实际上,这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华人很难被同化,一个重要原因是语言,你只要掌握了华语,听说读写,会说中国话,会写华文,基本上就不会被同化,因为中华文化在你的基因里了。
二是中国餐饮,中国人的吃太领先了。两千多年前我们就说食不厌精。这里可以顺便帮马来西亚做个广告,我们到马来西亚最大的感觉就是吃得很习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怎么留住人才?他说,你把人的胃管住了,人才就留住了。所以在任何地方,据说哪怕是到一个很小的国家,只有几个华为员工驻守,他也要派最好的厨师去,给员工做最好的菜。在国内你参观华为的机构,几乎都是从他们的餐厅开始的。他不跟你讲我们参观餐厅,就自然而然地带你经过餐厅,你首先看到的是华为的美食天堂。所以中国人到马来西亚,做投资的、做企业的、搞各种各样活动的,都会感到吃得很舒服。
主持人:就像张老师说的,文化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有许许多多维度的立体概念,不光我们写的文字,我们说的语言,还有包括饮食、对传统文化的追崇等到,都在于此。像很多华人领袖,他们都会说语言一定要坚持,汉字一定要支持,那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哪些?比如大家会学些什么优秀传统文化的典籍吗?
许庆琦:其实我觉得很简单,海外的华人吃饭用筷子,不管你是中文教育、英文教育,筷子文化这是第一。第二,海外的华人过年、过节,春节,全世界都庆祝,现在不只是华人;还有清明、中秋、端午等等,我们都庆祝。第三,儒家思想不知不觉地植根在你的思维里面,贯穿在你整个人的生活习惯,儒家思想就体现在华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中。
马来西亚举办端午裹粽比赛 资料图来自新华网
主持人:就像我们学语言,不是说干巴巴地学语言,我们会在典籍里面学,会在唐诗宋词里面学,会在几千年积攒下来的那些优秀的作品当中学,所以语言本身它就是有很强的人文概念,把语言学明白了,它背后人文的、历史的东西都学到手了。
张晓威:对。你学了中文的话,还可以有一个很好的经验,就是可以去读懂或读通中国古代的典籍。我们的先贤留下来的智慧,有些必须还是读回原典,原汁原味,这才能展现出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深层了解,这个底蕴才能够展现出来。
另外我觉得还有一个,应该是身为华人或者是传统文化所保留下来,就是我们有我们的汉姓,我们的姓名,所以我叫张晓威,跟张教授应该500年前还是本家。
这样的传统能够维持下来,其实是非常艰苦的,我们对我们先辈们的努力应该要给予很大的敬仰和尊敬。
主持人:没有先辈的持续地坚持和努力,整个中华文化没有办法在这里生根发芽,也不可能传承到现在。今天现场那么多年轻的马来西亚华人,年轻的朋友们跟上一代、上上一代有什么不一样?可以给我们做个介绍吗?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哥伦比亚暂停向以色列出口煤炭
2024-06-09 08:00 -
殴打丹麦首相男子被判12天监禁
2024-06-09 07:54 -
“逼宫”内塔尼亚胡的他,会改主意吗?
2024-06-08 22:52 巴以恩仇录 -
炸死近百人后,以军救出四名人质
2024-06-08 22:44 巴以恩仇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联合声明(全文)
2024-06-08 22:28 -
卡梅伦又被骗了...
2024-06-08 22:02 欧洲乱局 -
以空袭致80死,哈马斯回应:以色列不能强迫做选择
2024-06-08 20:01 巴以恩仇录 -
“塞尔维亚正成为中国附庸”?他当场反驳
2024-06-08 18:03 一带一路 -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古特雷斯不会参加乌克兰和平峰会
2024-06-08 15:05 乌克兰之殇 -
被联合国列入“耻辱名单”,以方暴怒
2024-06-08 14:58 巴以恩仇录 -
视频为证:菲方又倒打一耙
2024-06-08 13:59 南海局势 -
又一国!“已向俄提交申请”
2024-06-08 13:51 金砖国家 -
“英国前首相叫啥来着,忘了,她这么说我们,不对”
2024-06-08 11:40 俄罗斯之声 -
“阿波罗8号”宇航员坠机身亡,曾拍下《地出》震撼一幕
2024-06-08 11:33 -
“又赖中国…我刚面告美方,中国从不对我们指手画脚”
2024-06-08 11:29 乌克兰之殇 -
联合国:11名工作人员遭胡塞武装逮捕
2024-06-08 10:08 -
克宫:马克龙,很挑衅
2024-06-08 09:59 俄罗斯之声 -
巨大转变?白宫竟如此向中俄叫嚣
2024-06-08 09:23 中美关系 -
“以代表提前泄露报告”,联合国官员震惊
2024-06-08 09:18 -
联合国大会:中国提议,通过!
2024-06-08 08:11
相关推荐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评论 32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评论 154果然,美媒用“亲华”来猎巫马斯克 评论 86AI与国运:AI发展到了向西还是向东的节点 评论 25最新闻 Hot
-
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
“美国高校总想收中国的钱,得好好检查下”
-
特朗普汽车关税,“只会让中国电动汽车领先”
-
郑永年:中国不是美国,不会加入瓜分世界的行列
-
欧洲太想“上桌”了,但…
-
真有极光!NASA拍到了
-
交割日逼近 ,“港府正接洽长和”
-
“怪事!穷国用上先进技术,富国还在用落后技术”
-
“我们列出3个与美方不重复的AI安全风险后,基辛格发出赞叹”
-
“‘奥本海默时刻’到了,我们要边发展边治理”
-
“特朗普都能和普京谈了,欧洲为什么不行?”
-
又现“社死级”泄露…
-
拉夫罗夫:普京访印正在准备中
-
果然,美媒用“亲华”来猎巫马斯克
-
特朗普威胁上了:敢联手,就征更多关税
-
石破茂称将考虑“一切选项”回应,分析人士:日本不会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