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18期:东方之美——重新确立我们的审美权
最后更新: 2024-01-28 08:50:54圆桌讨论
主持人:刚才两位教授都给出了演讲,我想我们现场的观众跟我的感受是一样的,听得如痴如醉,这是一堂非常高级的美育课。此刻,我虽然人还在这里,我还是我,但是我感觉我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我,因为就在刚刚过去的几十分钟里面,我跟着两位教授的思路游目骋怀,在中国的艺术和精神的世界里面上下翻飞、遨游;再回来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精神世界已经被拓宽了,那感觉太美了。
刚才高教授在演讲中也特别说,从书法到画作,到陶瓷,甚至是我们日用而不觉的像茶文化等等,这里面全部都有中国人的审美体验,我们能把对立的东西很好地辩证统一。我就在想,中国人的这种审美体验——天然的也好,或者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地累积形成的也好——它是不是给中国人的视野和格局带来一种天然不同的感受?
高世名:对,审美经验其实是我感知世界的方式,以及我由此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感觉。这些东西其实不只是跟中国的艺术连在一起,它也跟中国人正常的生命体验连在一起。我们去看山水、看一片风景的时候,我们怎么就把它看成了山水,而为什么刚才我讲的美国人他就是去hiking(徒步旅行)的?它就是如此不一样,这是完全不同的对世界的一种感知方式。
宋儒讲“格物致知”,他们相信天理是散于万物的,我们通过对万物的感知和研究,可以重新把它聚拢起来。这是宋儒“格物致知”的本质,因此他们有格物致感知,同时也可以格物致良知,所以这是中国人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有一句话特别动人,他说“以奴仆命风月,与花鸟共忧乐”,这是中国人对于一花一草、一草一木的一种感知的经验。
主持人:对,这种经验在世界上真的可能中国人是独一份的。您刚刚说格物而致良知,我们知道“格物致知”是朱熹说的,而“致良知”这说法源自王阳明,这也是儒学一路传承下来的脉络,我们从世间万物来映照自己的内心,这是中国人独有的一种精神体验吗?
王阳明(资料图)
张维为:中国美学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我们中华文明对农耕传统、农耕文明的一种敬意,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一整套艺术观。比方说,它有温度,它对一年四季的感悟,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的名称是多么好听,把人的情感也放进去了。这种温度是人本主义的,用现代概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带有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中国的《诗经》、唐诗、宋词等都有这样的意境。
二是它含有哲理。如我们都熟悉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就进入了哲理意境。前面高老师引用到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等等,都是这个意思。
另外,它具有诗意,我觉得这种诗韵,在其他文化的美学中相对要少很多。比方说,我们从小在江南水乡长大的,哪怕你天南海北走得再远,一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往往会“感时花溅泪”。这种古人、今人、山水、人生、精神境界等都融为一体,也融合在书法、美术、诗歌和日常生活中。
主持人:就像您说的,我们的文化当中,它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种诗意的感受。宇宙很大,大到让我们觉得个人不过是小小的个体,我们当下只不过是短短的瞬间;但是它又很小,就因为这样的瞬间、这样的个体又告诉我们,我们在生活中其实可以很努力。这样的大和小,这样的远和近,在中国人的概念当中是天然统一的。
所以,我们今天不光是在聊艺术,我们从艺术聊到我们的审美,再聊到中国人的视野、格局,我们用来观照当今的世界。中国人在看所有世界大事的时候,是不是因为我们的这种独特的审美,这种艺术的、文学的、文明的积累,所以看整个世界格局的眼光也是不一样的?
高世名:对,很明显最近这些年来,中国的青年一代逐渐地开始自信。这个自信,首先是他们自觉、自立、自信、自强,对此,我们有非常明确的感受。而我想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今天的中国人在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了相当的认知和经验之后,可以以一种更加开放、平和、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全世界所有的文明。我觉得这一点应该也是总书记提推动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全球文明倡议”的意思。只有你真正自信了,你才会开放,才会包容,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其实是可以吸纳全世界重要的文明的。我看过一个展览,说盛唐是一个公元八世纪的“地球村”,全世界所有的物产、所有的文化汇聚到我们这方土地。所以我觉得我们要破除两个观念:一个就是“中国人是保守的”“中国人是传统的”,不是这样的,中国人是创新的,是自新的,中国人的创新之道跟他的文明传承永远是循环往复,是传统出新;另外一个,中国人是开放的,是坦荡的,是包容的。其实我们学校就是文明互鉴的产物。蔡元培先生、林风眠先生讲究的就是东西调和,创造时代艺术。
- 原标题:张维为、高世民:东方之美——重新确立我们的审美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省委书记暗访现场测试火灾探测器,结果负责人迟到12分钟
2024-01-28 07:26 安全生产 -
中国海警依法驱离日非法进入我钓鱼岛领海船只
2024-01-27 21:36 中国海军 -
国务院事故调查组:主要有5方面原因
2024-01-27 21:11 -
15名涉案人员被立案侦查,66名公职人员被追责问责
2024-01-27 17:50 -
宁夏2名中管干部被问责
2024-01-27 17:40 -
银川烧烤店爆炸事故原因公布,曾致31人死亡
2024-01-27 17:09 -
国家消防救援局:即日起至3月底,在全国开展消防除患攻坚大整治
2024-01-27 16:48 -
C919春运“首秀”执行10个航班,承运1274名旅客
2024-01-27 16:14 航空航天 -
武汉文旅局长肖敏当选天门市市长,曾用中英德三语推广城市
2024-01-27 16:13 -
辽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揭牌
2024-01-27 11:55 -
龚正:上海自贸区要为中国加入CPTPP和DEPA试制度
2024-01-27 11:55 上海新高度 -
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3%
2024-01-27 09:45 中国经济 -
江西新余特大火灾事故现场探访:为何短时间内造成重大伤亡?
2024-01-27 09:41 -
广州:放开120平方米以上住房限购
2024-01-27 09:25 观网财经-房产 -
自身不正的国企领导,竟公然提出尽量减少纪检监察机构编制
2024-01-27 08:55 廉政风暴 -
男子推倒他人商铺货架并殴打店员,已被警方依法刑拘
2024-01-27 08:39 -
这一互认安排生效后,在港资产可被内地直接充公?香港律政司澄清
2024-01-27 08:26 香港 -
唐山警方通报:派出所副所长持刀伤人,自首后被刑拘
2024-01-26 23:05 依法治国 -
156亿全没收!拉锯8年,国民党党产终被“充公”
2024-01-26 22:12 台湾 -
住建部:各城市可因地制宜调整政策
2024-01-26 21:52 观网财经-房产
相关推荐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5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09“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64“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9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亚完全转向中国”
-
信中国还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来了
-
俄方定性:恐袭
-
加速!被欧美阻击,中国车绕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
被中方约谈后,沃尔玛找补:积极响应号召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