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11期| “一带一路”:推进世界的现代化
最后更新: 2024-05-09 03:23:48李极明:
在这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面,有一位特殊的小嘉宾,是一位来自孟加拉国吉大港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阿里法·沁。
在沁出生的时候,她的母亲遭遇难产,生命垂危,刚好那时我们中国海军有一条医疗船在吉大港访问,我们船上的军医就给沁的母亲及时实施了手术,最后确保母女平安。沁的父亲为了感念中国海军,就把这个小孩命名为“沁”,“沁”就是孟加拉语的“中国”的意思。
如果说刚才我说的这个故事代表了“一带一路”“心联通”方面的一个缩影,那么吉大港有一条叫卡纳普里河底隧道,就是 “一带一路”“硬联通”的一个代表。
卡纳普里河底隧道是南亚的第一条河底隧道,由中国的“两优”贷款支持,中国中交集团实施承建,10月份正式开通。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非常重视,她以自己父亲的名字来为此命名,叫Bangabandhu Sheikh Mujibur Rahman隧道,翻译成“国父隧道”。此外,由中国的中交路桥公司投资的孟加拉国第一个专门面向中国企业的国家级产业园,吉大港“中国经济产业园”恰好也是在10月份正式完成批准手续,投入运营。
10月29日,车辆在孟加拉国吉大港市的卡纳普里河底隧道内通行。图自新华社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当我们今天在这里回顾本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时候,我有三点非常突出的感受:
第一个感受是“一带一路”聚焦和平发展,体现问题导向。
早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就说过,“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
当今世界的动荡不安,如果究其根源来讲的话,还是发展出了问题。所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又进一步地指出,他说:“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要始终从发展的视角看问题。”
刚才张老师提到中国能为这些发展中国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时候,我就联想到,孟加拉国可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整体解决”的案例。大家知道孟加拉国是南亚第一个跟中国签政府间“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国家,2016年签的。7年来,我们在孟加拉国建成了12条公路、21座重要的桥梁、27个电力项目,此外还有若干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高架快速路等等。
其中我想提一个案例,由中国“两优”贷款支持、中国中铁建造的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项目,这个项目10月份部分通车了。按照孟加拉国的权威部门测算,这条铁路可以直接惠及8000万人口,拉动孟加拉国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正是有了这些支撑,现在孟加拉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其经济规模已经稳居南亚第二,大家能想象吗?而且它的人均GDP也早就超过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什么是发展的话,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放眼整个南亚、东南亚,特别是非洲,你可能都会发现过去西方国家在这些欠发达地区所建的一些交通基础设施,往往是连接原宗主国和前殖民地的。从孟加拉国刚才给出的例子可以看出来,我们的“一带一路”之所以广受欢迎,其原因还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这些共建国家本国或它的相邻地区的互联互通,从而给那些过去200年中,在整个人类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当中被边缘化、被遗忘忽略的一些地区带来发展的希望。
第二个感受是“一带一路”是阳光倡议,无法破解,只能模仿。
“一带一路”把全球欠发达地区和新兴市场连接在了一起,加强它们的合作发展能力,这一客观效果加快瓦解新、老殖民主义,动了一些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的奶酪,这也是为什么 “一带一路”从实施开始,几乎就一直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责难、抹黑、诋毁,比如“经济胁迫论”,“债务陷阱论”等等。此外,他们还提出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所谓“计划”,试图对冲“一带一路”的影响。其中最新的、比较典型的,可能要数“全球门户”计划了。
我们的高峰论坛刚刚落下帷幕,有人开始唱对台戏:10月25号,欧盟在布鲁塞尔举办了首届“全球门户”论坛。多家外媒在报道中都说道,这明显就是针对“一带一路”倡议推出的。这些对冲企图,从另一个侧面又佐证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个“阳光倡议”,无法被破解,只能被模仿。
我注意到最近外交部发言人对“全球门户”的相关报道也做了回应,汪文斌是这么说的,“不同的倡议计划之间无法相互替代,也不应该相互排斥,而是要保持沟通协调、兼容并蓄这样的局面”。这可以解读成:建吧,万一真能建好,那也是极好的,那就连过来吧!所以它很难对冲,只能模仿。
第三个感受是“一带一路”十年,改变了中国,并正在开辟一个新的世界。
谈到“一带一路”对中国的改变,我个人对习主席在这次主旨演讲中提到的,中国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这句话感受最为直接、直观。
我现在在云南省工作,以云南为例,十年间,云南的GDP在全国的排位由2013年的第24位,上升至2023第三季度最新的数字是17位。大家能想象吗?全国都在迅速地发展,云南能够上升7个位次,我想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随着中老铁路、印度洋陆海新通道等等这样的建设不断推进实施,云南这样的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了“前锋”。换句话说,“一带一路”不仅使老挝这样的一些“陆锁国”变成了“陆联国”,也使我们自己的许多内陆省由“陆锁省”变成了“陆联省”。
世界银行有一份报告显示,“一带一路”实施以来,使全球的贸易成本降低了1.8个百分点,此外还有给投资、旅游便利化等方面带来的好处。
这让我想到中国、柬埔寨共建“一带一路”的一个标志性项目,也是第一座由云南企业在海外以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实施的“暹粒吴哥国际机场”,10月16日刚刚开通。今后不管是那些“一带一路”的诋毁者也好或是其他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如果你想去吴哥窟,大概都不得不降落在这个机场,因为它的老机场要关闭了。
总之,“一带一路”可能是中国人在这个时代贡献给世界的最为宏大、最有抱负、最具变革性的国际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最后,我想对在座的及屏幕前的朋友们,特别是年轻人说一句话,“一带一路”注定要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重要的里程碑。“一带一路”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参与进来,去拥抱“一带一路”未来更多个“金色十年”,你们准备好了吗?谢谢。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陷入“40万买院士”争议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今年都颁给了谁?
2024-05-08 22:03 -
习近平: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徐徐展现
2024-05-08 18:33 观察者头条 -
为防攀比,学校拟统购600元一双的运动鞋?校方回应
2024-05-08 17:06 -
福建舰首次航行试验现场视频来了!
2024-05-08 15:53 中国海军 -
年轻干部妄想赌球“一夜暴富”,巡视期间仍顶风作案
2024-05-08 13:40 廉政风暴 -
近月“第一脚刹车”!嫦娥六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08 10:20 航空航天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今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4-05-08 10:10 钓鱼岛持久战 -
广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秀隆被逮捕
2024-05-08 10:06 依法治国 -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2024-05-08 08:51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新型储能开启“黄金赛道”,直接推动超千亿元投资
2024-05-08 07:56 能源战略 -
有自媒体账号仿冒国安与粉丝互动,国家安全部提醒
2024-05-08 07:12 国家安全 -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
2024-05-07 22:34 两岸关系 -
警方通报:无业男子发表“辱华”言论并编造公职人员身份,已刑拘
2024-05-07 22:29 依法治国 -
云南镇雄致2死21伤案嫌犯已落网:被抓时手中还拿着矿泉水面包
2024-05-07 21:21 依法治国 -
中国央行连续第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2024-05-07 20:42 观网财经-金融 -
全球首次!中国团队利用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愈糖尿病患者
2024-05-07 18:05 -
云南镇雄警方通报医院持刀行凶案:2死21伤,嫌犯为一村民
2024-05-07 17:28 -
中国联通原总经理李国华一审被判16年
2024-05-07 17:25 廉政风暴 -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局长凌成兴被逮捕
2024-05-07 17:15 廉政风暴 -
云南镇雄发生一起恶性伤人事件,初步了解逾10人伤亡
2024-05-07 14:19
相关推荐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7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83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