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岚峰:学者应确保信息正确,绝不可为流量无所不用其极
最后更新: 2022-09-17 13:16:11观察者网:1970年,赞比亚修女 Mary Jucunda 致信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问他们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于开拓未知的太空时,为什么不将这笔钱和这些精力用来解决实实在在的饥荒和贫困问题?我现在把她的这个问题转问您,政府和社会为什么要花资金和精力来支持关注量子力学研发的问题,而不是去解决各种各样其他的问题?
袁岚峰:NASA的副局长当时给她写一封回信,相当经典的一份文献,那个回答的基本精神现在仍然适用,就是说我们不能只看着眼前的事情,我们还要仰望星空。因为仰望星空可以给你开拓出一个新的境界,它能够解决一些你想不到的问题。
NASA副局长回信中附的照片
他在回信里面举个例子是说德国有个伯爵,他一方面帮助穷人,另一方面他要去资助一个磨镜片的人。很多人就说了,你花这么多钱资助磨镜片的,这个磨镜片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他说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处,但是我觉得他干的这个事情挺有意思的,说不定什么时候能发挥用处。结果,后来这个人发明了显微镜,然后就发现了很多病原体,解决了很多医学上的问题,当然这属于意想不到的发展。
但是,量子信息的实用前景是非常明确的。量子保密通信现在已经在用了,已经在逐步的推广了,以前主要是政府和金融部门,现在个人用户逐渐也都开始用了。
量子计算的业务前景更是非常明确,它出来之后,很多原来认为不可解决的问题,现在都能解决了,所以业界正在投入巨大的资金研发。
观察者网:我稍微问一个理论一点的问题。您说量子信息有很具体的应用,那么对于没有什么具体的应用,或者我们不知道会发现什么的研究,还值不值得进行,或者是应该做多少投入?
袁岚峰:你这个问题很好。我昨天刚刚看到一个这样的例子,我老爸转给我一篇文章,上面抨击中国科技界,说你们整天写论文,忽略了国计民生,真到被人卡脖子的时候才发现我们芯片也不行,光刻机也不行,发动机也不行,你们这些大学教授都在“糊弄饭”。这篇文章整体比较偏颇。
我们应该明白,基础科研跟应用技术是不一样的,或者说科学跟技术是不一样的,有很多人连这个最基本的都搞不清楚。科学本质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科学本质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世界是怎么运行的,去明白这个世界的规律;它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而技术它一定是有个实用目的,所以我们虽然是经常用技术的实用来为科学辩护,但是实用并不是科学必需的。
如果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明白,有些科学它确实就是没有实用效果。比方说宇宙学,你说这东西到底有什么实用,至少目前是看不出来;当然也许我们知道宇宙的命运,它到底是无限的膨胀还是会变成收缩,暗能量、暗物质到底是什么,将来可能会派上用处,但那是比较遥远的将来了。你如果现在一定要给宇宙学找用处,回答就是没有用处。
但是我们应该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这个没有用处本身是个大用处,因为它满足人类的好奇心。我们应该认为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这本身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我们应该为之投入一些东西。当然你不可能把它占国计民生的大部分,但是从中拨出一部分钱来干这个事情,这还是非常有价值的。你不能一毛不拔,全都去干实用,那你这个国家也太没有希望太没有前途了,太鼠目寸光了。
有很多人抨击说大学老师他们只发论文,不去解决实用问题,我说这种抨击是完全错误的,这本来就不是他们该干的事情。大家各司所职,大学老师就该发论文,发论文本身就是个好事,你不应该说发论文是坏的。然后真正解决一线的技术问题、研究专业技术的应该是企业里面的工程师,大学老师如果能跟他们合作那是好事,但是你不要把双方的责任混到一块去。
比方说陈景润去研究哥德巴赫猜想,1+1(任何一个≥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这有什么用?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用处。但所有人都应该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因为它是一个纯粹智力的成就,我们人类现在居然能够证明了关于一个偶数分解成两个质数的一些定理。虽然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没有证明,他证明的是1+2,就是一个偶数可以分解成一个质数加上一个质因数数目不超过2的数(即它是个质数或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智力成果,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对吧?
我们不能只看着眼前的事情,我们还要仰望星空
这个世界上存在不同的价值,那些非实用的价值也是值得去投入的。虽然不需要投入那么多,但是你如果一毛不拔的话,那就是一个鼠目寸光的看法。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告诉大家,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要以实用价值为衡量,世界上存在一些超出实用的价值。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泽西 
-
神十四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2022-09-16 17:20 航空航天 -
郑州商城遗址首次发现“金面罩”
2022-09-16 16:42 考古 -
印度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因疫情延至2024年
2022-09-16 16:37 航空航天 -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和黎巴嫩贝鲁特美国大学开展核能领域合作
2022-09-15 20:19 -
亚轨道运输新技术立项,未来可一小时内到达全球各地
2022-09-15 17:55 航空航天 -
我国科学家取得嫦娥五号着陆区火山活动历史研究新进展
2022-09-15 14:40 -
贝索斯火箭发射失败,对抗“行星沙文主义”胜算几何?
2022-09-14 17:41 航空航天 -
最高火箭,最短流程!长七A成功发射“中星1E”卫星
2022-09-13 22:31 -
AC313A直升机第二架样机首飞
2022-09-13 19:03 -
神十四乘组在轨满百天,正准备第二次出舱活动
2022-09-13 19:03 航空航天 -
国内首次实现液体火箭动力的重复使用
2022-09-13 18:02 观察者头条 -
我国科学家发现嫦娥五号月壤矿物中存在高含量的水
2022-09-12 10:21 -
天宫望月 中国空间站的首个中秋节
2022-09-10 20:12 航空航天 -
华为的“遥遥领先”少了吗?
2022-09-09 19:59 TMT观察 -
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嫦娥石”
2022-09-09 09:39 航空航天 -
工信部:我国工业母机取得重大突破
2022-09-06 16:56 中国精造 -
中国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22-09-06 09:27 航空航天 -
科普需跟一线研究人员接触,传出正确内容
2022-09-06 08:27 科技前沿 -
国产大型太阳能无人机“启明星50”首飞成功
2022-09-04 08:01 -
相关推荐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26“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89“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2直播:如何应对特朗普贸易战——来自毛泽东的智慧 评论 3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
特朗普:鲍威尔赶紧下台,总是迟、总是错
-
“中国有韧性美国则不然,特朗普已经搞砸了”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